據國外媒體報道,美國宇航局目前擁有全球數量最多的空間天文臺,對宇宙的觀測能力已經達到一個新的高度,但科學家們仍然在規劃下一代的空間望遠鏡。
新的空間望遠鏡被稱為廣域紅外巡天望遠鏡,也被稱為“暗能量望遠鏡”,旨在幫助研究人員更好地理解宇宙中的暗能量行為。
暗能量被認為是天文學上的未解之謎之一,占據了宇宙四分之三的質能,并主導著宇宙加速膨脹,目前我們對暗能量的行為仍然并不十分了解。“暗能量望遠鏡”不僅可以用于研究宇宙中的暗能量,也能對系外行星進行觀測。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該空間望遠鏡計劃在2020年中期發射升空,來自開普勒望遠鏡小組的研究人員稱“暗能量望遠鏡”也將被證明是一名優秀的“行星獵人”。
在今年4月于巴爾的摩舉行空間研討會上,俄亥俄州立大學的科學家斯科特·高迪預測廣域紅外巡天望遠鏡將具備觀測3000數量級以上的系外行星,其觀測能力可達到開普勒望遠鏡的級別,這使得我們對這具空間望遠鏡有了更多的期待。
科學家目前發現系外行星的方法有許多種,比如開普勒望遠鏡使用的凌日法,當系外行星通過恒星盤面的時候,就會造成恒星亮等的微弱變化。
我們可以從中發現系外行星的各種軌道參數甚至是大氣成分,但廣域紅外巡天望遠鏡卻使用了不同的方法,其被稱為引力透鏡觀測法。
該方法用于尋找系外行星時需要在地球和背景恒星之間建立一個放大鏡,一般情況是大質量的宇宙天體,它們會扭曲背景恒星的光線,使得我們可以觀測到更加遙遠的系外行星。
該方法的原理可追溯到愛因斯坦在1936年提出的廣義相對論,如果系外行星通過“放大鏡”,那么我們就會接收到被放大之后的光譜信號,這樣我們就能發現系外行星的存在。目前科學家只能在地面上使用該方法尋找系外行星,發現數量較少,達到20顆以上,與開普勒使用的凌日法相比仍然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引力透鏡法為我們提供了新的尋找系外行星的途徑,可能發現更加遙遠的系外行星。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402330.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