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高壓,匆忙的生活和工作,應接不暇的各種事物,不妨提前抽一點點時間做個規劃,休個好年假,放松自己,找個安靜但是美好的地方休憩。
古鎮,是那些個喜歡古代歷史風物人情的人們最能直接感受的到地方。自然古樸的生活,透漏歷史的街道,都讓人內心感到平靜。忽然夢醒,你會發現許多地方由于去的人多了,那些古時的風情都破壞了。本期小編為大家推薦那清幽古樸、保存完好的原生態的古鎮。
1【四川】黃龍溪古鎮黃龍溪古鎮,位于四川成都雙流縣,是一個為所有成都人熟悉的地方,有著1700余年的歷史,也是四川保存最完整最具有代表性的古鎮之一。
黃龍溪古鎮
古鎮至今保留著打更報時的習俗,按時辰鳴鑼報時從亥時(晚九點)起打更,每個時辰打一更,直到卯時(早上五點),共打五更。夜深人靜之時,清脆的打更聲會讓人睡得分外香甜。
黃龍溪古鎮
古鎮清代風格的街肆建筑仍然保存完好。古牌坊、古寺廟、古建筑民居與古榕樹、古崖墓渾然一體,古色古香,與現代大都市形成鮮明的對比。彎彎曲曲的石徑古道,河邊飛檐翹角的木質吊腳樓,街道上的茶樓店鋪,古廟內的繚繞青煙等,展現出一幅四川鄉鎮的民俗風情圖,給人一種古樸而又新奇的感受,幽靜古樸的生活環境讓人羨慕。
2【四川】高廟古鎮
高廟古鎮,位于四川眉山市洪雅縣,在一般外來游客中幾乎是無名的,因為你很難在四川的旅游古鎮之中,找到它的名字。也許正是如此,高廟才帶給大家完整而真實的四川山區古鎮風韻。旅游位置優越。至今已有近700年歷史的古鎮,因老街市最高處古有土地廟而得名,清代逐漸完善。由于小鎮長年被云霧所繚繞,加上老街、老人、老玉米,顯得格外幽靜、神秘,加上一壺清茶,就能讓你享受到隱居的意境。
高廟古鎮
古鎮依山傍水,錯落有致,布局奇特,造型獨到,迄今保存完好的古建筑尚有125座,其中絕大部分建于明末清初,全是穿木結構。
街市建筑物以“江西會館”為中心,木結構穿逗式樓房融蜀西南民居與荊楚民居于一體,石砌街面,臨街面皆設鋪面,再進為小四合院,三進為干欄式樓房,臨河施吊腳樓,街市兩邊廊檐相接,一線天光入市,幽靜典雅。鳥瞰街市,屋面鱗次櫛比,宛如太極圖四周環八卦,令人耳目一新。
查濟
3【安徽】查濟
查濟是涇縣一個具有明清風格的古村落,位于涇縣、太平、青陽三縣交界處。它的規模之大,在皖南堪稱第一,也是中國現存最大的古民居群之一。它破敗頹廢的滄桑之美,能讓人看見中國鄉村時代輝煌的歷史。在查濟,素有“奇葩三雕,交相輝映”之說。三雕就是用在建筑上的木雕、磚雕和石雕。在查濟的民居、祠堂、牌坊、橋梁、墓室等建筑上,處處散落著三雕的身影,或優雅,或雄渾,或繁復,姿態各異,美輪美奐。
4【江西】鉛山
鉛山縣,隸屬于上饒市,位于江西省東北部,鉛山縣因歷史上產鉛而得名。建縣始于南唐保大十一年。早在明朝中葉,鉛山已發展成為江南地區五大手工業區域之一,以手工造紙業與松江的棉紡、蘇杭的絲織業、蕪湖的漿染業、景德鎮的制瓷業齊名。鉛山山川秀美,名勝薈萃,在這塊217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留下了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縣城河口,那沿河明清古街,保留了昔日的風貌,江邊碼頭石碑,刻下了當年繁華的景象;書院、瓢泉、亭臺、樓榭,印鑒了辛棄疾、朱熹、陸九淵、蔣仕銓等歷史名人的倜儻身影;古橋、古剎、古碑、古城墻,無不記載著歷史的足跡。鉛山旅游景點眾多,至今仍保持完好的景觀有十余處。
鉛山
5【廣西】大圩古鎮
大圩古鎮,位于桂林市東南18公里處,但是卻未完全開發,所以游客多為背包和自駕游客。其實,古鎮曾是廣西四大圩鎮之首,地處漓江中游,在漓江北岸由西向東沿江而建,古風濃郁,F在,當地人仍然在守望著這最后的古鎮,平靜地生活著,閑來無事時就喝茶打牌。
大圩古鎮
鎮中的石板路旁,房子多為青磚、青瓦的兩層明清建筑,歷史滄桑隨處可見。民居南低北高,臨江依山而建,多為三進、四進式建筑,外通碼頭、巷道,內通商業古街。每棟房子設計十分合理,集商、住于一身。古鎮現在還保留著許多竹編作坊、草鞋作坊、傳統的喪葬用品店、草醫診室、老理發店等一批古老的手工作坊。
