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神秘行走著的尸體:揭開湘西巫術“趕尸”之謎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未解之謎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湘西至今還代代流傳著“趕尸”的傳說。當地的老人說,在古代親人客死他鄉,沒有足夠的錢雇專車運回下葬,就請一個趕尸人。趕尸人將死人的名字、出生年月、去世年月、性別等等寫在一張特制的黃紙上,然后畫一張符,貼在這張黃紙上,將這張黃紙藏在自己身上。之后,他就會唱著歌,領著尸體回家。趕尸人走在前面,尸體自然地跟在后面。“趕尸”只在晚上夜深人靜的時候進行,天一亮,就收工。據稱,在古代,趕尸人在當地是很受敬重的職業。

神秘的湘西“趕尸”

既然湘西民間自古就有趕尸這一行業,那這一行業又是何時何人所創呢?據說這跟“奇門遁甲”有密切關系。奇門遁甲是道教中的玄學,分法術和占卜兩種,起源于九宮算法。

巫術這個東西起源很早,也有可能說奇門遁甲,受巫術的影響很大,從“巫”到道德的“道”。中國的道教,巫和道教是很接近的,有時候我們看到巫里面有很多道的故事,一些說法,有人就認為巫學道的一些東西,這種說法是反過來了,事實上是道學了巫的很多東西,假如一定要把兩個區分的話,應該是這樣的,因為巫和道本身都產生在南方都是以楚國這個地盤為核心的,《莊子》里面有很多東西的話就記載了當時它的文化,包括巫文化,它就記載進去了。

“趕尸”和古老的巫術有關

在巫文化傳承過程中自然就把遠古的《莊子》所知道的東西也繼承下來了。當讀了莊子的書以后了解了莊子的一些故事以后,再去看巫的時候,發現有很多相重點,這種相重點,我們認為文化是誰繼承誰的話,應該是道繼承巫,不是巫繼承道,因為巫在發展過程中沒有漢化。

以苗族為例,到了蚩尤這個時代以后,苗族有了很大一次,向北挺進的過程,一直到后來它就到達了中原地帶,中原地帶以后就到了黃河流域之后,就從西部來了黃帝,南部還有一支就是炎帝,炎帝黃帝蚩尤他們三個大的代表父系時代的皇帝部落就在中原地帶形成了比較大的爭斗,蚩尤是在第九次戰爭中打敗了,打敗了以后他就敗退南歸,南歸以后又回到了兩湖流域,蚩尤敗退南歸以后,打敗以后他的回來路線,士兵的尸體本身來講就是由一個叫“夸父”的人,負責處理它的有人說是他背過來的,有人說是趕過來的,這樣的話就可能演繹出像現在所說的趕尸。

相傳幾千年以前,苗族的祖先蚩尤率兵在黃河邊與黃帝部落對陣廝殺,直至尸橫遍野,血流成河。打完仗要往回撤退,士兵們把傷兵都抬走后,看著滿地的尸體,蚩尤對身邊的軍師說:“我們不能丟下戰死的弟兄不管,你用點法術讓這些好弟兄回歸故鄉吧。”于是軍師站在滿地的尸首中間,默念咒語、禱告神靈,開始做法。軍師做法后,原本躺在地上的尸體一下子全都站了起來,跟在蚩尤高舉的“符節”后面規規矩矩向南走。

湘西人“家”的觀念根深蒂固

不少專家學者的研究成果表明,苗族是中國最早發明兵器、刑法、巫術的民族;其中趕尸作為一種民俗,是巫術的一部分。趕尸這一巫術的現實原因跟湘西這個地方的地理環境是有很大關系的。湘西是中原文化和西南的巫文化交匯的一個地方,這兩種文化在這里交匯,產生了一個楚巫文化。這個地方人神相親,這里的人既信神,又信巫術,所以巫術是這里很典型的一個文化標識。人死了以后,尸體是不可能行走的,它沒有生命了,巫術可能會用一些特殊的苗藥讓尸體不腐爛,但是真正的僵尸能夠讓它通過趕尸匠施了法術巫術以后,它站起來能夠行走是不可能的。

