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世界英語教師協會主席新浪訪談實錄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英語學習方法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汕頭大學英語語言中心主任、美國亞利桑那大學英語系教授劉駿博士于2005年1月成功當選為新任TESOL(世界英語教師協會)主席,成為TESOL史上最年輕的主席,同時也是TESOL自成立四十多年以來,至今為止唯一一位來自非英語母語國家的主席。

  新浪外語頻道特別邀請劉駿博士8月4日13:00-14:00(周四)作客新浪嘉賓聊天室,暢談他的成功人生經歷以及解答網友在英語學習方面的困惑。以下是本次聊天的實錄:

  主持人:各位新浪網友大家下午好!非常高興光臨新浪嘉賓聊天室,這一期的嘉賓給大家介紹一下,跟大家談論的主題是有關于英語學習的,他是來自世界英語教師協會的主席劉駿先生,歡迎您光臨新浪。

  劉駿:謝謝。

  網絡學習英語是非常便捷的渠道

  主持人:同時劉先生還是美國亞利桑那的教授,也是汕頭大學英語語言中心主任的位置上就職,您是英語方面的專家了。特別高興因為我們知道現在很多年輕人包括網上的很多網友都與英語學習非常熱情,包括我自己一直都沒學好。另外一位是來自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都市之聲的記者唯佳小姐。先問一下兩位嘉賓平時有什么樣的上網習慣。

  劉駿:我幾乎每天都上網了,因為我的工作學術各方面,每天要花好多小時在網上。

  嘉賓主持:我經常在網上搞新聞傳遞什么的,獲得資訊。

  主持人:如何通過網絡學習英語呢?

  劉駿:我認為現在學習英語有各種各樣的渠道,我們現在技術的發展,IT業的迅猛發展,我們好多學生都依賴于網絡、視頻等等方面來學習英語。所以這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渠道。

  主持人:通過網絡學習可能比較方便、快捷,但是很多網友反映不夠直觀,或者說不像和老師直接交流那么直接。您覺得呢?

  劉駿:當然這是網絡學習的特點,但是我認為網絡學習可以給自己有足夠的時間,按照每個人的情況,可以自己調節時間,有的時候可以反復的看,有的時候可以比較快速的略過。

  學英語要大膽常識堅持不懈充滿自信心

  主持人:現在我們今天請來的劉教授是新任的世界英語教師協會的主席,也是世界英語教師協會史上最年輕的主席,而且是唯一的一位來自非母語國家的主席。這一連串介紹,大家可能會非常好奇,為什么您會稱為這個位置上的人呢?而且是一個非母語國家的主席,我覺得挺好奇,您跟我說一下您的英語學習經歷。

  劉駿:在世界上有許許多多的人學英語,當然學英語主要把英語作為第二語言或者外語,在我個人的學習過程當中,我也是從初中開始正式的學習英語。這個時候就是跟從小學還是有點不同,但是在整個學習英語過程當中,我感到自己能夠堅持不懈,能夠利用各種各樣的資源,大膽的嘗試。當然還有充滿自信心,所以我認為是有多方面的因素,才能夠從一個學生到一個老師,從一個老師到組織中間作用主導的地位。我認為這是非常艱辛的過程。

  主持人:世界英語教師協會是一個什么樣的協會?可能有的網友還很陌生。

  劉駿:我們這個協會的全稱叫TESOL的建成,就是做一個全球范圍內的英語教師協會,它是在1966年成立的,到目前為止有40個年頭了,我們這個協會有15000多位會員,大多數都是我們學者和專家,我們在全世界有93個分會,18個學術的興趣小組。還有等等有關學術方面的專題小組,我們的主要使命,就是提高全球的英語教學質量,從而為我們廣大的英語學習者,提供更好的條件來學好外語。
劉駿博士正在思考網友的問題

  嘉賓主持:我們覺得這樣一個高水準的學術的協會,華人能夠當選主席,我想這個里面肯定有很多故事,很多網友肯定也想了解一下這方面的情況,您能否給我們做一個相關的介紹。

  劉駿:我就從當時大學畢業的時候談起,我是77級第一次回復高考以后入學的,當時我在大學讀完四年以后留校任教,讓我擔任的主要課程就是英語教學法,對我來說當時也是比較陌生的科目。我是蘇州大學畢業的,當時我進學校的時候叫做蘇州師范學院,后來改成蘇州大學,我開始的時候曾經到系里面的資料室去翻閱一下有關這專業方面的雜志,其中看到一本TESOL雜志,那個雜志就是我們世界英語教師協會的雜志,當時我花了兩個小時反復看,但是不能理解中間許許多多的術語,包括統計學上的術語等等,我就納悶,如果我要從事英語教學的話,我首先必須要看懂,能夠理解這里面的內容。同時我應該積極的參與投稿,作為里面的投稿者之一,這是我25年以前的想法,然后最后到了美國以后就開始與這個協會有接觸,參與各種各樣的活動,各種各樣的大會,到現在作協會的主席,我感到25年來的歷程是非常艱辛的。

  嘉賓主持:一般人到外國幾乎找不到工作,你怎么可能去一個英語的國家教英語,怎么樣教美國人英語,您當時是否遇到了困難和挑戰?

