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天文學家凱文-魯曼是該項研究的合著者之一,他說:“盡管這一小型的伴星的質量同繞恒星運轉的行星相近,但是我們不認為它是像行星那樣形成的。”他說:“這似乎表明,存在兩種不同的生成小型伴星的方法。”
這一神奇天體和褐矮星之間相距15個天文單位,兩者構成了雙星系統。如果它們被置于太陽系內,褐矮星在太陽的位置,那么這顆神奇的天體將處于土星和天王星中間的位置。該天體的質量大約是木星的5到10倍,由于質量太小無法使氘發生聚變反應。最近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將能否引發氘的核聚變反應看做衡量褐矮星的標準,而只有當天體達到13個木星質量時,才會發生聚變反應。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382411.html
相關閱讀:
土衛二疑擁有液態海洋:或存外星生命
外星智慧生物是否存在?神秘方程暗示地球2.0將出現
科學家發現土星木星環上波紋或由彗星相撞產生
NASA揭秘40年前“外星音樂” 宇航員月球背面聽到
哈勃望遠鏡觀測到爆發新星噴流 三維立體圖
外星智慧生物是否存在?神秘方程暗示地球2.0將出現
科學家發現土星木星環上波紋或由彗星相撞產生
NASA揭秘40年前“外星音樂” 宇航員月球背面聽到
哈勃望遠鏡觀測到爆發新星噴流 三維立體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