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訊】11月24日消息,據媒體報道,馬薩諸塞州塔夫茨大學的宇宙學家亞歷山大教授認為宇宙正在向著自己理論中預言的那樣,以大擠壓結束。不過這只是可能,宇宙還是會按它固有的演化模式繼續發展下去,人類對宇宙未來命運的問題只是是無限接近于真相,宇宙中的一切都是以概率性的事件進行發展和變化,也就是說,下一秒會出現什么情況,只能以概率上的數字來體現。
目前還沒有任何理論能預測宇宙未來的變化,也沒有一個理論能充分反駁另一個宇宙理論的正確性,即不可證偽性。人類對未知領域不可預測的問題,越發越好奇,亞當斯教授認為這是一種接近“病態”的求知欲望,宇宙物理學家不斷地嘗試推到宇宙演化理論,以探尋我們這個宇宙的最終命運,結果顯示:我們的宇宙應該會歸結于所謂的“死亡”,這種死亡體現在大寒冷、大撕裂、大緊縮或者另外一些超出想象的結束方式。
為了進行關于宇宙未來演化的預測,宇宙物理學家從目前宇宙的現狀進行趨勢判斷,從這個角度推到出宇宙的發展模式。眾所周知,我們今天的宇宙正在加速膨脹,在強大暗能量以及眾多暗物質的作用下,宇宙將于斥力為主導力量,無限地膨脹下去,這樣看似乎我們的宇宙最后將變成一個無限大的黑暗空間。
科學家預言了宇宙也可能存在某在能量,與斥力作用方式截然相反,在未來的演化過程中,就逐漸取代斥力,將所有的膨脹出來的宇宙空間,重新拉回來,最后將所有的物質都集中在一個密度無限大的點上,這個就是“大緊縮”理論。當然,對人類而言,還是非常幸運的,人類出現的時間似乎處于一個被設定好的時期,這些聳人聽聞的宇宙終結方式應該沒有人可以在近期會體驗的到,最新觀測表明,暗能量的變化程度非常地緩慢,雖然科學家認為其存在一個變化的區間,但這個改變量非常微小,如果暗能量將主導宇宙命運的時候,即出現大撕裂或者大緊縮,那應該是數百億年后的事兒了。
據馬薩諸塞州塔夫茨大學的宇宙學家亞歷山大維連金(Alexander Vilenkin)介紹:如果真空不會出現衰減,那將會從宇宙空間的某個點開始,以球形空間的形式開始向外蔓延,最前端的速度可以略小于光速。在這個理論中,我們會在宇宙即將結束前得到一些警告,或者說發現類似的征兆,當然留給我們的時間也不會很多,大約在比一微秒還要少得多。在這個時刻會出現一種很古怪的“宇宙波浪”,在瞬間“吞沒”太陽系。
按照這個理論進行推演,這個終結方式非但不能避免,還有可能比大撕裂提前到來。因為宇宙真空最終將跌入一種負能量的狀態,在宇宙發生類似降維的變化后,空間中的重力場將變得更加強大,最后將宇宙擠壓成“大緊縮”的狀態。然而,如果我們的宇宙是一個不斷進行分支的,也就是在多元宇宙的范圍內,那就不必等一切都以這么慘烈的方式進行終結了,根據多元宇宙的理論預測,我們的宇宙最終將會一個隨機的概率不斷地演化下去,因為無法預測下一秒的情況,所以即使每個分支宇宙都存在壽命的問題,那從概率的角度分析,也將會有一個宇宙能最終存在下去。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444144.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