  劉駿:確實是這樣,當時我去了以后,就有好多朋友跟我說,說劉駿你是考慮一下改個專業,因為你怎么教美國人英語,更何況怎么教美國人英語。我當時考慮了一下,從我英語這條路走過來,我對它的語言各方面比較了解,所以我認為不管是作用第一語言還是第二語言,只要我認準這條路走下去,就一定有回報。所以我還是堅持讀完了這個學會,所以一直在這個領域參與各個活動,所以我當時還是堅持了自己的一個信念。

  主持人:堅持包括信心都非常重要,不管做什么事情,包括您的成功和我們現在的小孩,想從小加強英語學習,都需要這些。您所在的機構協會,真正對中國人學英語做了哪些工作,和準備做哪些工作?

  劉駿:這個協會是一個全球性的,但是由于我們大批的學英語的愛好者個英語學習者都是來自東南亞,尤其是中國,所以我們有許許多多的留學生在國外讀書,也有許許多多的老師來中國,來從事英語教學,所以我們座位這個協會的話,是從一個全球的觀念,但是作為我個人來說,因為我是中國人,所以我還是帶有這么一點私心,我希望就我自己本身的一點微波的力量,能夠為為中國的外語教學事業做一點事業,所以我們這個組織跟中國方面也有業務的聯系,我們有些關于教師資格等等項目的開展,我相信在我任期的這幾年當中,能夠利用這個優勢,跟國內外的同仁攜手,把外語這個教育推向前進。

  嘉賓主持:您的任期是幾年?

  劉駿:三年,這也是一個寶貴的機會,因為剛才您提到在整個學會當中40年來在華人第一次作用主席是首次,而且在整個世界上來說非英語國家的人還是第一次。所以我認為對同行們,對這個領域者的一種暗示,中國人不光是在經濟、文化各個方面,在英語教育這個方面也走在前列,所以我感覺這三年來是責任重大,也是非常關鍵的。

  網友:我想知道你們是否在一些大城市設有學校,或者有其他的機構讓我們能夠得到幫助?

  劉駿:目前我們在中國還沒有設立學校,但是也有許許多多的單位、培訓機構跟我們合作,我們有幾個大的出版社和學術機構也跟我們進行合作,有許許多多的同仁們每年參加我們的年會,所以我們的希望,今后在中國的外語教學TESOL可以逐步逐步地加深它對我們的印象,也使我們能更有機會來吸取國際上的英語,來豐富我們的教學資源。

  學習語言環境很關鍵

  嘉賓主持:從您整個的成功經歷來看,對英語我們網友特別想知道的是什么呢?就是這個英語學習是不是從小就要培養興趣,我看網友也在網上留言。

  劉駿:當然學語言是越早越好,但是學習語言最關鍵的就是語言的環境,如果在美國、英國這些英語作為母語國家的環境當中來看,小孩們從早一去的話,就有一種自身的,在這個環境當中自然而然養成語言的習慣,就很地道的學會英語。對中國的環境來說,我認為要有條件的城市,有條件的學校,我認為早期開始英語是非常有利的。

  嘉賓主持:您的英語興趣從什么時候開始的?

  劉駿:雖然我初一的時候,14歲的時候正式學習英語,其實我還有家庭的一些影響,我的父親是中學英語導師,那時候我放學回家的時候就看父親在看一些報紙,所以我從小就對英語養成這樣的習慣。

  嘉賓主持:那您他們提高英語的最佳途徑有哪些?

  劉駿:最好的就是模仿,小的時候模仿能力很強,但是關鍵一點隨著認知能力的提高,我認為學者不管是什么年齡,最關鍵就是大量的接觸英語,不管是多看也好,多說也好,多聽也好,你大量的接觸以后,對語言本身有一種語感的產生,這是很關鍵的。

  嘉賓主持:那么我們的嘉賓應該給孩子什么幫助,怎么樣來獲得最好的辦法?

  劉駿:現在我們家長對孩子的投入也是很多,也是望子成龍,希望我們孩子各方面的全面發展,我認為書店里、網上各方面的資源很多,社會上許許多多的培訓學校也很多,我認為家長們當然也應該能夠使自己的孩子們接受比較高質量的學習,所以這是一個選擇性的問題。

  嘉賓主持:在您那個時候學習的年齡,您是用什么辦法來進行提高的呢?

