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周內容:第四單元《拾穗》第五單元《飛奪滬定橋》 二、 周習重難點: 1. 生字:一類字6個、二類6個字。繼續練習寫摘錄筆記,練習閱讀提問題。 2.積累: 理解課內容,體會農民勞動的辛苦,增強對勞動人民的理解和同情。 有感情地朗讀課,背誦《飛奪瀘定橋》第6自然段。 選擇最喜歡的詞語、句子先記在讀書筆記上,再背背。 3,作:自擬題目,寫一篇有關橋的習作。 三、 周學科融合:學習“收獲”這一單元,讓學生明白只有耕耘才能有收獲的道理。能體會勞動人民的艱辛。學習中還應結合有關歷史資料和橋梁藝術資料。。 四、周學情分析: 學生沒有勞動的經歷,因此很難和作者產生同樣的體會,課前讓學生都加入大掃除,體會勞動過程。并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從這種最常見的建筑中去發現、領悟對人生奠基有價值的思想素養,做一個生活的有心人。 拾穗
整 體 設 計
個 性 設 計
教
材
分析
《拾穗》是一篇看圖寫,內容是對法國畫家米勒同名油畫的賞析。課按照由總到分、由近及遠的順序描繪了在收獲的季節,三個婦女在田野上拾穗的情景,表現了在19世紀的法國,在收獲的季節,勞動人民的辛勞,表達了作者都對農民的理解和同情。 學 習 目 標 1、正確、規范書寫本課生字。2、通過理解重點詞句體會農民勞動的辛苦,增強對勞動人民的理解和同情。
3、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
4、鼓勵學生談自己的感受,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學習過程
一.導入新課今天我們學習“收獲”這一單元的第二篇課《拾穗》板書(拾穗)“拾”是什么意思?“穗”是指什么?
二.初讀課,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檢查字詞
三.理解課內容
1.從課中的哪一部分看出收獲了?讀一讀。(出示:拾穗圖)麥香混合在塵霧中,彌散在田野上,遠處堆起了金黃色的麥垛,一片豐收的景象。這收獲的季節屬于拾穗者嗎?我們進一步欣賞這副油畫。
2,欣賞畫面,說說你看到了什么?
3.中,作者也對這三位婦女拾穗時的情景進行了具體、細致的描寫。默讀課2-4段,邊讀邊畫出描寫三位婦女動作、神態的句子。
4.再讀課2-5段,結合課中的詞句說說你從中體會到什么?
5.同學剛才結合油畫談出了自己的感受,我們看看作者是怎樣評價這副畫的?
四.情感升華
誰說說你的感受和聯想?收獲的季節屬于她們嗎?她們能享受到收獲的幸福嗎?
五、回顧課,指導寫作方法:
1、從課中找出描寫畫面主要內容的段落,自由朗讀,說說作者是抓住了哪些方面對人物進行刻畫、描寫的?(動作、神態) 六、創設情景、指導練筆:
請兩位學生將地面的紙花掃干凈,其他學生觀察人物的動作、神態等。把你觀察到的內容寫下。
板書設計 拾穗
動作 具體生動
仔細觀察 神態
合理聯想 真實感人
課
后反思
飛奪瀘定橋 授課時間:周??
整 體 設 計
個 性 設 計
教 材 分析 搶時間,攻奪天險,是《飛奪瀘定橋》一課的重點。學習本使學生對紅軍戰士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的大無畏革命精神有深刻認識。 學法 教師導法 緊扣“飛”和“奪”進行教學。結合課外資料,培養學生自主理解、感知課的能力。 學生學法 收集相關的影視料、圖片、字資料,幫助學習課 學習目標 1.理解目標: 了解中國工農紅軍在兩萬五千里長征途中飛奪瀘定橋地經過,體會紅軍戰士不畏艱難,勇往直前,奮不顧身的大無畏精神。 2.積累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背誦第6自然段。
3.生字目標: 學會本課12個生字,(含1個多音字)及12個新詞。易錯:喉 學習重點 1.初讀感知點: (1) 出示課題,解釋“飛”和“奪”。(2)學習生字詞。
(3)讀課,從課中你知道了什么? 2.細讀感悟點: (1)默讀課:劃一劃,圍繞“飛”和“奪”,作者寫了哪些內容?
紅軍戰士是如何“搶時間”、“攻天險”的?
(2)在飛奪瀘定橋的過程中,紅軍戰士遇到了哪些困難? (3)為什么要寫瀘定橋的“險”?。
(4)攻天險表現紅軍戰士什么樣的精神? 3.能力訓練點:。 學習分析事件概括課內容,分層次理解課。 4.拓展延伸點: 談談學習了紅軍戰士飛奪瀘定橋的英雄事跡后自己的感受。 板書設計 飛奪瀘定橋 搶時間 攻天險
翻越嶺 冒槍彈
冒雨摸黑 攀鐵鏈
賽跑 奮不顧身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xiaoxue/37048.html
相關閱讀:10.黃河是怎樣變化的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
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一二單元復習(北京版)
2013年四年級下冊語文復習第三單元要點
《小珊迪》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