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復活節島文明衰落之謎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史前文明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復活節島文明的衰落常常被認為是由于人類肆意的采伐樹木而導致衰落的,甚至出現了噬食同類的現象。但是,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復活節島文明的衰落與歐洲殖民者登陸后帶來的致命疾病相關!


科學家認為,當島上最后的棕櫚樹被砍伐之后仍有許多居民生活著,這與之前廣泛認為島嶼居民因自身因素滅亡的觀點不一致。他們通過對島嶼原住居民耕作使用的工具進行分析得出這一結論,結果表明,復活節島并不是耕作水平突然下降,而是一些地區逐漸下降。美國弗吉尼亞聯邦大學研究人員負責這項研究,該研究報告發表在近期出版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

這項研究對于拉帕努伊人(復活節島原住居民)而言是一個正面新聞,愚蠢的島嶼荒廢故事并不是真實的。休-漢密爾頓(SueHamilton)教授指出,關于島嶼原住居民的“自我衰落”理論,有一個可怕的推論是當時出現食物短缺,但是饑餓并不是樹木移除和戰爭的必然結果。

復活節島是地球上最偏遠的有人居住島嶼之一,距離智利海岸3508公里,距離最近的有人居住島嶼2074.4公里。迄今主流觀點認為,玻利尼西亞人航海抵達復活節島,并開始定居。島嶼居民數量增長很快,并形成定居地點,繁衍生息了數百年。一些科學家推測,島嶼居民人數最多時達到2萬人。

一些專家認為,肥沃土壤使他們有時間發展多元化社會文明,并有時間雕刻現今聞名世界的摩艾石像(復活節島巨型石像)。大約公元1200年,島嶼居民開始砍伐亞熱帶樹木和大型棕櫚樹,用于建造獨木舟,運送大型石質雕像。然而,摧毀覆蓋島嶼的棕櫚樹林導致大量肥沃土壤流失,嚴重損害野生動植物。隨后居民開始挨餓,最后出現可怕的噬食人類現象。

但是最新研究顯示,復活節島原住居民文明的衰落是從18世紀荷蘭殖民者登陸開始,這個島嶼是一個沙層草原,生活著各種各樣的動植物,當荷蘭殖民者入侵之后對當地居民進行奴役,數量減少至3000人以下,甚至殖民者還帶來了一些致命疾病,加速復活節島原住居民文明的衰落。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455340.html

相關閱讀: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