  劉駿:我在學英語那個年代,當時我們家是在江蘇常熟,我家門口就是山,開門見山。我自己怎么讀的呢?我每天早上就爬山,到山上以后就做三件事,首先是鍛煉,我認為鍛煉很重要,是培養個人的意志,然后就練聲,然后首先讓自己音色方面得到鍛煉,在此同時我就讀英語,所以我趕到不斷地每天堅持下來以后,自己膽子很大,有的時候出口的感受跟默默的看書不一樣,我覺得這樣就是培養語言能力的基礎。

  嘉賓主持:我覺得這個方法聽好的,雖然現在有那么多模仿的機器什么的,我覺得還不如投入大自然的懷抱。

  主持人:對,比如北京的孩子每天早上爬一下香山。

  嘉賓主持:我覺得中國人就怕朗朗出聲,我覺得這是很重要的方面,是突破口語表達的重要環節。

  主持人:而且爬大山還可以呼吸自然空氣,兩全其美。當時您是這樣的情況,我覺得有點奇怪,劉教授為什么在那個年齡,在那個中對英語有那么大的興趣,我想您除了學習之外是用不到這種語言的。

  劉駿:那時候條件沒有現在那么豐富,第一就是我家庭對我的教育,我父親記得當時,認為不管怎么樣,你必須讀好書,要有出息的話必須讀好書,他說你就把英語讀好了也行,我自己感覺到一個人的發展,必須有一技之長,你如果說不是全面發展的話,必須要有一個方面趕到自己很行,這樣的話才能對你自信心的培養起到一定的作用,所以我當時有一陣子也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今天讀了很高興,明天就不讀了,也不是規范的非常正規的學習。但是當我初中以后就開始感覺到這個英語必須學好,所以我正式入學以后,進入中學以后就開始整個的學習。

  主持人:我想那個時候的這種興趣也給今天的成功奠定了很好的基礎。另外現在孩子比您那時候幸福多了。如果他們能學到的話,馬上就可以用出來。

  嘉賓主持:對。

  主持人:但是家長想按著頭讓孩子學的話,很難了。那么怎么樣讓孩子們有興趣的學習?

  劉駿:現在這么多豐富的教學手段,我認為孩子們作用家長培養孩子的一個方面,必須選擇能夠提高孩子興趣的材料,不在于太多要上這個班,那個班。關鍵孩子們必須感到學有所獲,盡管是很膚淺基礎的內容,必須感到有用的時候,所以對同學之間的交互活動,師生之間互相的交流,家長能跟孩子們一些社團的活動,都很有用。

  比如說孩子們到麥當勞這些地方去的時候,不妨把他們學到的詞匯,能夠試著用一下,或者能夠想象到當時這個環境,跟他所學到的內容能夠聯系在一起,所以小孩光學的時候趕到有用,有用以后他的興趣就來了。

  主持人:后來我們說少年劉駿中學學英語,后來有了上大學的機會。那么上大學以后英語就凸顯出來了是嗎?

  劉駿:其實上大學我也想上這方面的學校,但是我畢竟那個時候在那個年代沒有真正學的很好,所以我就進入了第二志愿,就是蘇州大學。我進入大學以后,我們進行了分班,我也沒有分在尖子班,所以當時對我的觸動很大。咱們是搶收儒林,好多學生都是學的非常好,所以怎么樣使自己能夠脫穎而出,指這里面,就是在大學這幾年當中也是下了很大的工夫,所以最后在四年學期完成以后被留校任教,這對我也是一種肯定,當然留校以后還有其他各方面的挑戰。

  主持人:留校當了多長時間的大學老師。

  劉駿:十年。當然在中間我還去上海華東師范大學讀了英語碩士。

  主持人:這樣算起來應該是十年之前。

  劉駿:91年的時候我離開蘇州大學的,是14年以前。

  主持人:那個時候的大學教學水平怎么樣?

