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訊】11月12日消息,據媒體報道,科學家在墜落在地球上的隕石中發現了只有DNA大小的古老宇宙鉆石。最新的研究表明,這些鉆石來自于宇宙中猛烈的碰撞事件,這將幫助科學家揭開關于恒星爆炸的奧秘,而且這些“遠古材料”年齡遠比太陽系的年齡來得長。雖然宇宙鉆石在地球上是極為罕見的,但是在宇宙空間中可能遍布四處,研究人員一直試圖破譯這些神秘礦物的起源。
地球上的鉆石與宇宙空間形成納米鉆石的途徑截然不同
地球上天然鉆石是在極為深的地底,通過十幾億年的高溫高壓環境所產生的。然而,根據最新的研究成果,宇宙空間中的“鉆石”形成的時間根本不需要一秒,只需達到一皮秒的數量級即可。
通過計算機模擬結果顯示,鉆石的形成不需要高溫和能使原巖破裂的壓力。相反,當宇宙中富含碳的塵埃顆粒以超過每小時一萬英里的速度運動時,球形富勒烯(一種足球狀的碳分子)可變成類似洋蔥狀的層層疊加。此時分子被壓縮并連接到一起,并重新排列成六角形的鉆石結構。如果速度太快了,顆粒間的相互碰撞就足以摧毀這些微型鉆石,但如果速度不夠快的話,球形富勒烯還不能完全形成層層疊加的狀態,也就不會形成鉆石了。因此,在合適的速度下,這些納米級的鉆石就可以輕松出現。
研究人員進一步發現,雖然對速度的要求是苛刻的,但是這個速度范圍在宇宙空間中時非常常見的。芝加哥大學的地球化學家安德魯·戴維斯(Andrew Davis)認為:這些科學家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球形富勒烯排序,只要速度合適你就能擁有納米鉆石。在新構建的納米鉆石模型中,研究人員希望揭開這些鉆石中包含的秘密,但直到現在只從中發現了有限的信息,這是因為目前還沒有合適的理論能解釋。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458635.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