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集這些塵埃樣本的是名為“樣本返回容器”的雙面托盤裝置。裝置搜集了探測器在執行長達7年的星際航行任務時接觸到的各種顆粒塵埃。而更為艱難的工作在于區分這些種類繁多的顆粒,這些塵埃從物理結構和化學組成甚至顆粒大小均不盡相同,科學家需要篩選這些顆粒并從中找出意義。由于經費問題,NASA已經將這一過程轉向眾包,以幫助識別這些具有潛在價值的塵埃。志愿者們可以通過“Dusters”系統查看分析收集盤中顆粒的高分辨率圖像。
報告提及的顆粒為海軍研究實驗室指出的,實驗樣品可能具有歷史意義,將會送至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做進一步調查與研究。雖然目前確認該顆粒即使來自上古的星際塵埃碎片還為時尚早,科學家們對此顆粒的進一步分析研究仍能夠幫助理解宇宙的形成。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410990.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