  劉駿:那個時候我認為大學教學水平也是挺不錯的,但是我們的側重面在于語言知識的積累,聽說讀寫能力的提高。當時我有許多同學也出國深造,也有好多同學從事各方面的英語教學活動,英語專業的活動,從現在來說,當時我們的訓練模式就是強化,精讀。而現在我們注重大實踐,就是怎么樣來使用地道的語言來進行交際,所以出發點有所不同。

  主持人:81年到91年這個階段的教學感受,是想跟現在作一個對比,我是90年代后期讀的大學,我覺得我的大學的英語教學,仍然是80年代到90年代那個時候的做法,我不太了解現在的中國大學的用的教材是什么樣的模式?不知道您是否了解。

  劉駿:我從汕頭大學回來有兩個年頭,我對國內大學教學也有所了解,現在我認為大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還是比較追求考試,對于我們規定的一些四六級考試作用我們的目標,也有一些大學大膽的進行嘗試,比如我所在的大學把英語交際能力作為目標,我們把這個目標定的更高一點。現在我們國家也嘗試了多媒體教材,也有一些學生是可以通過網絡來學習,按照自己的特點、情況來制定自己的學習方案,我認為這些都是現在目前的一些很好的兆頭,學生不管你在什么點上,都能夠學有所獲。

世界英語教師協會主席劉駿及嘉賓主持人劉唯佳在訪談現場

  主持人:我看到在線網友也說到大學英語的問題,其實中國的現狀是高考過關教學,沒辦法。到大學以后時間相對充裕一些,但是在大學里能夠做到把英語學精,或者說很流暢的英語學生其實并不多。有一位學生說,我除了上大學英語之外,還上新東方英語學校,這樣只有才自信的把英語學好。真正我的同學把英語學好的,也不多。您認為給從大一到大四制定一個英語教學計劃的話,您怎么制定這個計劃?

  劉駿:首先光靠課堂上的英語是不夠的,大學給學生創造語言的環境,也就是說要豐富他們的課外活動,讓學生感覺到不僅能夠參與,而且能夠把所學到的東西,運用到實際的活動當中去。營造一個語境,我們現在有英語角、英語加油站、對話等等。我認為實質性的要組織各種各樣的活動,使每個學生都感覺到從中有所選擇,而不是強迫他去參加這些活動,這些活動不光是要在英語領域之內,而是要在其他的領域,比如心理學、社會學、歷史學、經濟學等等方面。

  比如在我們汕頭大學,凡是有來訪的嘉賓,不管是哪個學科,都要跟這些嘉賓進行互訪的交談,這個時候學生的參與,并不是像你做講座能夠學到知識,而是參與到這些專家的互訪當中去,這本身是一種參與方式,尤其是在有些學校,它的條件并不是最好的情況下,比如說地方的學習,省類的學習,我認為我們真正的英語氛圍能夠營造到一定的時候,這時我們的學生就完全能夠感覺到學的東西跟他們所用的東西能夠連在一起,所以教學的方法是一方面,第二方面要大量的方法學生的課外活動,這兩者必須結在一起。

  嘉賓主持:剛剛小馬談到在中國是這樣的方式,我現在想問一下,也是我們網友比較關注的問題,在美國大學里面,美國的學生學習方式是否有什么不同?他們也有很多美國學生也在學第二外語,在學西班牙語、法語之類的。您能不能給我們一點解釋一下。

  劉駿:我認為中國學生學習語言和美國學生學習語言的最大不同,首先是教學體制,班級的人數這方面決定了教學的事,一般它的語言課都是小班上課,比如10個人、8個人,這樣可以調動學生們互動的積極性,也創造了這個環境。第二方面,美國人學習語言,他比較好問,他有什么不懂就問,而不是積累到最后感到自己不能理解,所以不斷地打斷,這樣也使教師們知道學生的真正基礎,他們的缺陷在哪里。所以及時的提問,然后就是沒有心理障礙,哪怕中文說不好,他練,練到可以接受才停止。所以一個是膽量,一個是心理障礙,還有一個是班級人數,當然從教學手段上,電氣化各方面還是比較完善的。

  主持人:原來我在清華大學教過中文,都是外國的學生來做中文的學習,一個班一個學生或者三個學生,我們叫做單班課或者多班課,一個小時的時間一堂課,在課上老師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讓學生開口說話,說錯了我告訴他你該怎么說,就這樣不斷地練習。一年的時間,一點都不會的中文學生,應該可以達到聽說讀寫基本流利的狀況,但只學一年。這是我個人的經歷,所以如果中國人這樣學英語的話,完全可以過關。您覺得呢?

  劉駿:對,英語主要是開口,因為在開口過程當中能夠暴露自己的缺點,這樣老師可以及時進行糾正,還有一點從教學的角度上來說,我們一些老師也是急于求成,有的學生錯了,就好像著急馬上給他改錯。所以我認為在培養大家大膽的開口同時,老師們要有方法,能夠鼓勵他們,引導他們。

  嘉賓主持:允許他們犯錯。

  劉駿:對,用表達的方式,讓學生從側面了解到,原來表達的更好可以學習,所以學跟教兩方面的關系還是挺緊密的。

  主持人:說到這兒,您剛才談到了在國外教授外語的感受,在國內做了很長時間的老師,是不是中國人在性格上比較內斂,所以在學習英語方面有這樣的障礙,我看好多網友都是想說,張開的時候不好表達,或者不好意思表達,這個是不是東方人和西方人的差異這么明顯?

