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南京2月20日電(盛捷) 20日,在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王軍博士正式公布十年研究成果:中國科學家復原了3億年前“植物龐貝城”,實際復原如此大規模的遠古森林為世界首次。
著名的意大利“龐貝城”知者甚多。一場火山噴發,讓龐貝城中的2000多人葬身于火山灰和熔巖之下。通過考古學家的研究,再現了城中被埋葬的人、動物、家具、建筑物等生活場景,反映了古羅馬時代社會生活的真相,成為世界上罕見的一座天然歷史博物館。龐貝城完整、真實的保存和展示,與火山這種災難性事件的突發是密切相關的。
王軍說,該“植物龐貝城”位于內蒙古賀蘭山西北角,保存面積大約20平方公里。森林的群落結構保存完美,可鑒定其植物類群組成、樹木的密度分布、森林的分層結構等等。經過十多年來,對1000多平方米面積的森林面貌進行了三維重建,發現其植被由石松類、有節類、瓢葉類、蕨類、原始松柏類、蘇鐵類等六大植物類群組成?蒲腥藛T還發現了一種已經滅絕的孢子植物??瓢葉類擬齒葉的完整的樹冠標本。
王軍表示,由于以前植物標本保存條件的限制,迄今人們所看到的地球歷史上的遠古森林的復原圖均為“概念性復原”,都存在著巨大的時間和空間誤差,此次實際復原1000多平方米面積的遠古森林在世界上是第一次。
此前,王軍課題組、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合作者Hermann Pfefferkorn教授在內蒙古烏達煤田發現一距今約3億年的成煤沼澤森林,其被火山噴發所埋藏,因此完整的保存了森林的群落結構,可以說是“植物龐貝城”。
“植物龐貝城”揭示了復雜性瓢葉類植物能夠在局部區域占據統治地位,并讓科學家了解到高層植被科達與封印木是不能在同一生態環境下共同生存的。此次發現肯定了華夏植物群(現今中國及東亞)、歐美植物群(現今北美和歐洲)的植被無論從植物類群上和生態習性上都存在顯著差異。此次植物群所處的環境是地球處于冰室?溫室過渡的氣候背景,因此這項研究對探測現代植被隨氣候變換的趨勢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480581.html
相關閱讀:
古希臘士兵頭盔出世 金箔貼面動物圖案威嚴華麗
180萬年前人類頭骨化石引發進化新爭論
漳平出土福建版“山頂洞人” 距今一萬多年
南非驚現最完整骨骼化石 或為早期南方古猿源泉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