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揭秘3000多年前古人喪葬習俗 堆積墳塋用作標記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考古發現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新華網蘭州12月7日電(記者 王艷明)剛剛結束的臨潭磨溝齊家文化墓地2009年度考古發掘取得一批新成果,其中之一是遠在3000多年前,中國古人就有堆積墳塋的喪葬習俗。

  負責現場發掘的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毛瑞林介紹,在今年新發掘的500多座墓葬中,盡管發現有墳塋的墓葬只有一座,但意義重大,這一現象在此前的考古中沒有發現過,表明早在齊家文化時期,古人喪葬中就已有堆積墳塋的習俗。

  這座墳塋高約半米,底部直徑約2.5米,黃土堆成,墓葬的年代距今3600年至3800年。毛瑞林說,從現場發掘看,這一墳塋堆積得很結實,也比較規則,是古人有意為之,與今人土葬習俗中堆積墳塋的作用應該是一樣的,都是用來作標記。

  由于年代久遠,地表破壞和變化比較大,臨潭磨溝齊家文化墓地的其他墓葬在此之前是否都有墳塋堆積,目前還不清楚。

  臨潭磨溝齊家墓地位于臨潭縣王旗鄉磨溝村西北,為配合九甸峽水庫建設,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西北大學文化遺產與考古學研究中心合作,從2008年下半年起,連續兩年對臨潭磨溝齊家文化墓地實施了搶救性發掘。

  2008年,臨潭磨溝齊家文化墓地考古發掘入選“2008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為配合九甸峽水庫建設,2009年又進行了大面積搶救性發掘,在2009年的發掘中,共搶救清理了500多座墓葬,還出土了陶、骨、銅、石等器物4000多件。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tansuo/380776.html

相關閱讀: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