  劉駿:我當時博士論文,也是專門研究亞洲人關于課堂參與心理方面的主題,我認為剛才您講的很對,一方面是由于文化的特征,我們比較注重于知識的積累,而且考慮成熟以后才發言,有這種習慣,對于語言來說,其實我們可以稍有變化,能夠邊學邊嘗試,才可以達到很好的效果。但是我還想指出一點,就是網友們,如果你在你們的周圍感到自己的環境,還不是那么的理想,你學了你也想說,但是沒人可說,這種情況有的時候是非常正常的。我認為還有一個辦法,就是對自己說,我也有些朋友們,他們當時到了美國以后,也非常希望在短期內提高自己的口語能力,所以你可以用一種形式,比如說你好像對方有一個人在講話,你把他錄下來,之后你再聽,從另外一個角度講,這樣的話,自身在現有局限的環境當中也可以鍛煉,比如說你朗讀也好,練習口語也好,好多時候你自己聽了以后,就感到我怎么講的這么爛。其實你自己講這個話,在沒有其他人給你反饋的情況下,你就知道自己怎么樣能夠提高,經過幾次反復以后,一旦有機會以后,你就比較得心應手了。這是我的一個建議。

  嘉賓主持:我覺得是這樣的,學語言的話,不光是要有這種激情,尤其對現在的人來說,還要有很強的毅力,這個是不是跟每個人的成長有關系的,在這方面您有什么見解?

 劉駿:一個人的毅力首先是很重要的,但是他在成長的過程當中,首先要有面對困難的挑戰,要能夠有克服困難的方法,我當時去了美國以后,首先感覺到我自己所學的東西,一去美國的時候,在運用的時候也遇到許多的障礙,盡管我在中國能夠學這么多年英語,教了這么多年書,但是在實際場合下,我用出來非常地道,也非常正確,就是沒有恰到好處。人家都說你的英語說的這么好,但是我自己發現,人家所表達的同樣思想,他的表達方式不同,對不同的人、不同地位、不同的場合所表達的方式不同。所以這樣我感覺到一個最關鍵的,就是怎么把語言學活了,但是我們學首先是要學會,然后才是學活。學活了以后,用的更加恰當,所以這里面也是有一些經歷的。

  嘉賓主持:我們有很多中國同學,他們語法已經學很好了,哪怕是考托福也考很高的分,但是他們還是很困難,跟人家流利的交流,這是不是文化背景的缺少。

  劉駿:對一個文化的了解,如果說從口語交談是比較膚淺,還必須要進行深入,比如說我到了美國以后,記得我當時也感覺到自己在這方面的缺乏,怎么樣能夠深層地了解西方的文化,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我怎么能夠了解的深入,然后在自己的交際當中恰到好處,我當時認識一位學院的院長,他也是一位歷史教授,我跟他非常融洽,談的非常好,我也經常到他家里去,有的時候就一起跟他做點雜活,丟聊天。我發現學到的不光是我書本上的知識,而且是整個得人生的看法,對文化的理解。也使我感覺到,像美國的學術界,為什么終生教授有這樣的制度,這里面對教學態度的嚴謹,所以我感覺還是要了解文化。

  主持人:對,要不然的話只學了皮毛,所以建議我們的網友、家長給孩子幫助的時候,多讓他們看一些外方的歷史,讓他們把外國的文化也掌握,這樣就可以事倍功半。剛剛說到和西方,您去美國和老師的交流,在這個過程當中,像剛才這樣的例子,您碰到過嗎?您是怎么克服的?

  劉駿:碰到過,在和人交流的時候,有一次講了很有意思了,我剛剛去美國的時候,我是在國內背了不少書,也有些是文學上,也有詩歌等等。有一天在天氣很好的時候,我在學校校園里面走動,遇到了一位系里面的老師,當時我想表達一下自己對氣侯的感嘆,當時我用了一首詩歌,我就說(英語),我發現講講,好像不對勁,我一看這個人已經走掉了。

  嘉賓主持:這個詩歌挺好聽的。

  劉駿:他當時是英國一個浪漫詩人,他把早上的美景用自己的詩歌來描述,所以我當時覺得這是林格風的一首詩,我想在適當的時候就給用上,還有好多比如我們的繞口令,他當時也是學習的一種很重要的辦法,比如有一個繞口令叫(英語),所以我有一個同學正好他的名字也叫這個名字,所以我當時脫口而出,感覺很流利,在他面前表現一下。結果還沒講完,他就覺得不恰當,開玩笑了,所以像類似的這種情況,我就感覺到走過了相當一段路,我也看到其他的同學,有的趕到不恰當,開始就沉默了,感覺就不會說,少講,避免跟大家的接觸,有些人就把此作為一個動力,我認為非常得體的話,怎么會在這個場合下沒有反映、效果。

  嘉賓主持:那有什么原因嗎?

