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春筍
教材分析:
《春筍》是第二單元的開篇之作,它春天到之際,春筍破土而出,向上生長的情景,熱情贊美春筍不怕困難,頑強向上的生命力,和后面四篇文共同描繪出一幅春景圖,是非常適合一年級學生的美文。
俄羅斯著名作家托爾斯泰曾經指出:在藝術語言中,最重要的是動詞,因為一切社會生活都是運動著的。的確,精心提煉的動詞往往能更加準確生動地傳情達意。《春筍》一文中就提煉了一系列動詞,精當地表現了春筍破土而出、奮發向上的旺盛生命力,給人以強烈的藝術感染。 以“喚醒”巧作蓄勢,領起下文竹本耐寒,即使嚴冬臨之后,竹根深植地下,孕育筍芽,依然充滿活力,所以古人有“凍雷驚筍欲抽芽”的詩句。一旦春臨大地,春雪震響,便會喚醒春筍,文中的“喚醒”二字巧妙地為下文蓄勢——本充滿活力的竹筍被春雷喚醒之后,會怎么樣呢?它不再沉睡地下,它要破土而出,它要領略無邊的美好春光……這是“喚醒”二字所帶的必然趨勢,它也啟迪我們的豐富聯想,經過一冬養精蓄銳的竹筍,在春回大地、春雷震醒之后必有一番大的作為,勢必順流直下,展開描寫了。以“沖破”、“掀翻”、“冒”展示氣勢與動態,被春雷“喚醒”了的春筍,沖破泥土,掀翻石塊,冒出地面—— “沖破”二字顯現了春筍具有一往無前。不可阻遏的氣勢,厚厚的泥土絕難限制它前進的步伐,破土而出是它奮進的目標!“掀翻”二字顯示了春筍多么巨大的威力,沉重的石塊,在充滿頑強生命力的春筍面前,逃不脫被徹底掀翻的命運,春筍要戰勝一切艱難險阻,去迎接那燦爛的春天!“冒”字更加形象逼真地展開了春筍往外透、向上升,毫不遲延,十分迅捷,這樣一種如在目前的動態,使我們產生了身臨其境之感。尤其是“一個一個”的反復運用,不只表明了春筍遍地,而且是造成了一種你追我趕的熱烈氛圍,滿紙生意盎然!
值得一提的是“沖破”——“掀翻”——“冒”這些動詞并非孤立使用的,它們先后有序,連貫而,內在聯系非常緊密,藝術地畫出了春筍破土的足跡。 以“迎”、“笑”、“長”描繪春筍茁壯成長的情景 文先用一個巧妙的比喻,把破土而出的竹筍比作“嫩生生的娃娃”,洋溢著前程無限的活力,而后致力描繪春筍旺盛成長—— “它們迎著春風”,一個“迎”字表現了沉睡地下的春筍對春天的渴求、喜愛、親近。春筍“在陽光中笑,在春雨里長”,一個“笑”,一個“長”,采用了擬人手法,使春筍人格化了。描繪春筍成長,作者還運用了“一節,一節,又一節。向上,向上,再向上”的遞進式反復的修辭手法,進一步突現春筍那銳意進取、天天向上的長勢。讓我們歌唱春天,歌唱春筍,歌唱這不可阻遏的頑強生命力……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感情朗讀文,背誦文,感受春天之美。
2.認識17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學會4個偏旁部首。認識一個多音字“長”。通過看圖、實物演示、表演等方法理解“裹”、“淺褐色”、“嫩生生”、“沖破”、“掀翻”詞語。
3.理解文內容,體會春筍沖破重重阻礙,不斷向上生長的頑強的生命力。
教學重難點: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文,背誦文。
2.學寫生字“節”、“笑”、“聲”,認識草字頭、竹字頭、士字頭。
教學時間:
三時
教學準備:
投影、圖片等。
教學過程:
(第一時) 2月21日 總第15時
時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感情朗讀文,背誦文,感受春天之美。
2.認識17個生字,會寫3個生字。學會4個偏旁部首。認識一個多音字“長”。通過看圖、實物演示、表演等方法理解詞語。學寫生字“節”、“笑”、“聲”,認識草字頭、竹字頭、士字頭。
教學重難點: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文,背誦文。
2.學寫生字“節”、“笑”、“聲”,認識草字頭、竹字頭、士字頭。
一、創設情境,談話導入
1.導入題,猜謎:小朋友,老師給你們帶了一個有趣的謎語,想不想猜?仔細聽??
2.板書:春筍。提醒:“筍”是一個生字,平舌音。
3.你們見過春筍嗎?今天老師把小春筍帶到教室里了,你們看,它長的什么樣子呀?
