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中印戰爭:中央主動撤軍怕啥?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未解之謎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導讀:1962年10月至11月間,中國和印度之間因邊界問題展開了一場軍事較量。最終,以中國的絕對勝利而告終。但是,中國政府沒有就此收復失地,而是選擇了主動;鸷统奋。幾十年來,關于中國政府當時的選擇有種種猜測,但是研究學者也只能通過一些回憶錄類的文章而進行揣測。

  這場戰爭背后到底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故事?日前,外交部檔案館開放了1961年至1965年的外交檔案。其中,最引人關注的就是1962年中印之戰的檔案解密。

  解密檔案一:戰爭勝利后為何主動撤軍  中印邊界問題總是要和平解決的,因此中國采取了包括主動撤軍等許多友好步驟

  46年前的今天,中國和印度之間的戰爭仍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在從10月20日至11月21日的這場持續了1個月左右的戰爭中,中國軍隊取得了絕對的勝利?墒,此后中國軍隊主動;鸩⒑蟪。至今,仍有一些人表示不理解,認為中國外交過于軟弱,當時應當將本屬于中國的領土奪回,那樣就不會留有后遺癥。但是,本次解密的外交檔案中,卻向我們表明了中國外交的寬宏大量。


  1963年1月的一份解密檔案,提到中國的主動;鸩⒅鲃雍蟪。這份檔案里寫道:為了爭取和平解決中印邊界問題,中國邊防部隊不僅主動停火、主動后撤,而且還把戰斗中繳獲的軍用物資主動交還給印度方面。1962年12月14日和16日,中國政府曾兩次照會通知印度政府,中國方面表示,中印邊界問題應當通過和平方式而不應當通過武力解決,希望中印邊境沖突不要再起……向印方移交軍用物資,就是中國政府為了爭取和平解決中印邊界問題所采取的許多友好步驟中的一個步驟。

  可是,“中國方面采取的每一個善意行動,至今都沒有從印度方面得到積極的響應。相反,卻往往遭到印政府的歪曲和污蔑,稱中國的自衛反擊戰是一場‘侵略戰爭’。”但是,中國政府也對未來寄予希望:“中印邊界問題總是要和平解決的,希望印政府改變蓄意敵視中國的態度。”  解密檔案二:亞非國家對此戰持何態度 一些國家從中斡旋,希望和平解決

中印戰爭資料圖

  中印戰爭發生后,與兩國都很友好的一些亞非國家并不是坐視不管,而是采取了積極的斡旋。越南勞動黨中央委員會主席胡志明就曾分別公開致書劉少奇和印度總統及總理。在致劉少奇的信中,他表示歡迎和贊揚我國政府11月21日的聲明;在致印方的信中稱,為了中印的友好、亞非各國團結和反對殖民主義與帝國主義的陰謀,希望印度接受中國和平解決爭端的建議。

  馬里總統凱塔也表示出了同樣的愿望。1962年10月24日,他稱中印之戰為:“亞洲兩個兄弟國家之間的敵對行動。”凱塔愿意從中斡旋,以挽救這一不幸的局勢。

  解密檔案三:為何公布交還印武器清單 印度污蔑中國交還的軍事設備多系廢品

  中印之戰后,中國政府并未立即對外公布交還印度武器的清單,而是在戰爭結束了幾個月后才予以正式公布。在此次解密的外交檔案中,記者找到了原因。一份檔案中記載,印度外交部發言人在1963年1月8日發表談話稱,印度方面從中國方面接收了一批中國邊防部隊繳獲的印軍裝備,這些裝備都已“損壞不堪”,中國方面交還這些裝備是為了“宣傳的目的”。

中印戰爭資料圖

  據檔案顯示,關于中國邊防部隊把繳獲的武器、彈藥和其他軍用物資交還印度方面一事,中國政府之前并未予以公布,而且中國報紙也沒有做過任何透露。中國政府只是兩次照會印度政府通知了有關情況,這無論如何不能叫做“宣傳”。“實際上,第一次公布這件事并且就此掀起一場惡意污蔑中國的宣傳運動的,正是印度自己。”中國政府現在是“不得不公布有關事實真相”。

  在這份檔案的后面,列出了所有交還印度的軍用物資清單,包括了足有四頁紙的內容。“任何沒有成見的人都可以看到,中國政府這一行動是一種史無前例的、友好的、慷慨的行動。正如清單所表明的,中國交還的物資,絕大部分是完好的,清單中所列的一部分損壞了的武器和裝備,也都是印軍在撤退時自行破壞了的和在戰斗中損壞了的。”

  解密檔案四:戰爭中印軍遺體的處理 遺體由中國紅十字會妥為埋葬

  一份名為《中國和印度紅十字會就收集印軍遺體的來往文件》的解密檔案記錄:1963年4月初,印度紅十字會致電中國紅十字會,要求到中國境內的奇普恰普河等六個地區收集在戰斗中死亡的印軍遺體。隨后,中國紅十字會復電稱,印軍遺體已妥為埋葬?蓪Ψ饺砸髞碇袊硟劝戳曀滋幚磉z體。

中印戰爭資料圖

  對于印方的再次要求,中國紅十字會表示,為了照顧印度習慣,與有關當局聯系后,將派出工作人員于1963年8月15日分批前往上述六個地區。1963年8月30日左右,結束清理和焚化遺體,在這項工作完成后,將把骨灰和遺體送給印度紅十字會。中國如此周到的安排,印方紅十字會卻不領情,聲稱將直接派出幾個小組乘直升機飛入中國境內。中國紅十字會最終致電對方稱,中國政府已要求印政府停止印度紅十字會的上述行動。后來,印方再未就此事致電中國紅十字會。

  復旦大學國際關系學院的博士李巍分析稱,中印關系目前是中國對外關系中最復雜、最有可能爆發潛在沖突的一對雙邊關系之一。

  中印邊界問題最遠可以追溯到1914年英國殖民代表與西藏地方政府劃定的“麥克馬洪線”,它把東段原本屬于中國的9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劃歸英屬印度,當時的中華民國政府一直未予承認。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之后,印度乘機取得了對“麥克馬洪線”以南中國領土事實上的占領。1962年10月,印方挑起中印邊界戰爭,印度軍隊在“麥克馬洪線”以南的地區潰逃,中國軍隊本來已經接管了原本屬于中國的領土,但為了表示和平的誠意,退回到“麥克馬洪線”以北。印度此后又逐漸將軍事力量推進到“麥克馬洪線”附近,F今,“麥克馬洪線”問題一直是困擾中印邊界談判的關鍵性癥結所在。中印幾次邊界談判都因此無功而返。


  在一個經濟全球化的時代,作為新興工業化國家的兩個重要代表,中國和印度正受到國際社會越來越多的關注,并要求中印兩國在解決全球性問題中承擔更大的國際責任。

  不僅如此,中國和印度在政治和經濟發展模式上有很多可以相互借鑒的空間,同時在文化交流上有著廣闊的合作前景?傊,中印合則兩利,斗則兩傷。外交部開放的檔案表明,早在1962年中印戰爭期間,中國為了維護大局就做出了很多建設性的舉動。今天,中印雙方更應捐棄前嫌,面向未來,以更加廣闊的胸懷和前瞻性的勇氣,解決雙方有爭議的領土爭議問題。這不僅有利于兩國人民的福祉,也是對世界和平與穩定所作出的貢獻和榜樣。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中印合則兩利,斗則兩傷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434638.html

相關閱讀: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