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九大最熱的地方,宛若地外世界,但一些生命依舊在這里存活。
1.澳大利亞鯊魚灣疊層石
在地球的生命史上,有大約85%的時間都有微生物的身影。有關它們活動的唯一大規模證據保存在疊層石中。疊層石是古代地球生命結構記錄,保存著造就疊層石的微生物墊社區的生物學及生長環境特征的證據。它們是多巖圓頂外形結構,形成于淺水中,通過微生物社區捕獲沉積的顆粒。
當捕獲大量物質,限制了對陽光的過濾能力時,微生物便會遷移,在老社區上方形成一個新社區。疊層石通常在湖泊和海洋礁湖中發現,那里的極端環境——例如高含鹽度——阻止動物活動。
澳大利亞鯊魚灣疊層石
西澳大利亞鯊魚灣的哈美林池海洋自然保護區便是這樣一個所在,活標本直到現在仍舊存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其列為世界遺產。
2.美國黃石國家公園溫泉
到底是何種因素導致美國黃石國家公園的溫泉擁有如此美麗的顏色?答案是生命。很多微生物生活在溫泉,由于溫泉溫度較高(一般超過37.7攝氏度),它們被稱之為“極端微生物”。
美國黃石國家公園溫泉
它們的分子能夠吸收具有破壞性的光線以保護自身的DNA。此外,這些分子同樣扮演色素角色,讓溫泉擁有不同的色彩。不同的極端微生物在不同溫度環境下繁衍生息,也就是說,特定區域的顏色由生活在那里的微生物決定。由于水流距離熱源越來越遠,溫度不斷下降,溫泉呈現出彩虹色。
3.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莫諾湖
被稱之為“石灰華”的碳酸鈣結構讓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莫諾湖給人一種地外世界的感覺。湖泊周圍的山脈形成一個閉合的水文盆地——水流入后不會流出。由于水離開莫諾湖的唯一方式就是通過蒸發,這里成為一個天然的超鹽性所在,鹽度大約是海洋的2到3倍。在漫長的歲月變遷中,淡水流和地下泉水將包括砷在內的痕量礦物質帶入湖泊。最近,科學家在莫諾湖發現了基本生物分子,它們由細菌與砷而不是磷結合形成。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莫諾湖
這一令人吃驚的發現可能促使我們重新改寫生物學教科書,同時擴大生命可以在宇宙其他地區存在的可能性。如果地球外的世界存在生命,它們可能利用環境中的類似資源。
4.南美洲安第斯山脈的高海拔湖泊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火山湖座落于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脈。它們的海拔高度和與世隔絕的存在狀態使其成為地球上最不為人所知的湖泊,此外,它們也與35億年前存在于火星上的湖泊較為相似。
南美洲安第斯山脈的高海拔湖泊
智利安第斯山脈的希姆巴湖(Simba Lake)海拔19265英尺(約合5872米),因藻類用于保護自身免遭強紫外線輻射侵襲的色素而呈現出紅色。它們漂浮在湖面附近,所處深度不足以利用湖水充當一道天然保護屏障。天體生物學家在這里研究快速氣候變化對湖泊棲息地和生命適應性的影響,以進一步了解火星和地球早期環境的演化。
5.西澳大利亞皮爾巴拉的疊層石
在30億多年前的早期地球,這些疊層石在一個淺水池中形成,保存著地球上最古老生命的記錄。它們因微生物“殖民”形成。隨著不斷生長,微生物與水中的沉積物結合,形成巖石結構。這些疊層石是在西澳大利亞發現的,共有多種不同形態,其中包括照片中展示的錐形。
一塊塊錐形疊層石排列在一起,好似一個蛋格。照片中展示的結構每一個的高度在半英寸(約合1.2厘米)左右。天體生物學家對這些謎一般的結構進行研究,以進一步了解早期地球生命產生和進化過程中所處的環境。
西澳大利亞皮爾巴拉的疊層石
6.西班牙紅酒河
西班牙西南部的紅酒河長度超過62英里(約合100公里),河水中含有大量微粒,沿著土壤中含有氧化鐵的梯田流動,最后流入大西洋。
西班牙紅酒河
盡管河水呈酸性并且含有濃度較高的鐵和其他重金屬,紅酒河卻擁有令人難以置信的極端微生物多樣性,其中包括藻類和真菌。微生物生物膜在河床上拓展,上面覆蓋著黃色的氧化鐵沉淀物。由于地質結構與火星類似,火星天體生物學研究和技術實驗(MARTE)項目的科學家于2005年在紅酒河,測試用于在火星上鉆探以尋找地表下方生命存在跡象的設備。鉆探完全采用遠程遙控,研究小組認為在火星上成功進行類似作業完全具有可行性。
7.挪威斯瓦爾巴特群島
斯瓦爾巴特群島是一座偏遠的群島,座落于挪威北部,北極圈深處。在這座群島,參加斯瓦爾巴特群島北極火星模擬遠征計劃(以下簡稱AMASE)的科學家測試用于探測火星有機化學跡象和可能生命的方案、程序及設備。美國宇航局“火星科學實驗室”和歐洲航天局ExoMars探測器攜帶的設備在斯瓦爾巴特群島接受AMASE項目組的測試。
挪威斯瓦爾巴特群島
斯瓦爾巴特群島Bockfjord Volcanic Complex地區擁有一系列獨特的火山、溫泉和永久凍結帶,是地球上唯一一個含有與在著名火星隕石ALH84001(也被稱之為“艾倫丘陵隕石”)中發現的相同碳酸鹽沉積物的地區。這個類似火星的環境為科學家提供了獨特的機會,用于研究水、巖石和原始生命形態之間的相互作用。
8.南澳大利亞弗林德斯山脈沙巖
南澳大利亞弗林德斯山脈地區,一塊尖端向上的沙巖,上面殘留著古代海床留下的波痕。
南澳大利亞弗林德斯山脈沙巖
澳大利亞的這一地區擁有地球上首批復雜多細胞生物的化石,這些生物大約6億年前開始在地球上出現。這些早期化石被稱之為“埃迪卡拉動物群”,對它們進行研究能夠幫助天體生物學家進一步了解地球上的復雜生命如何起源和進化,以及類似生物如何在其他行星上進化。
9.加拿大艾利斯摩爾島波魯普峽灣通道冰河
波魯普峽灣通道冰河座落于加拿大高緯度北極地區的艾利斯摩爾島,天體生物學家在這里研究木衛二“歐羅巴”上存在生命的可能性。這條冰河厚度達到656英尺(約合200米),頂部水流中含有能夠支持微生物存在的含硫化合物。加拿大艾利斯摩爾島波魯普峽灣通道冰河
木衛二的多冰表面與波魯普峽灣通道冰河類似,含有硫酸鹽。如果這顆衛星上有生命存在,對這條冰河的研究有助于科學家確定如何更好地利用探測器帶回地球的數量有限的樣本。
木衛二表面想象圖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409007.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