4.剝開春筍。
。ㄔO計意圖:上伊始,教師讓學生猜謎,讓孩子們輕松地進入學習狀態,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猜出謎底:春筍后齊讀題。再觀察春筍的樣子、顏色,并說一說,認識“淺褐色”,感知“嫩生生”)
二、初讀文,自主識字
1.聽文錄音,整體感知文。
2.自由讀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認識的字多讀幾遍。
3.認讀生字。
4.指導讀長句子
(1)它們沖破泥土,掀翻石塊,一個一個/從地里冒出。
。2)春筍/裹著淺褐色的/外衣,像嫩生生的/娃娃。
5.分小節讀文,其他小朋友仔細聽,指出不足。
。ㄔO計意圖:識字教學的關鍵是讀準字音,這為學生整堂的學習奠定了基礎。)
三、愉快學習,主動求知
1.讀文,了解內容。
這樣一個“嫩生生、淺褐色”的春筍娃娃多可愛啊,它是怎么生長的呢?豎起小耳朵仔細聽。(播文錄音)
讀一讀,說一說:讀懂了什么?(學生自由說,隨機引導說話)
A.指導有趣味地朗讀這句話。
B.投影出示詞語。
C.啟發學生看圖想象,理解詞語。
2、喜歡春筍娃娃嗎?打開本,輕讀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多讀幾遍,注意讀書姿勢啊!
3.指導讀長句子。
4.指名讀文,聽后評價讀。
5.表演朗讀,嘗試背誦
⑴自由練讀,評價。
、票硌葑x。
⑶試著背一背。
⑷分組賽背。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在讀準字音的基礎上,將畫面描繪的事物與詞語聯系起,美讀韻文,最后達到熟讀。)
四、鞏固練習,指導書寫
1.做到讀音準確。翹舌音、平舌音、前鼻、后鼻音。
2.會用多音字“長”的兩個讀音組詞。
同桌互認本生字并祖祠,看誰組得多。
3.指名認讀后提醒以下幾個生字的讀音。
筍:平舌音。
再:也是平舌音。注意“在”——“再”是同音字。
迎:是后鼻音。
聲、沖:也是翹舌音。
塊、外:注意聲母之間的區別。
長:是個多音字,你能用“長”的兩個讀音分別組詞嗎?
4. 指導書寫。
出示生字卡片,鞏固讀音。這些生安中哪些是上下結構的字:(聲、笑、節)觀察一下生字表中的這3個生字,想一想怎樣才能把它們寫正確、美觀?范寫生字,巡視指導。
1)找到上下結構的字。
2)學習“士”偏旁。
3)想想怎樣寫才漂亮?
聲:上面的“士”字頭約占田字格的1/3,下半部分要比上半部分略寬些。
笑、節:同樣的,偏旁部首都是約占田字格的1/3,“節”下半部要寫在橫中線上。
5.按筆順描紅臨帖。
、艜鴮懢毩,記住筆順。
、泼杓t練習。
、窃谔镒指裰袝鴮,教師指導,重點指導“聲、笑、節”等字。
、纫幏稌鴮懀栽u互評。展出寫得好的學生作業。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在讀準字音的基礎上,認真書寫好每一個字。)
第二時 2月22日 總第16時
時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感情朗讀文,背誦文,感受春天之美。
2.認識17個生字,會寫3個生字。學會4個偏旁部首。認識一個多音字“長”。通過看圖、實物演示、表演等方法理解“裹”、“淺褐色”、“嫩生生”、“沖破”、“掀翻”詞語。
3.理解文內容,體會春筍沖破重重阻礙,不斷向上生長的頑強的生命力。
教學重難點:
文第二自然段寫了春筍節節向上、茁壯成長的情景,教師要指導學生通過“讀”、“悟”體會春筍頑強生長的品質和蓬勃向上的氣勢。
一、復習、鞏固。
1.小朋友們,上一節我們把《春筍》的文讀通順了,還學會了幾個生字,下面老師檢查一下大家學得怎么樣?有信心的小朋友就大膽地舉起小手。出示詞語:
春雷 喚醒 沖破 泥土 掀翻
冒出 淺褐色 石塊 裹著
娃娃 迎著 春風 生長
嫩生生 笑聲 外衣
2.開火車讀。這節老師帶大家一起去看看春筍是怎樣生長的?
。ㄔO計意圖:“一石激起千層浪”,一個小問題立即將學生的注意力引入堂,各小組討論熱烈,新伊始就營造了一個平等、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
二、精讀第一段。
出示第一段:
1.春筍原本睡在又黑又冷的泥土里,那么是誰把它喚醒的呢?它又是怎樣從泥土里出的呢?(出示第一自然段)
2.讓我們一起仔細聽聽春雷公公的聲音吧。[播放:雷聲]讓我們當春雷,喚醒小春筍。(師生模仿)春雷爺爺會對小春筍說些什么?
模仿雷聲。
3.展開想象:雷公公對小春筍說些什么?
