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識字二•比一比》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知識和能力: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牛、羊、小、少"4個字。認識l個筆畫和l個偏旁“少”。
(2)掌握“多——少”“大-——小”兩組反義詞。理解量詞“群、顆、堆”的意思,能正確使用一些量詞。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激發對生活的熱愛。
2.過程和方法:
通過圖對照認識八個詞語及;理解黃牛和貓、蘋果和棗的大小及一群鴨子和一只鳥、一堆杏子和一個桃的多少,在反復的朗讀中激發朗讀興趣,語言的節奏美。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能激發學生朗讀韻的興趣并誦讀、記憶,在誦讀中感受農家校園的美麗、溫馨,喚起學生熱愛農村的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量詞“群、顆、堆”的意思,能正確使用一些量詞。
【教學時間】:2課時
第 一 課 時
【學情分析】:
經過13周的學習,學生已經基本掌握了漢語拼音拼讀的方法,并學習了兩組課,初步學習了漢字的筆畫名稱和漢字書寫的筆順規則。
【課時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認識12個生字。
(2)會寫“牛、羊、小、少”4個字。
2.過程與方法:
(1)教學過程:看圖認讀詞語----初讀兒歌,認讀生字-----鞏固識字,指導書寫。
(2)教學方法:采用看圖說話、情景識字等多種形式進行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生在誦讀中感受農家校園的美麗、溫馨,喚起學生熱愛農村的情感。
【重點、難點】:
識字、寫字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相關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談話:今天,老師要帶大家去一個好玩的地方,想去嗎?
師:那我們就出發吧。ㄕn件出示農家小院圖和播放小動物的叫聲)聽,都有誰來歡迎我們啦!。
【設計意圖】視覺聽覺并用,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看圖說話,讀準詞語
1.讓學生用¬“( )在歡迎我們”進行說話練習。
2.數鴨子
一只鴨子,兩只鴨子……我們一起來:一只鴨子……(師生合數)
3.過渡 :小動物們這么熱情地歡迎我們,小院的小主人也是非常的熱情啊,早就為小朋友們準備好了一些果子
4.根據學生回答,相機出示帶拼音的詞語。(生自由讀、開火車讀、齊讀)
去拼音再讀
5.比較:仔細觀察觀察第一排和第二排,你發現什么了?
第一排都是動物,第二排都是水果。
6.示課題:小主人看我們小朋友這么聰明,他想請小朋友幫個忙,讓大家給這些小動物,小水果呀來比一比。(邊說邊出示課題)比什么呢?比……
(提示:同類和同類進行比)
【設計意圖】將練習說話和理解詞意有機的聯系在一起,在理解詞意的同時,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三、初讀兒歌,認讀生字
1.過渡:小朋友們比得真有趣,有個小孩也和大家一樣,一邊比,一邊說,比著比著,還比出了一首非常好聽的兒歌。想讀一讀嗎?
2.翻開書本P90頁,先輕輕讀一讀,看看自己會比誰和誰了。
3.識字讀兒歌。摘水果識字和認識提土旁
4.合作讀兒歌。(打拍子)
【設計意圖】 拍手伴奏的方法即可調動學生的朗讀興趣,營造了兒歌的朗讀氛圍,又可幫助學生掌握朗讀節奏,符合本課特點。
四、鞏固識字
1.過渡 ;你們的表現真不錯,不僅認得生字還會讀課,小院的主人見我們小朋友這么聰明,他送了我們很多的水果當禮物,不過這份禮物可不是那么好拿的,小主人啊給我們出了一道題,有沒有信心接受挑戰呢?
