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徐州千佛洞發現五色土 古代用于社稷祭祀壇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考古發現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2月24日上午,在徐州市城西的大彭鎮楚王山上的千佛寺內,寺院的法師們在清理寺院內的天然溶洞千佛洞時竟然發現了古人對土地的崇拜??極具傳奇色彩的五色土。

600)makesmallpic(this,600,1800);' src="http://www.jiyifa.com/uploads/allimg/160531/122I91P1-0.jpg" width="300" height="199" border="0" alt="W020100226499760110396.jpg" title="W020100226499760110396.jpg" />

600)makesmallpic(this,600,1800);' src="http://www.jiyifa.com/uploads/allimg/160531/122I91C1-1.jpg" width="300" height="199" border="0" alt="W020100226499767865873.jpg" title="W020100226499767865873.jpg" />



千佛洞坐落在徐州西郊楚王山南側懸崖峭壁間,由前后兩洞組成,楚王山千佛洞洞深約12米,寬3至7米,高2至4米。洞中除供奉著石刻的釋迦牟尼佛、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十八羅漢外,洞內崖壁上還雕刻著千尊佛像,這些石佛排列整齊、姿態各異,或站或立或臥,雕工精細,栩栩如生。在千佛洞內西北方向左側還有一個子洞,洞口很小,僅能容一人而且還得屈身才能入內,洞深約七八米,洞內可容10余人左右,洞內十余平方米的基礎土層中的土,和其他地方的土不同,居然有青、紅、白、黑、黃五種顏色,其中部分五色土雖然已凝固如石塊,但仍然色彩繽紛。

據千佛寺住持道宏法師介紹:千佛洞為天然溶洞,洞內常年滴水不斷,落地啪啪有聲,寺院的法師們常用各種器皿接水,洞內的水喝起來無比甘甜。為了發掘千佛洞的歷史文化資源,兩年前,寺院開始仔細清理排查寺內的文物資料,經查在千佛洞內共有大小石佛造像近千尊。造像的具體年代還在進一步研究考證之中。道宏法師說,前幾日,他和幾位法師在清理千佛洞時,發現千佛洞的子洞內,上下全是五色土,有青、紅、白、黑、黃五種顏色。他知道五色土是一種非常稀少的“寶貝”。隨后他查閱了有關資料,發現泥土中所含礦物成分不同,呈現的顏色也會不同,紅色是粘土,黃色是硝土,白色是堿土,剩下兩色則是含腐殖質的黑土和青土。但是五色土為何會在千佛洞內,希望有關專家能做個客觀解釋。

隨后,記者聯系了徐州師范大學張士魁教授。張教授說,在我國古代,一直存在著“社稷祭祀”的制度。把祭祀土地神的地方稱作“社”,把祭祀谷物神的地方叫做“稷”。以五色土建成的社稷壇包含著古代人對土地的崇拜。五種顏色的土壤,寓含了全中國的疆土,由全國各地納貢交來,以表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之意。張教授說,五色土的形成是地質現象。徐州地處中國南北交匯處,是南北文化的集合點,而楚王山是五色土的集中地。在夏商周時期,徐州每年都要在楚王山取貢土進奉,供君主封壇立社,在當時被稱“禹貢九州”。同時徐州五色土又隨著五侯的分封作為神圣的祭品帶往各地。因此,歷經數千年,楚王山目前還保留下來的五色土便顯得尤為珍貴了。(王瑜珩任中華張凌飛)

-鏈接

五色土:指青紅白黑黃五種顏色的土,五種顏色的泥土代表了東、南、西、北、中五個方位(東為青土,南為紅土,西為白土,北為黑土,中為黃土)。

古代用五色土象征中華大地,北京中山公園內保留的明代社稷壇,最上層就鋪墊著五色土。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434897.html

相關閱讀: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