  劉駿:原因第一就是了解,第二就是大量接觸層次的生活方式。

  嘉賓主持:那您當時的表述,覺得哪兒不合適呢?

  劉駿:在那種情況下,用不著用詩歌來進行對話,一般的問號就可以了,但是有的時候,比如說需要你講的時候再講,沒有把你該講的話講到,在英語學習當中。整個交際能力就體現在這些方面,什么時候講什么話,跟什么人講,用什么方式講,講什么內容,恰到好處,才使整個交際暢通。

  主持人:對,首先用中文表達也不一定做的好,更何況是用英語表達。

  劉駿:對,不斷的實驗。

  主持人:劉教授的英語肯定非常好了,大家從剛才的一段話當中體會到的是怎樣的學習和態度,您小時候的性格是怎么樣的?

  劉駿:我小時候還是挺開朗的,從小的時候就喜歡文藝,當時小學的時候有兩位老師,一位是文藝老師,一位語文老師,當時他們有爭奪,一位說劉駿應該從語文方面發展,另外一位說從文藝方面發展。我父親是讀書,母親是搞體育的。他們說既然在文藝方面有天賦,為什么我朝這方面發展。一直到中學以后還面臨這個問題,我先到了常熟的文工團去演戲,然后當時有了這個機會以后,我才知道還是有回報的,長遠的觀念不管做什么事,打下基礎,扎扎實實的學習,不管做哪一行,最終還是有爆炸的機會。

  主持人:劉駿給我們介紹學習的過程,成長的過程看出來,你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或者自身學習的時候,怎么樣把自己的性格和自己的心態放的開放一些,平穩一些,包括英語,包括其他的各方面內容。我們說了半天劉老師的求學經歷,我們把這個話題拉回到國內英語教學應該注意的問題上面。有不少網友留下了問題。

  網友:我是一個農村的英語教師,我手里只有粉筆和課本,我自己本身的英語就不好,我如何在課堂上為學生創造有趣的英語環境,怎么樣讓他們也能把英語學好,我覺得很困難,希望求教育專家。

  劉駿:首先謝謝這位老師提出的問題,我認為這是普通的問題,我們國家有許多鄉村、山區教學設備條件還并不很好,但是我認為還是有辦法,在這種環境下來調動課堂的氣氛,來采取一些教學的手段,我認為如果有可能的話,哪怕就是有一個電視,能夠讓學生看到,所進行交際的場合,來利用這些作用模板讓同學來練習,如果可以的話,我認為這是比較合適的辦法。

  還有一點,就是我們班上的同學挺多的,有的時候作用一個老師感到顧不過來,這里面可以把大班變成小班,小班變成小組,你可以設計一些活動,有的是兩個人的活動,有的是一半對一半的活動,在這種情況下,除了傳授知識的情況下,還是要強調給大家的練習,當然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教育設備的提高,這也是迫在眉急的事情,我們趕到教育事業都是這么重大,但是在農村教育方面確實走大步,我本人當時有一個研究的課題,小學什么時候學英語最好,我也訪問了許許多多的學校,看到農村教學的現狀,有的時候一個小學只有一個英語老師,有的時候一個英語老師有80個100個學生,在這里非常感動,所以我們國家要全面發展英語教學,就必須重視這一塊,使我們農村學校也有希望、有機會能夠趕上發達國家的教學。

  嘉賓主持:那么您作用世界英語教師協會的組織,對我們一線的老師來說,他們除了繁重的教學以外,可能沒有時間特別設計這樣的活動,您是不是有打算在這方面作一些特別的設計,或者給老師提供一些這方面的教材或資料,有沒有這種可能呢?

  劉駿:有可能,現在有許多單位、學會已經開始做,我們的教材要趨向于立體化,你給他一本教材可以教以外,還要把各種各樣的課件,哪怕不是有深的,就是這堂課有幾種辦法可以教學,在這些教學當中哪些是可以有活動,每個活動怎么設計,可達到的效果是怎么樣的,我認為越詳細越好。這也是目前教師培訓的重點,怎么樣使一線的老師能夠實實在在的感覺到經過培訓、經過再職進一步學習、進修以后,就能夠真正的為自己的教學服務。所以這是我們的一個關鍵,也是必須要做的事。

  主持人:我們剛才說了對于老師的幫助,對于個人方面,網友也有不少問題,有一個網友說我30出頭在讀非英語專業,想考個英語證什么的,您覺得我能否從事翻譯方面的工作,是否有這種可能性?

