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四年級語文上冊集體備課表格式教案(北師大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語文教案 來源: 記憶方法網

來源山
j.Co m

橋之思課型新授課時

目的1.認會課文中8個生字,及課文中的重點詞語,并會在生活中靈活的運用。

2.能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能夠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二次備課
一.談話導入
課前老師讓大家搜集的有關橋的資料,了解自己家鄉橋的歷史和故事,誰能講一講你的收獲呢?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樊發稼的一首有關橋的散文詩《橋之恩》
二.探求新知
(一)自學課文 。
1.學生自主朗讀全詩。


2.同學之間互讀。

3.檢查生字的掌握情況。

(二)誦讀。
指名讀,要求把詩歌讀通,讀流利,并體會思想感情。
(三)交流。
1.學生邊讀邊感悟,這首散文詩的三個部分從哪個方面來描寫橋的?
2.從這首詩中,我們能感受到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3.朗讀自己喜歡的一節詩歌。

三.課堂小結

學生根據自己搜集的資料進行講解,
并談談自己的體會。

1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識字,
把自己在課文中遇到的難解的地方做上記號。
2同桌之間檢查字句讀得是否正確。
3讀字卡,用競賽的形式,
看誰讀得準,人得快。

學生誦讀,同學之間互相評價。

1.讀后同學之間交流。

2.學生各抒己見。

3.學生自己讀,并說出
自己為什么喜歡它。
板書
設計 橋之思課后反思


課題 橋之思課型新授課時

目的1.能夠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抓住第三小節重點詞語體會“無形的橋”的深刻含義,并結合個人經歷交流自己的看法。
2.通過學習,閱讀有關的知識,培養學生整理、搜集的能力,鼓勵學生學會積累。

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二次備課
一.導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從整體上感知了課文的內容,這節課我們再一次走進課文,深入地感受橋所給我們的思考。
二.探求新知
1.指名讀第一小節,同學交流并思考:
A.這個小節向我們介紹了什么?
B.你在生活中還看到過什么樣的橋?
C.再讀這一小節,說說第一句和最后一句是什么關系。
2.學習第二小節。
(出示課文插圖)說讀了這一小節你有哪些收獲。


說一說:從哪些句子體會了橋的美?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讀出對橋的喜愛之情。
3.理解第三小節。
自讀,指讀第三小節,聯系前文體會“無形橋”與其他的橋有什么異同?

三.課堂小結


一名學生讀,其他的同學認真聽。
針對這三個問題學生進行交流,匯報。

學生讀并談結合身邊的實際說說橋在給
人方便的同時,是怎樣裝點著鄉村和城市的。
抓住重點詞語“碧波粼粼”“回旋別致”
“巍峨雄偉”“浩然坦蕩”

學生進行小組討論交流。

板書
設計 橋之思課后反思


課題語文天地課型練習課時
教學
目的1.通過諺語、古詩詞的學習,逐步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在讀中知、讀中悟。提高學生的藝術審美情趣。
2.閱讀自讀材料《柚子樹下》和《一個老農,在田邊走著。。。。。!贰W寣W生體味收獲的愉悅,同時也體味到沒有勞動,就沒有收獲的生活哲理。

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二次備課
一.宣布目標
二.目標教學
(一)讀一讀,諺語。
1.試讀一節駢句、一則諺語和一首古詩。

2.指名讀,說一說詩詞大意,
以及自己的理解,教師相機點撥。
3.有感情地朗讀你喜歡的諺語或詩詞。

(二)自讀短文。
1.自讀《柚子樹下》不認識的字,不理解的字詞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
交流。讀懂了課文哪些內容。
請同學們想象當“我”把紅木盆劃到柚子樹下時,會和柚根子說什么,做什么?

2.自讀《一個老農,在田邊走著。。。。。。》。討論:文中描寫的什么季節?老農站在田邊,看到了怎樣的一番景象?
有感情得讀一讀,說說你能從詩中體會到老農的心境是怎樣的嗎?
三.課堂小結

1.學生注意讀準字音,不懂的字詞查字典,
與同學研究、揣摩語句的意思。
2.學生讀,并回答問題。


3.比一比,誰讀得好,同學之間互相評議。
1.學生在自讀的基礎上,討論并交流:“我”
是在怎樣的情況下和柚根子一起去水塘里
劃盆采菱的!拔摇庇性鯓拥氖斋@。

學生充分發揮想象,自由的說。

2.學生輕生讀詩。

討論交流教師提出的問題,全班交流,
匯報自己的想法。
板書
設計語文天地
《柚子樹下》
〈一個老農,在田邊走著。。。。。! 課后反思


課題習作課型新授課時
教學
目的1.在口語表達的基礎上,以“收獲”為話題,展開聯想,寫一篇習作。
2.學會按一定順序,清楚地敘述和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
3.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和修改作文的能力。

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二次備課
一.導入
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靠自己的努力一定有許多收獲,曾經給自己帶來成功、喜悅、自信。。。。。。
能把你的這些經歷講出來和大家分享嗎?讓我們一同去感受你收獲時的愉悅心情!今天我們以此為話題,展開豐富的聯想。


