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刻舟求劍的意思及文言文翻譯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小學文言文閱讀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刻舟求劍:比喻不懂事物已發展變化而仍靜止地看問題。典出《呂氏春秋·察今》記述的一則寓言,說的是有個楚國人坐船渡河時,不慎把劍掉入江中,他在船上刻下記號,說:“這就是我的劍掉下去的地方。”當船停下時,他才沿著記號跳入河中找劍,遍尋不獲。該寓言勸勉為政者要明白世事在變,若不知改革,就無法治國,后引伸成墨守成規不懂變通之意。
【出自】:《呂氏春秋·察今》》

“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注釋
  1.涉--渡,由后文的“舟”得出! 2.者--……的人,定語后置的標志! 3.其--他的,代詞! 4.自--從! 5.墜--掉,落! 6.于--在,到。  7.遽--立刻,急忙,馬上! 8.契--用刀刻。  9.是--指示代詞,這兒! 10.吾--我的! 11.之--結構助詞,不譯! 12.所從墜--從劍落的地方! 13.其--他,代詞! 14.者--……的地方。  15.求--找! 16.之--劍,代詞! 17.矣--了。  18.而--但是! 19.若--像! 20.此--這樣。  21.不亦惑乎--不是很糊涂嗎?“惑”,迷惑,糊涂。“不亦......乎”是一種委婉的反問句式。譯文
  楚國有個渡江的人,他的劍從船里掉入水中,他急忙在劍掉下去的地方刻了個記號,說:“這兒是我的劍掉下去的地方。”  船停下來后,他便從自己刻記號的地方下水去尋找劍。  船已經向前走了,而劍沒有,像這樣找劍,豈不是太糊涂了嗎?寓言故事
  戰國時,楚國有個人坐船渡江。船到江心,他一不小心,把隨身攜帶的一把寶劍掉落江中。船上的人對此感到非常惋惜,但那楚國人似乎胸有成竹,馬上掏出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刻上一個記號,并向大家說:“這是我寶劍落水的地方,所以我要刻上一個記號。”  大家雖然都不理解他為什么這樣做,但也不再去問他! 〈堪逗竽浅䥽肆⒓丛诖峡逃浱柕牡胤较滤迫〉袈涞膶殑。撈了半天,不見寶劍的影子。他覺得很奇怪,自言自語說:“我的寶劍不就是在這里掉下去嗎?我還在這里刻了記號呢,怎么會找不到的呢?”  至此,船上的人紛紛大笑起來,說:“船一直在行進,而你的寶劍卻沉入了水底不動,你怎么找得到你的劍呢?”  其實,劍掉落在江中后,船繼續行駛,而寶劍卻不會再移動。像他這樣去找劍,真是太愚蠢可笑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xiaoxue/768271.html

相關閱讀:“晉平公與群臣飲,飲酣”閱讀答案及翻譯
課文《楊氏之子》的原文意思翻譯解析
《望天門山》閱讀答案
王昌齡《從軍行》-小學生必背唐詩
小學生必背古詩?劉禹錫的《望洞庭》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