  劉駿:有可能,因為翻譯也是技巧之一,聽說讀寫譯,但是翻譯主要是閱讀跟理解方面,所以如果說你作為30多歲開始在這方面進行研究的話,我認為一定有可能的,我當時出國的時候也是30歲,年齡不應該是一個障礙,問題就是你要找到自己目前你應該在幾個能力方面的平衡點,如果你真正要翻譯好的話,可能在你對自己應該的閱讀寫作方面,包括聽說方面也比較理解,因為整個語言能力是一個綜合體,在翻譯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意譯,就是對這個意思完全吃透一點,用自己的語言把它講出來,這個跟你整個英語語言水平的提高是聯系在一起的,我希望你能夠成功。

  主持人:沒錯,而且這位朋友你最好是學中文的,或者在文學方面比較有心得,因為如果你的漢語基礎好,你英語基礎提高以后,才能更好的把它互翻,如果漢語基礎一般的話,就算你英語好的話,就像外國人一樣,不會說中文,不知道怎么表達,需要你兩種語言的功底,才能做好翻譯。是不是30歲以后就晚了,比如像我學同聲傳譯的話就比較晚了,您覺得呢?

  劉駿:一般來說學的越早越好,但是我認為也是因人而宜,像你這樣我認為肯定能學好。你思維這么敏捷,如果同聲傳譯的話,必須要有專門的訓練,因為這是技巧,你像我馬上做同聲傳譯并不能那么順手,因為我沒有在這個方面專門進行培訓,而我的同學專門從事這方面,所以不管你從事哪個專業、方向,你基本語言的素質,基本的反映,這些基本的素質還必須具備。所以不管你今后發展怎么樣,首先還是從提高英語的水平,強化英語的能力,增加英語的知識,這三個方面著手,今后一定會能夠成功的。

嘉賓主持:現在在我們全民學英語的熱潮當中,許多家長,他們有自己的孩子,老是讓孩子學好英語,但是實際上我們在學好英語的時候,發現到了一定的程度,母語基礎也是非常重要的,我想請劉教授從專業上談談,我們母語對第二外語學習支撐的作用?

  劉駿:現在從國外來說有兩種模式,所謂的雙語教學,有一種是兩種語言同時學習,還有一種先掌握了一門語言以后,再來學第二語言。就像我那種,14歲開始學英語,那時候中文已經基本上打好基礎了,然后再系統的學習第二語言,這兩種都叫雙語教學。途徑不同,也是因人而宜,但是它的效果怎么樣,我認為最終的目的是一個。但是這里面有一點我必須指出的,當你兩種語言同時學習的時候,兩種語言不同,里面有遷移的作用,也有干擾的作用,比如拼音跟音標有干擾的作用,遷移的作用,就是你本身對詞意的理解和英語詞匯的掌握,有一個正面的作用。所以我認為家長們在希望自己的孩子學好英語同時,必須強調母語的積累。

  美國也有一些學西班牙語跟學英語同時,中間有的時候,就發現學生學到一定的時候,兩種語言都沒有一種語言作用根底,所以對他最終的發展是不利的,所以漢語必須學好,與此同時按照具體的條件,鼓勵孩子們學習外語。

  嘉賓主持:對我們家長來說,怎么樣來平衡母語和第二外語投放的力量?對孩子來說。

  劉駿:中文是必須學好,作一個基本的要求,外語在可能的情況下盡量把它學好,我認為把這兩個方向放準了,因為現在有許多中國的留學生,他們的孩子們,有的時候是小學進入美國,有的是中學進入美國,也是大學進入美國。發現那些中學插班的學生,比如高二、高一去的時候,這里面的銜接非常困難,而小學的時候就適應了,大學去的時候,他的困難并不很大,因為他只是用他的語言來消化在國內所學過的專業知識。所以我們鼓勵同學出國,在大學學完以后出國,對他個人發展也是比較經濟的,而且對他的基礎也是很有利的。

  嘉賓主持:這是一個新的觀點。

  主持人:不錯。我看到網友還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

  網友:我是一個南方人,普通話不是很好,所以在學英語的時候遇到很多困難,經常被學生嘲笑,這種情況應該怎么辦?

