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斯塔沙(Ustasha,Ustaše),為克羅地亞的獨立運動組織,Ustasha本意就有起義的意思。烏斯塔沙于1929年4月20日在保加利亞的索菲亞成立,其目標是讓克羅地亞由南斯拉夫獨立,其領導人巴維里契(Ante Pavelich)與墨索里尼的意大利法西斯黨有密切關系,并且領取其津貼。
1941年德國與意大利進攻南斯拉夫,烏斯塔沙組織的軍隊便趁此時宣布克羅地亞獨立,并成立克羅烏斯塔沙標識 地亞獨立國,并加入軸心國陣營。而且烏斯塔沙組織也受到天主教會的支持。1945年烏斯塔沙被由鐵托率領的人民軍擊潰,克羅地亞再度并入南斯拉夫。
烏斯塔沙組織雖然達成了克羅地亞的獨立,但是烏斯塔沙政權卻同時殘酷地鎮壓塞爾維亞人、猶太人和吉普賽人,根據統計,烏斯塔沙建立超過十個集中營,殺害達九萬三千人;但是塞爾維亞人的切特尼克組織也殺害不少克羅地亞人,這都是導致南斯拉夫族群問題進一步惡化的歷史原因之一。
烏斯塔沙的標志是一個大寫的印刷體字母“U”。這個標志很容易被到處粉刷。它的一個變體是在頂上加一個“+”號,意為十字架。
他們的帽徽是被字母“U”包圍的克羅地亞盾面。
克羅斯亞獨立國國旗的底面是橫向的紅-藍-白三色,中間有克羅地亞盾面,左上角是字母“U”?肆_地亞的貨幣單位是“庫那”。
烏斯塔沙的問候語是“Za dom - Spremni”: 敬禮:Za dom。榱俗鎳。 回應:Spremni。〞r刻準備。
這一問候語被用來代替納粹的“Sieg - Heil”(“勝利 - 萬歲”)。在網絡交流中,它通常被縮寫為“ZDS”。
盡管這一問候語最早由19世紀的克羅地亞民族英雄約瑟夫·耶拉西奇提出,但今天它通常只和烏斯塔沙聯系在一起。
亞人為他們的主要障礙。這樣,1941年5月,烏斯塔沙政*府部長米勒·布達克、米爾柯·普克、密洛凡·詹尼茨等人宣布了烏斯塔沙的目標:在克羅地亞獨立國境內,三分之一的塞爾維亞人必須改信天主教; 在克羅地亞獨立國境內,三分之一的塞爾維亞人必須被驅逐出境;
在克羅地亞獨立國境內,三分之一的塞爾維亞人必須被徹底消滅。
烏斯塔沙當時信奉納粹的意識形態。他們的目標是建立一個種族上的“純”克羅地亞,并且視生活在克羅地亞與波黑的塞爾維
納粹意識形態同時也帶來的一個小問題:克羅地亞人本身是斯拉夫人,這樣按照納粹的標準,他們自己反而成了劣等種族。為此,烏斯塔沙的理論家們不得不編造一套理論用來證明克羅地亞人起源于“非哥特文化”,從而使自己步入雅利安人的行列。
烏斯塔沙領導層的家庭成員中有猶太血統或塞爾維亞血統的,會被授予“榮譽雅利亞人”的頭銜。但是,一些低級別的烏斯塔沙分子不得不依靠殺害自己的塞爾維亞妻子或孩子來證明自己的忠誠。
烏斯塔沙把斯拉夫穆斯林看成穆斯林克羅地亞人。和塞爾維亞東正教徒不同的是,穆斯林并不受迫害。他們有的參加了烏斯塔沙的克羅地亞國防軍,有的參加了烏斯塔沙的種族清洗活動,甚至還有的參加了納粹德國黨衛軍,組成了黨衛軍第13“圣刀”志愿山地師(克羅地亞第一師)和黨衛軍第23“短劍”志愿山地師(克羅地亞第二師)。烏斯塔沙政*府甚至把薩格勒布的一座前博物館改建為清真寺。除此之外,烏斯塔沙反對工業化和民主化。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405863.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