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常說十八般武藝,其實不是指武術,而是指兵器:刀槍劍戟斧鉞鉤叉,鞭锏錘抓?棍,槊棒拐子流星。這十八般兵器好多我們不僅沒見過,甚至聽都沒聽過。如果我們放眼全世界看看,古代智慧的人們又發明了哪些我們更不了解的神器呢。
10、阿茲特克人的馬克胡特
由于阿茲特克文明的冶鐵技術落后,所以馬克胡特其實是一根長約90cm—120cm的木棍,但劍身鑲嵌著鋒利無比的黑曜石片,這樣同樣威力很大,F在馬克胡特已無真品,最后一件真品放在博物館中,1884年一次火災而被燒毀了。阿茲特克人的馬克胡特
9、峨眉刺
峨眉刺又名峨嵋針,一般長約一尺,兩頭細而扁平呈菱形尖刀銳刺,中間粗,正中有一圓孔,可靈活轉動。據說由峨嵋山一位僧人發明,故稱之為峨嵋刺。另有一說法,峨嵋刺為蜀中一位武林高手所創。
峨眉刺
8、菲律賓魔杖
菲律賓魔杖是菲律賓武術系統中其中一種器械,是由古代菲律賓刀劍搏擊術所演變出來的一種兵器。技擊法共有三門派分別為Arnis,Eskrmia及Kali,菲律賓魔杖可單棍或雙棍使用。菲律賓魔杖
7、古埃及鐮狀劍
古埃及鐮狀劍長約50—60cm,由于古埃及冶鐵技術并不發達,所以多為青銅材質。古埃及鐮狀劍既像斧頭又像鐮刀,彎曲設計主要是用來勾住對手的武器或盾牌。
古埃及鐮狀劍
6、非洲阿贊德人的三刃飛鐮
阿贊德人主要生活在剛果、中非共和國、南蘇丹等地區,古代的阿贊德人勇士擅長使用這種多邊刀刃的投擲武器,長約為55cm。使用方法很簡單,扔出去就行了,但要想每次擊中目標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而且三刃飛鐮只有阿贊德人的貴族或者勇士才能使用,也就是說不是每個人都有資格用的。非洲阿贊德人的三刃飛鐮
5、抓
這是咱們中國特色的兵器,外形就像一個人的手,而且留著鋒利的“指甲”。抓主要是用來撕裂敵人的肌肉和勾住敵人的兵器。這玩意兒看似簡單,實則威力巨大。在一些武俠小說中似乎只有邪教、魔頭等反派才會使用這種武器。
中國特色兵器——抓
4、印度的拳刃
這種印度的拳刃名字叫“卡塔爾”,多為刺客所用,屬于短手兵器,有點類似于《刺客信條》中的手刺。在古印度這種兵器被視作身份的象征。印度的拳刃
3、捕手
這種武器出現在18世紀的歐洲,是個長棍,長棍頂端有一個鐵圈。用法是對準敵人的脖子將鐵圈卡進去,那么敵人想掙扎的時候,周圍的刺就會刺進他的脖子,所以只能乖乖束手就擒。
捕手
2、印度環刃
傳說是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的毗濕奴所用的武器,現實中主要為錫克族戰士所用。錫克武士通常將環刃戴在手臂上,遇到敵人取之即用。用的時候拋出去就像一個飛盤,但沒人想要接住,因為它的四周很鋒利。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印度環刃
1、諸葛連弩
在這些武器中諸葛連弩可能是最有科技感,具有技術含量的。諸葛連弩又稱作元戎弩,傳說為諸葛亮發明。諸葛連弩一次能發射十支箭,威力巨大。遺憾的是諸葛連弩早已失傳,關于它的樣子也多為后人想象,實際長什么樣子沒人見過。
諸葛連弩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571121.html
相關閱讀:
英國“尋寶獵人”發現一珍稀古羅馬銅質頭盔
非洲現史前豬鱷兇猛吃恐龍
寒武紀海洋生物三星盤蟲:身體呈三重對稱 以懸浮微粒為食
南京大報恩寺地宮挖出鐵盒 可能藏有金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