4.角色扮演:我們都是小春筍的好朋友,一起喚醒小春筍。(模仿春風等聲音叫小春筍)這一聲春雷,還喚醒了誰呢?大自然中的精靈都醒了,只有一個小春筍,睡得太熟了,只剩下它沒醒,怎么辦呢?
5.發揮想象:瞧,小春筍終于醒了,伸懶腰向四周看看,看到了什么呀?小春筍還看到了什么?
6.你能把這句話讀好嗎?讀好第一句話。
7.它們從地里冒出時勁兒可大了!哪些詞可以看得出呢?(沖破 掀翻)冒出的春筍多嗎?是一起冒出的嗎?哪個詞語說明了這些?(一個一個)從“沖破、掀翻、一個一個、冒出”等詞語體會春筍的生命力頑強。這些春筍冒出地面時氣勢強大,生命力多頑強呀!我們一起讀好這句話,好嗎?
8.這一自然段把春筍在春雷公公的喚醒下冒出泥土的情景寫得多生動呀!我們試著把它背下吧,好嗎?
看,練習背誦:
一聲( ),( )春筍。它們( )泥土,( )石塊,( )。
(1)指名背誦,要帶著感情。
。2)現在,我們都做小春筍,好不好?邊背誦第一段,邊做動作。
。ㄔO計意圖:引導學生就題發問,既培養了學生的分析能力,也調動了學生探究的積極性)
三、精讀第二自然段。
1.出示第二自然段,生自由讀第二自然段。小春筍冒出了,它們長什么樣兒,是怎樣生長的呢?
2.(出示實物)看,它是什么顏色的?誰剝剝它的外衣?哎呀,這衣服穿得可真多,一層一層的,包得多緊啊,文中用了那個詞?(裹)學生體驗剝筍,體會句中的“裹”
3.請小朋友們看看周圍這些高大的竹子,和它們相比,這些剛從泥土里冒出的小春筍可真像……(娃娃)它們是多么嬌嫩,多么可愛呀!書上說是怎樣的娃娃呀?(嫩生生)
4.讀第一句,讀出“嫩生生”的感覺
5.小春筍冒出了地面,是怎樣生長的呢?請大家再好好讀讀第二自然段。讀第二自然段,體會小春筍的生長過程。
6.小春筍長了幾節?長長停下了沒有?向哪兒長?是啊,它們就是這樣一節,……(邊做手勢)真是蓬勃向上,永不滿足!讀好句子:一節,一節,又一節。向上,向上,再向上。
7.它們怎么會長得這么好,這么有力呀?找出竹筍長得這么好的原因的句子。
8.這么嫩生生的小春筍最后長成這么又高又壯的竹子,真不簡單,說說此時你想對春筍說些什么?是啊,被春風吹一吹,很舒服,就向上——長一長,被陽光照一照,好暖和,就又向上長一長,在春雨里“咕嘟咕嘟”喝了個飽,就又向上長一長。春筍就是這樣一節,一節,又一節。向上,向上,再向上。
9.連起讀好這一段,先自己試一試吧。
10.指名比賽讀,齊讀。
11.練習背誦文。
。ㄔO計意圖:把小春筍和其他的竹筍進行比較,體會“嫩生生”。適時出示投影片,把學生帶入文的情境中,幫學生更直觀地理解了文內容,使文字內容實在化,加深了學生對文內容的理解,也為后面的說話訓練奠實了基礎。)
四、試背文。
1.看圖齊讀文后試背,展示自己最好的讀書、朗誦水平。
2.師用問題引背。
3.學生試背,可自己創編動作,看誰最先背出。
4.小結背誦情況,請學生說一說你是用什么方法記住這首兒歌的?
5.師表揚學生用手又用腦,不僅解決了自己發現的小問號,還背出了文,鼓勵學生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用好自己的兩個寶。
(設計意圖:通過自我展示、問題提示、自編動作的形式,將單一、機械、重復的文背誦變為有趣味的多樣化活動,學生參與積極性高。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幫學生逐步積累學習方法,從小處著眼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
五、拓展活動:(后完成)。
1.有感情地朗讀文,并試著背誦文。
2.實踐活動,培養能力
(1)可以畫,也可以寫春筍蓬勃生長的畫面
(2)去觀察生活中的春筍、麥苗、小草等,豐富直觀感受。
。ㄔO計意圖:閱讀連環畫故事不僅培養學生外閱讀的興趣,而且拓寬了堂教學內容,加深學生對文的理解。畫、做等活動的開展,將語文與其它學科融合,與生活實踐相聯系,培養了學生時時處處有語文、學語文的意識,將語文的觸角向外延伸,向社會延伸)
第三時 2月23日 總第17時
時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感情朗讀文,背誦文,感受春天之美。
2.認識17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學會4個偏旁部首。認識一個多音字“長”。通過看圖、實物演示、表演等方法理解“裹”、“淺褐色”、“嫩生生”、“沖破”、“掀翻”詞語。
3.理解文內容,體會春筍沖破重重阻礙,不斷向上生長的頑強的生命力。
教學重難點: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文,背誦文。
2.學寫生字“節”、“笑”、“聲”,認識草字頭、竹字頭、士字頭。
一、指導背誦。
1.自由練習背誦第一段,指名背。
第一自然段共有兩句話,第一句話說春雷喚醒了春筍;第二句話講了春筍是怎樣生長的。
2.輕聲自由讀第二自然段。讀后說說這段有幾句話。背誦第二自然段:
小朋友,這些嫩生生的娃娃沖著你們格格地笑呢,你們喜歡它們嗎?誰能用喜愛的語氣背這句話?