2.“讀準字,送水果”。
【設計意圖】 通過游戲鞏固識字,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又符合學生注意力不持久的特點。
五、指導書寫
1.比較“小少”,指導在田字格書寫。學生每個生字寫兩次。
2.指導寫“牛羊”
六、課堂小結:今天我們到農家小院,認識了很多動物和水果,也認識了很多生字,大家多學得和開心。
七、練習與作業
1.熟讀兒歌
2.“牛羊小少”每個生字抄寫一行
附板書設計
比 一 比
小 少 牛 羊
第二課時
【學情分析】
學生在第一課時認識了12個生字,會寫“牛、羊、小、少”4個字。認識1個筆劃“豎勾”和1個偏旁“提土旁”;并能正確、流利地誦讀韻。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鞏固認識12個生字。
2.主動探究、合作學習,理解量詞“群”“顆”“堆”的意思,能正確使用一些量詞。
3.正確、流利地誦讀韻。
二、過程與方法
1.教學過程:品讀課,游戲中發現反義詞和數量詞——。
2.教學方法:采用游戲學、說話練習、、動作表演和情景識字等多種形式進行教學。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了解數量詞的用法。
2、感受農村的生活氣息。
【教學重、難點】
理解量詞“顆、群、堆”的意思,能正確使用一些量詞。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師: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大小、多少等都是通過比一比才能知道的,這節課,我們繼續上《比一比》,然后,我們小朋友之間也比一比,看誰上課最認真、最積極、最會動腦筋。(出示課題)
2.復習生字、詞語 齊讀
對號入座(幫詞語找對應的圖)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探究、發現,并從中體驗成功的樂趣;字與圖畫相對應,詞義自然理解。
3.讀課 (指名讀、打拍子齊讀)
【設計意圖】 拍手伴奏的方法即可調動學生的朗讀興趣,營造了兒歌的朗讀氛圍,又可幫助學生掌握朗讀節奏,符合本課特點。
二、學習數量詞
昨天,我們學習了課,剛才我們又朗讀了課、現在請你看著圖,用自己的話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引入出示數量詞)
【設計意圖】整體感知,進行初步的語言訓練;給生字變換語言環境,鞏固識字。
1.自選讀數量詞
2.相機引導準確使用“顆、群、堆”三個量詞
顆:出示實物(一顆黃豆、一顆紐扣、一顆星星),隨著出示,讓學生說說數量名稱,這些東西有什么共同的地方(較小且接近圓形),我們說一顆什么呢?
群:出示一只鴨子,說說這是什么?再出示許多只鴨子,許多鴨子在一起就可以說是什么?(一群鴨子),還可以說一群什么?(一群羊、一群蜜蜂)(滲透同一種物品可以使用不同的量詞的辨證思想)
堆:看老師演示,一個紅蘿卜堆成一堆紅蘿卜,一本書堆成一堆書,一個西瓜堆成一堆西瓜,一棵白菜堆成一堆白菜,一支鉛筆堆成一堆鉛筆。(學生感知,數量多,緊緊地疊在一起時用堆),還可以說一堆什么?
三、課后練習:我會說
師:我是一多花,我讓世界變得更美麗。
生:我是一把扇子,我可以讓人們涼快一點。
生:我是一本書,我有很多好聽的故事。
生:我是一件衣服,我讓小女孩變得更漂亮。
【設計意圖】將練習說話和理解句意有機的聯系在一起,在理解句意的同時,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四、游戲拓展。
1.師生配合,示范玩法。
2.自主游戲。
3.課外延伸。
課余和小伙伴、父母親做這個游戲,說說平時見到的東西。
【設計意圖】課外擴展活動,既是對學有知識的鞏固,又為學生提供了廣泛的發展空間,讓學生在自己喜聞樂見的游戲中積累詞語,達到主動學,玩中學的目的。
五、布置作業
我們身邊的事物除了可以比大比小,比多比少,還可以比什么?(長短、高矮等)可用師生互比身高提醒
【設計意圖】此練習既可檢查學生對課的理解情況,又可對學生進行語言訓練。
【板書設計】 比一比
(圖片略)
大--------------------------------- 小
黃! 貓
蘋果 棗
多---------------------------------少
鴨子 鳥
杏子 桃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xiaoxue/78864.html
相關閱讀:一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教案
人教版一年級上冊語文語文園地二
江南
爺爺和小樹
《4 操場上》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