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電 隸屬于世界衛生組織的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今天發表報告說,20年后,全球每年被癌癥奪去生命的人數將翻番,而全球每年新增的癌癥患者也幾乎是目前數字的兩倍。
根據國際癌癥研究機構的報告,2008年內全球新增的癌癥病例為1270萬,癌癥導致的死亡人數為760萬,但到2030年時,全年新增的癌癥病例將達到2140萬,死亡人數將超過1320萬。國際癌癥研究機構的負責人威爾德表示,研究預設的條件是,假定目前的癌癥發病率持續不變,人口增長和人口老化的趨勢同預期相符。
報告指出,診斷中最常見到的癌癥是肺癌、乳腺癌和直腸癌,但致死率最高的則是肺癌、胃癌和肝癌。發達國家無論在癌癥的發病率上還是在死亡率方面都高于發展中國家,且前列腺癌和直腸癌在發達國家較為普遍,而在發展中國家,病人最多的癌癥則是宮頸癌和肝癌。報告發現,全球約有一半的癌癥患者生活在歐洲,癌癥病人較多的其他地區為南美洲和亞洲。
世界衛生組織表示,癌癥源自癌細胞的惡性繁殖,而正常細胞發生癌變則與一個人的基因和外部因素的影響均有關系。這些外部因素主要有三類:物理致癌因素有紫外線和電磁輻射等,化學致癌物質包括石棉、煙草中的煙霧、黃曲霉毒素和砷等,生物致癌因素則為由某些病毒、細菌或寄生蟲引起的感染。就男性來說,最易患的癌癥為肺癌、胃癌、肝癌、結腸直腸癌、食道癌和前列腺癌,而女性最易患乳腺癌、肺癌、胃癌、結腸直腸癌和子宮頸癌。通常,如果一個人的生活出現下列情景,例如,經常吸煙飲酒、體重超重或肥胖、水果和蔬菜的攝入量偏低、缺乏運動和鍛煉、受到人乳頭瘤病毒感染以及居住環境空氣污染嚴重等,其罹患癌癥的可能性將大幅度升高。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406015.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