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導彈防御計劃與衛星戰計劃在時間上,分為三個階段:
1.60年代的640工程。
2.80年代的863計劃,主要進行基礎技術的可行性論證與技術儲備。
3.面對美國的TMD與NMD的威脅,現階段主要進行對抗美國導彈防御計劃的可行性論證與方案規劃。
雄才大略的毛澤東提出“NMD”,還說了由于核潛艇而令人熟悉的“一萬年”。顯然,當時的中國力有不逮,一個員子彈估計已經用掉200億人民幣,國家的資源配置捉襟見肘,但是考慮到當時的國家安全,提出設想令人佩服。里根的星球大戰,也是不現實的,但是美國人現在對里根推崇備至。
67年1月,召開“640”工程會議,確定5個分系統代號、各研究單位與全系統的研制,加快反導靶場與反導核彈頭的研制。計劃73-75年試驗。
69年8月14日,周恩來批準七機部二院為“反導、反衛星總體研究院”。二院已于64年開始組織準備。
70年進行反衛星計劃論證。
珍寶島沖突后,除了挖洞,反彈道導彈計劃變得急迫了。為了盡快入役,首先進行“反擊二號”低層攔截試驗。71年10月-72年4月進行六次1:5模型彈試驗,五次成功。計劃在73年中止。
74年5~6月,七機部與二院“反擊三號”高層攔截計劃論證會。
“反擊三號”計劃77年停止。當時,已經完成實踐二號乙衛星計劃與“反衛一號”系統總體設計與部分設備研制試驗,全部成功。提出北京防區方案設想與開展天津大會戰。
“反擊一號”低層高超音速攔截彈于79年8-9月兩次模型彈飛行。
80年3月反衛一號停止研制,不久,鄧小平中止了640計劃。
640工程戰略預警是7010相控雷達,70年5月研制,72年部分實驗安裝,74年使用,76年全面安裝,77年完成。雷達可以連續跟蹤10批以上目標。
110單脈沖跟蹤雷達,66年研制,77年交付使用。
以上是獲得的直接資料。由于計劃的敏感、復雜,找到資料已經讓我滿足了。文革太混亂了,大型計劃的搖擺,在于技術、資金、管理、政治的隨意性,一直到現在,讓當事人也是欲說還休,也讓資料的收集極為困難。
在技術上,從側面還是可以管窺導彈防御計劃。導彈防御計劃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偵察、指揮、控制、情報的要求,必然要進行軍事航天計劃,反導、反衛星實際有密切聯系。航天、太空戰、導彈、核武器、雷達、情報網、防空系統、地面設施等,都是需要研究的領域,當然還有一個定向能武器系統。 O-w,,}|B}
A, ;U$j8X
航天計劃也是令人困惑的,當時的計劃有偵察衛星、載人航天、反衛衛星等。CZ-1(長征一號)火箭是在DF-4導彈的基礎上發展的,DF-5導彈則發展了CZ-2與FB-1(風暴一號)火箭。FB-1多災多難,改二級的發動機失敗,用CZ-2的發動機,80年干脆用CZ-2的二級。FB-1是軍用火箭,二級火箭的機動性要求無法滿足,立即是多余的項目了,82年停用FB-1。CZ-2在此71年首次飛行,74年11月5日發射“尖兵一號”返回衛星失敗,以后全部成功,78年,CZ-2與返回衛星技術已經成熟。
FB-1低軌道載重1.5t,69年研制,701的重型衛星工程。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545619.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