6【云南】大理寺登街
滇藏“茶馬古道”形成于公元六世紀末至七世紀初,寺登街便位于壩子中心,是沙溪經濟、文化中心,是從古到今沙溪貿易往來的集散地,遠遠望去,寺登街古樹掩映,瓦舍人家古樸清幽,“小橋流水人家”的景致秀美而雅麗,堪稱“茶馬古道”上唯一幸存的古集市。踏上寺登街,映入眼簾的是清代的民居和木板鋪子,腳下摩挲的是明朝留下來的石板和馬蹄印跡,吸進肺腑的是千年古槐和玉蘭的香氣,街角一位拉二胡的老者不經意間撥弄的竟是《浪淘沙》的曲調……恍惚間覺得仿佛又回到了歷史的長河,若不是街道不見了當年的繁華,簡直讓人懷疑時間是否停滯了。
大理寺登街
如今的寺登街,那保存完好的白族民居商鋪、旅館和石頭鋪就的青石路面,依然會讓人聯想起叮叮當當的馬鈴聲和各地客商的吵鬧聲。
7【云南】騰沖和順
和順僑鄉位于騰沖城西3公里,古名陽溫暾村。和順的名稱源于“云涌吉祥,風吹和順”的詩句,寄托了當地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自古以來,和順就是一個文化發達,地靈人杰的地方。
騰沖和順
和順鄉村中隨處可見門楣上高懸著多年煙塵遮掩不住的“書香世蔭”、“詩禮傳家”等匾額,無一不記載著僑鄉曾經繁盛一時的歷史和傳統深厚的文化積淀。和順僑鄉,氣候溫和,花木茂盛,人們重視鄉村風景的培植,古建筑保存較多。西面,村子的盡頭,和順壩的南端,大盈江口的鰲山上有巨杉矗立的魁閣。遍山碧油油的香果樹,苔花斑斑的青石,潔凈的林前石板小路,彎彎曲曲的小道盡頭的古典建筑,橫臥在月臺之上的石牛,粗約五米的元代古杉,全“鎖”在一片青翠碧綠之中。村東蕉溪村旁,帥頭坡與來鳳山結合處的元龍閣,樓閣交錯,氣勢雄壯。閣前池水青碧,地周古樹成蔭,湖光閣影,擅勝一方。
8【湖南】懷化黔陽
黔陽古城是全國保存最為完好的明清古城之一,古城三面環水,是湘楚苗地邊陲重鎮,素有“滇黔門戶”和“湘西第一古鎮”之稱。比云南麗江大研古鎮早1400年,較湖南省內的鳳凰古城早900年。各種文化在這里交融,“一片冰心在玉壺”的經典詩句就是王昌齡寫就于當地芙蓉樓前。自漢立城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黔城古城文化大致包括古建筑文化、古書院文化、古遺址文化、古廟宇文化、古碑刻文化、古墓葬文化、古名人文化、民族文化等。至今保存下來的明清建筑群,包括"楚南上游第一勝跡"-芙蓉樓;明清古街-南正街;古龍標山鐘樓-鐘鼓樓;城西紅砂石拱門-中正門;高橋古塔-赤寶塔等,古色古香,堪稱中國湘西保存最完好、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之一。
2黔陽古城
9【湖南】洪江古鎮
洪江古商城位于湖南懷化洪江區,是一個融入山與水、人與自然交融的清幽世界,但一般游人可能還沒聽說過,而離它不遠處的鳳凰古城早已游人如鯽。
洪江古鎮
外人所不知的是古商城,鼎盛于明清,以集散桐油、木材、白蠟、鴉片而聞名,是滇、黔、桂、湘、蜀五省地區的物資集散地,素有“湘西明珠”之美稱。仍然保存完好的原生態古城,堪稱“我國江南民居古建筑之精典,《清明上河圖》的活版本”。如果希望融入一個山與水、人與自然交融的清幽世界,應該就是這里。
自漢立城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黔城古城文化大致包括古建筑文化、古書院文化、古遺址文化、古廟宇文化、古碑刻文化、古墓葬文化、古名人文化、民族文化等。至今保存下來的明清建筑群,包括"楚南上游第一勝跡"-芙蓉樓;明清古街-南正街;古龍標山鐘樓-鐘鼓樓;城西紅砂石拱門-中正門;高橋古塔-赤寶塔等,古色古香,堪稱中國湘西保存最完好、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之一。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436518.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