3.背第一句:說說春筍的樣子和顏色。
4.春筍的生長離不開雨露和陽光。背第二、三句話。
1)春筍長成什么樣兒了呢?(看圖)
2)指導背誦:注意停頓,語氣要逐漸加強,語調漸漸提高。(指名背,齊背)
3)問答方式背:
春筍是什么樣子的?
春筍是怎樣生長的?
它們長成什么樣兒了?
。ㄔO計意圖: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自己讀書,讀準,讀正確,有感情地朗讀文,理解文的意思。)
二、小結文。
1.讀了文,你覺得春筍怎么樣?你想對春筍說些什么?感悟春筍品質。
2.春筍就是憑著頑強的意志和生命力,才能沖破泥土,掀翻石塊,一個一個地冒出。在陽光下繼續堅強而又健康的成長!長成高大的竹子,供人們使用。抒發對春筍的敬佩的感情。
3.帶著這種感情把春筍的頑強的生命力背出。
。ㄔO計意圖:思想的閘門一旦開啟,學生思維便一瀉而出。讀中感知、讀中悟情、讀中培養語感得以實現,同時,他們的情感、態度、價值觀也得到潛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
三、教學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讀一讀生字卡片。
2.學習新偏旁
沖:是兩點水旁,注意與“氵”的區別。
破:是石字部。
外:是夕字部。
3.這些生字,你們是怎么記住的?看后筆順表,記憶生字的筆順。提醒學生“迎”里面部分沒有一點。
4.給字組詞。你能為哪個生字交朋友?特別注意指導學生“在”與“再”的不同用法。
5.按筆順描紅。
6.作業:
1)在田字格里書寫“沖、破、塊、外、迎、再”六個字,并分別組詞。
2)興趣題:
★用“喚醒”說一句話。
★★春筍長大后,長成了竹子。想一想,竹子有什么用呢?說給同桌小朋友聽。
3)選字:
在 再
。1)小明先看清字的形狀,記住字的筆順,( )一筆一畫照著寫。
(2)小雪花飄呀飄呀,飄落()枝頭。
。ㄔO計意圖:讓孩子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活躍了堂的氣氛。)
板書設計:
春筍
沖破泥土 掀翻石塊 從地里冒出
裹著淺褐色的外衣 像嫩生生的娃娃
迎著春風 在陽光中笑 在春雨里
一節,一節,又一節。
向上,向上,再向上。
(沖破重重阻礙,不斷向上生長的頑強的生命力 。)
教后反思:
對于我們這里的孩子,一年級學生閱讀經驗貧乏,在學生理解內容的基礎上適時地示范朗讀,全方位地定位語感,有助于學生更好地朗讀文。在上時,我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理解感悟,如“沖破”、“掀翻”、“冒”展示氣勢與動態,被春雷“喚醒”了的春筍,沖破泥土,掀翻石塊,冒出地面—— “沖破”二字顯現了春筍具有一往無前。不可阻遏的氣勢,厚厚的泥土絕難限制它前進的步伐,破土而出是它奮進的目標。 跋品倍诛@示了春筍多么巨大的威力,沉重的石塊,在充滿頑強生命力的春筍面前,逃不脫被徹底掀翻的命運,春筍要戰勝一切艱難險阻,去迎接那燦爛的春天!“冒”字更加形象逼真地展開了春筍往外透、向上升,毫不遲延,十分迅捷,這樣一種如在目前的動態,使我們產生了身臨其境之感。尤其是“一個一個”的反復運用,不只表明了春筍遍地,而且是造成了一種你追我趕的熱烈氛圍,滿紙生意盎然!將重點詞語的理解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聯系,加強了語文與生活的溝通,增強了主體感受,調動學生的情感參與,幫學生個性化地理解文,既促進了文內容的內化,又有效地培養了語言表達能力。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xiaoxue/149601.html
相關閱讀:江南
一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教案
人教版一年級上冊語文語文園地二
爺爺和小樹
《4 操場上》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