通常人們看到的僵尸在晚上行走,一蹦一蹦,實際上有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就是客死他鄉的人死的時間不長,可能就是一天或者一個上午,距離很近,趕尸匠馬上到了,到了以后將這個尸體背回來。

第二種情況比較多。趕尸匠師徒弟兩人都去“趕尸”。然后將這個人的尸體的頭、手、足卸下來,他用稻草扎個很精致的稻草人,或者用當地的棕樹皮把他裹上。裹上以后,尸體全部就地處理了,趕回來以后,這中間有一個很重要的東西,也就是一個機關。趕回來以后尸體進門的時候,到放到那個停尸板上面。這一段時間,所有的家屬全部要回避,都不能看,這里面可能是一個機關。趕尸匠回來以后,要給尸體清洗、換衣服以及化妝,在穿衣服這一環節,趕尸匠把手腳等又都拼湊成為人形。然后根據趕尸匠先前看到的死者的三圍修飾。

在湘西,從事趕尸這個特殊職業有三個條件,第一,這個能夠從事趕尸的人,他要求膽子要特別大,所以檢驗膽子大和小,有什么辦法呢?比如說一個人死了以后就埋在那個山上,這個墳堆上面就放了一個物品,師父就讓徒弟晚上的時候,深更半夜凌晨的時候,就讓徒弟去墳上面將這個物品拿回來,這是第一個條件;第二,做趕尸的人身體要好,因為趕尸的人要走一個晚上。至少要步行五十公里以上,一個人要背著一個東西,一個晚上走五十多公里的話,這是個標準,那不是一般的人能承受的,他不像一個人步行,他要背著一個物品。

第三個條件就是趕尸人他長的形象,比較丑陋,也就是說很英俊的人不行。專要找一些形象比較丑陋,讓人看著很恐怖的,所以這是趕尸這個職業,從業人的三個要求。

山路交通不便造就了“趕尸”這種奇特的運尸方法

趕尸匠肯定掌握了尸體不爛不硬的藥物。比如加一定朱砂進去以后,特別加水銀進去以后,或者說用水銀,蒸發熏蒸它以后,用水銀一蒸它全身就都是毒,這樣的話,它防腐的層次就更加完美,成了一層保護膜保護層,運過來的話就可以。至于還有一些人說,只拿腦袋、手腳留下來,里面搞個草包,或者是把它內臟挖空,這些不管怎么樣說它總的一點來說,腦袋也好,它腳也好手也好都要防腐。不防腐的話,時間久了它也爛掉,運過來的過程還是次要的,難就難在防腐。

趕尸匠接受趕尸業務在季節上會有所選擇,一般宜秋冬兩季,因為其他季節尸體容易發臭腐爛。但即便在秋冬兩季,路途一遠,時間一長,尸體還是會腐爛,趕尸匠又有什么奇門法術讓尸體不腐爛呢?人死之后不會腐爛,大概是利用草藥熏蒸的方法,把人裝進蒸桶里放上消炎殺菌的草藥。熏蒸以后尸體放很長時間,它也不會腐爛。另外,苗醫在尸體的脫水方面的也掌握了相應的技術。

湘西沅江上游一帶,地方貧瘠,窮人多赴川東或黔東地區,以采藥或狩獵為生,也做點小生意。那些地方多崇山峻嶺,山中瘴氣很重,惡性瘧疾經常流行,生活環境壞到極點。除湘西苗人以外,外人很少去。死在那些地方的人,沒一個是有錢人,而在傳統上,運尸還鄉埋葬的觀念很深,但是在那上千里或數百里的崎嶇山路上,即使有錢,也難以用車輛或擔架運輸,于是有人就創立了這一奇怪的經濟辦法運尸回鄉。而這一奇怪的風俗也就在湘西一帶流行。

原來,所謂神秘莫測的趕尸,僅僅是客死異鄉的人要葉落歸根,其家人雇趕尸匠將其遺骸運回家鄉。而湘西苗族的巫術傳統給它憑空添上了神秘莫測的詭異色彩。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410694.html

相關閱讀: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