  劉駿:我國的學生當然來自各個省市,比如說我在江蘇教過書,現在在廣東教過書,我們的方言對于我們學習英語有一定關系的,有些同學發音就是帶有方言的味道,這樣的話,它的一個缺點是什么呢?如果你家鄉味特別濃的話,對于你記憶單詞各方面也帶來影像,因為單詞,詞跟音是連在一起的。但是我認為這個語音只是中間的一個方面,我認為有幾個辦法:

  第一就是多聽,聽純真地道的語言進行模仿,然后要找出自己最關鍵的弱點在哪里,要加把勁,把那幾個關鍵音改掉,這樣逐步逐步就行了,我們并不是追求一口純真的美國語或者英國語,關鍵是你的交際比較暢通,所以帶一點家鄉口音沒關系,但是你讓人家無法理解你的情況下,這樣就會影響各方面的進步。所以要有意識的找到自己的根源,有意識的想辦法解決,這樣的話把重點放在聽說讀寫能力上提高。

  主持人: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存在最大問題的語音發音上,多加練習還是能改過來的。

  劉駿:對。

  主持人:您所在的協會,都是中國人學習的情況,其他國家的人學習英語的時候,我想問問您哪個國家學起來最費勁?最難說標準。

  劉駿:這個講起來很有意思,如果你說讓四個學生來自不同的國家,一個是日本、韓國、中國、中東的四位學生。讓他們一聽哪個人是哪個國家,他們都能說出來,這樣可以說他們母語的特征、文化、訓練的手段都能造就出一定格式的英語身材。比如中國人相對來說對語音非常強調,而我們的語音語調相對來說比其他幾個國家更好,但是從語音上來說,中東人,比如說印度人,盡管作用英語是官方語言,但是它有濃厚的本土音,所以很難理解,聽了幾分鐘,不知道說什么,但是返過來說進行了交談以后,幾分鐘以后就覺得變遷了,印度人可以長時間5分鐘、20分鐘講一句話,滔滔不絕,非常流利。而我們中國人過于強調精,對流利程度,對內容的挖掘方面就欠佳,可能會追求語言的精,而忽略了思想的表達。當然日本人跟韓國人,他們的語音語調比起我們的中國人差的多了,中國人我認為相對來說語音語調在非英語國家人當中是最好的。

  主持人:這點信心應該有。不過中國人可能好面子,覺得說的不好聽,就不好意思?赡芟裼《热,如果不適應的話,我們都聽不懂,但是他會不斷地說下去。這是我們在學英語的時候注意。

  嘉賓主持:我想問劉教授可能最后一個問題了,您現在回到祖國,有哪些打算?會給我們英語教學的領域帶來一些哪些新的思想和哪些好的有效方式和方法。

  劉駿:謝謝。我回國以來已經有好幾個年頭了,這兩年比較集中的從事大學英語教師的培訓,我認為我的一個打算,就是希望我在任世界英語教師協會主席的三年當中,我要能夠對祖國做出貢獻,我希望作用一種私心,盡管這個位置是對全球英語的指點,但是我認為中國人這么勤奮,這么好學,如果盡自己的能力,就能夠為我們英語教育發展方面盡一點貢獻,同時能夠使國際國內的同仁,專家學者共同的學習。所以應該組織更廣泛的學者、專家隊伍共同研討,第二我們現在最關鍵的就是基礎教育,我們現在大學、留學生、研究生等等,關鍵還是從早抓起,所以對我們國家的基礎教育,感覺到必須要華大力量。還有就是教師的培訓,因為我們現在由于對英語的需求這么大,我們必須不光訓練在職的老師,還要培養即將上崗的老師,所以這幾個方面,我會盡我的力量能夠做一點微薄的貢獻。

  嘉賓主持:好像有些項目已經開始了是嗎?

  劉駿:我們現在準備把組織的大型會議放到中國來開,第二方面我們已經跟有關國外的出版社,對中國的教師,課堂的評估方面做出了一個初步的方案,同時我們也打算,對我們整個教師的評估方面,達到標準評估也有一個范本,讓他可以依靠。還有對鄉村、城市各個層次的教師進行培訓,這幾個方面已經開始運作,我相信希望他能夠取得一定的效果。

  主持人:我想您的這份心,網友包括愛學習英語的時候都會心領了,同時所做的努力肯定會收到成效,也祝愿您富有成效。謝謝,非常感謝劉駿先生來到我們新浪作客,同時也非常感謝唯佳小姐帶給我們非常精彩的訪問,給我們網友的幫助。希望網友在這一個小時的談話過程中,有一些感悟,能夠獲得一些學習英語的啟發,我們下期的新浪嘉賓聊天再見!再次謝謝您。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waiyu/yingyuxuexi/16082.html

相關閱讀:四六級英語聽力試題的命題規律和解題技巧
貌似動詞而非動詞的邊緣介詞
大學生最常用英文信件格式范文-邀請信/一般信件
英語學習方法總論1
The Blind Date 介紹會面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