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皇陵既是古文化寶庫,也是歷史迷宮。它的下面在埋葬著無數的精神和物質財富的同時,也深深地埋藏著墓主人生前的傳奇和死后的神秘,而其建筑則是代表同一時期我國古建筑藝術的最高水平。
泰陵的建筑既取法于清東陵的順治帝孝陵,又承沿康熙帝的景陵制度。尤其是其圓式寶頂、大碑樓的石碑與康熙帝景陵如出一轍。建造好的泰陵,不僅建筑規模宏偉輝煌,而且還有一些創新,因此建筑功能上則存在著一些不解之謎。
(一)三座石牌坊之謎 北京昌平區的明十三陵和河北遵化市的清東陵,大紅門外均設石牌坊一座,每座高12.5米,面闊31.85米,五門六柱十一樓,完全用巨大的石料采用木結構雕刻和構造方法而成。唯有清西陵,在大紅門外建了三座形制一樣的石牌坊,正面一座,左右兩側各有一座,而且還在大紅門外設了兩個石麒麟,因此十分宏偉壯觀。并且乾隆朝繪制的雍正帝泰陵全圖上則都有三座石牌坊等建筑了。為什么清西陵的石牌坊是三座?門外還有兩個石麒麟呢?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443899.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