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武林廣場上豎起了一塊英語培訓廣告牌
一個普通的早晨,在北京師范大學校園一個白雪覆蓋的公園里,許多學生開始了他們的英語口語練習。有人坐在長凳上低聲默念,有人踱來踱去在零度以下的氣溫中大聲朗讀。“在公園里你不會打擾任何人,因為大家都在高聲念。”就讀于中文系的高小姐說,“你必須靠自己,別人只能教你些方法,但最終還得靠自己來提高英語水平。”高小姐一邊讀,一邊在英語課本上畫標記,還不時停下來矯正一些難讀詞的發音。她說,天氣轉暖以后還會有更多的學生來公園練英語。
不計其數的中國青年懷著同高小姐一樣的熱情和干勁,開始了對英語的學習。在一個崇尚自我完善價值觀的國家里,學習英語常被視為改善個人職業發展最可靠的途徑之一。
要過GRE先背2萬個單詞
對學習英語的學生而言,背單詞是首要任務。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系學生程小姐回憶說,有一個與她同鄉的女孩,家里人給她買了兩本牛津字典。這個女孩把一本當作參考指南,另一本用來記單詞。“她會背一頁就撕掉一頁,我猜是為了獲得一種成就感。”程小姐說,學習英語樂此不疲的人在學習方法上有無窮的創造力。
23歲的趙杰西來自中國新疆,目前正在溫哥華的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攻讀教育學碩士學位,她在宿舍的墻上貼滿了她想記住的英語單詞。趙小姐說,“我剛開始學英語時,有一部電影我非常喜歡,于是我把影片中的對話錄了下來,一遍又一遍地反復聽,后來我發現這也是一種背單詞的好方法。”
美國研究生入學資格考試(GRE)是一項針對語言、數量和分析技能的測試,要想在GRE考試中取得好成績,中國學生必須熟記2萬多個單詞。
瘋狂學英語不再為出國
中國歷來重視教育,但當前人們對英語學習的狂熱是史無前例的。前英國廣播公司(BBC)記者、現任新東方英語學校副校長的周成剛說,“學習英語最大的動力是,他們知道學英語對他們的生活有幫助。”新東方是一家總部位于北京的私營機構,經營著一個遍布全國的英語教學服務網絡。周先生說:“上世紀90年代,中國最渴望學習英語的人是那些為了贏得國外大學獎學金的學生。幾乎所有英語學習者都準備參加某項國外考試,如GRE、托福和雅思等。他們認為,說一口地道的英語會增加留學機會,或提高在外企任職的可能性。如今,英語學習者已經擴大到包括兒童、老人以及任何對英語感興趣的人。
英語教材銷量增長最快
北師大的高小姐一直堅持閱讀《時代》雜志,因為“雜志里面的故事都是真實的,而不是杜撰的,而且英語也更為地道”。她說:“我會盡可能去讀每一本書,我認為書籍能幫助我們拓寬英語學習的思路和知識面。”中國學生可以找到許多學習輔導資料。除了互聯網和書店里賣的英語書外,街頭小販和地下攤販還經常打折出售過期的外國報紙和雜志。
這種如饑似渴的求知欲,將為英語教育市場帶來巨大的商機。該市場包含了包括教學服務、教材、詞典以及信息技術產品和服務在內的多項內容。盡管許多家庭的支付能力仍然有限,但中國人對課堂教學的需求卻一直在增長。
據出版業研究者、《Publishing in China》一書的作者辛廣偉稱,英語教材銷量是中國教育圖書市場中增長最快的,占圖書零售市場8%以上的份額。
國外出版公司緊盯中國市場
中國英語教育市場帶來的巨大利潤,同樣吸引了在中國的外國教育和出版公司。他們能否從中獲利,將取決于他們能否顯示出自身優勢以及是否能夠與中國的出版社進行合作。目前,英語教育市場上存在著相當多的中外合作項目。麥格羅希爾教育公司亞洲副總裁岡納萬-哈迪說:“我的公司一直與中國出版社合作開發英語課本和參考材料。過去5年里,公司在中國的營業收入一直穩步增長。”其他國外出版商如皮爾遜教育出版社及劍橋大學出版社等,也一直努力瞄準中國的英語愛好者。
英國財政大臣戈登-布朗最近訪問中國時說,“現在,英國教育出口收入增長最快,5年內幾乎翻了一番,而中國則是這一增長的主要驅動力。”很多人相信,中國已是全球學習英語人數最多的國家。布朗先生在北京的一次演講中說:“在20年內,中國會講英語的人數可能超過全球以英語為母語地區的總人數,我認為中國英語教育市場的發展是一個重大機遇。”(伊文/譯)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waiyu/yingyuxuexi/16879.html
相關閱讀:四六級英語聽力試題的命題規律和解題技巧
The Blind Date 介紹會面
貌似動詞而非動詞的邊緣介詞
大學生最常用英文信件格式范文-邀請信/一般信件
英語學習方法總論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