二.明確要求
1.——熟了 2我收獲了——
或把自己置身于圖畫之中,想象農民通過一年辛勤的勞動,終于盼來大豐收的喜悅,寫一篇習作。

(一)想一想。
指導學生觀察圖時應注意一定的順序。
(二)說一說。
學生自主選題,構思選材,想一想先寫什么,在寫什么。
(三)寫一寫。
學生在完整構思的基礎上,完成習作。
教師巡視輔導。
三.課堂小結

學生認真聽。

學生聽要求。


1.學生想象圖中有哪些人,他們都在做什么,會想什么,說什么。展開想象。
2.小組內交流你想怎樣寫,全班交流,互相評議。

3.學生獨立把自己的構思寫出來。
板書
設計語文天地

1.——熟了 2。我收獲了——課后反思


課題語文天地課型練習課時
教學
目的1.有感情地朗讀古詩,學會在讀中感悟并練習背誦。
2.閱讀“開卷有益”中的《北京的橋》和《看橋人》兩篇短文,積累有關橋的知識,激發學生對橋所包含的豐富文化內涵的興趣。

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二次備課
一.宣布目標
二.教學目標
(一)讀一讀。
1.自主朗讀全詩,要求讀通、讀準。
2.指名讀,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二)閱讀短文。
1.學習短文《北京的橋》。
(1)欣賞歌曲《北京的橋》。(播放錄音)

(2)自讀短文,注意讀準字音。并思考:這篇短文主要向我們介紹了什么?
(3)從這篇短文中你了解到了北京的橋有哪些特點?
(4)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2.學習短文《看橋人》。
(1)自由讀短文《看橋人》。

(2)指名讀短文,并說說這篇短文寫了什么?
(3)談一談,老劉頭是個怎樣的人。

三.課堂小結

1.學生自讀,也可同桌間互讀,檢查是否讀得流利。
2。學生讀,體會詩句大意。

(1)聽歌,說說自己有什么感受。
(2)學生匯報。同桌間互讀評議。

(3)同學討論交流。


(1)學生讀準字音,不理解的地方多讀幾遍,并做上記號。
(2)學生讀,并歸納。

(3)學生自由談。
板書
設計語文天地

《北京的橋》 《看橋人》課后反思


課題習作課型新授課時
教學
目的1.結合本單元學習的主題,寫一篇關于橋的習作。
2.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和寫作興趣。

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二次備課

一.導入
人類發明了橋,使道路更
加通暢。這些橋,各有各的造型,各有各的作用;蛟S家鄉等著我們去建橋呢。自擬題目,寫一篇關于橋的習作。
二.探索寫作
教師指導學生以此為話題,拓展思路,充分構思,列出寫作提綱。

(一)廣泛交流。
指名讀各自的,教師隨機點評。

(二)重點評議。
選擇一篇有代表性的習作,師生共同評議。

(三)修改習作。


(四)佳作展示。
三.課堂小結

1.學生合作學習,小組討論,互相評議。
3.獨立成文。

圍繞不同的意思寫,采用不同形式寫的學生,朗讀自己的習作。


學生對于其各自發表自己的見解。

1.運用學過的修改方法,結合老師的批發意見,自己認真修改。
2.同桌交換檢查。
學生互相觀摩后,評出幾篇優秀的習作。
板書
設計 習作課后反思


課題語文天地課型練習課時
教學
目的1.引導學生積累佳詞妙句,積累、比較近義詞。
2.學習成語、格言,引導學生學習和成語有關的小故事。
3.閱讀“開卷有益”中的自讀課文〈大龍郵票〉和〈郵票是怎樣誕生的〉使學生了解郵票發展的歷史。

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二次備課
一.宣布目標
二.目標教學
(一)讀一讀。
1.自讀成語。
2.討論成語的意思。


3.指名說成語的含義。

4.思考:你還知道哪些與之相類似的成語。
5.學生之間交流與這些成語有關的小故事,并說說:這些故事帶給你怎樣的啟發。


(二)閱讀短文。
1.自讀〈大龍郵票〉。
(1)默讀短文,掃清字詞的障礙。
(2)思考:從短文中獲得了哪些關于大龍郵票的信息。
2.自讀短文〈郵票是怎樣誕生的〉
(1)在讀的基礎上說說短文主要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2)思考:郵票是什么時間、在哪里誕生的?原因是怎樣的?
(3)練習復述課文。
三.課堂小節

1.學生自己讀,并注意讀音。
2.四人一小組,交流討論,匯報。并說說這些成語的共同點是什么。
3.學生可以結合自己的生活實例,交流體會這句話的含義。
4.學生各抒己見。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通課文。
(2)同學之間討論、交流、匯報。

(1)學生自讀課文,說說自己所讀懂的。
(2)自己找出思考問題的答案,匯報。
板書
設計語文天地
課后反思


課題習作課型新授課時
教學
目的1.談自己有關集郵的經歷,引導學生說出難忘的原因。

2.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二次備課

一.導入

小小的一枚郵票中蘊含
了豐富的知識,給人以無限的樂趣。同學們,你們在集郵的過程中,又有哪些難忘的經歷呢?

二.寫作練習

1.組內同學交流,互聽互評。

2.指名說一說,師生共同加以點評。

3.寫作提示:記敘一件事情或說明一件事物時,應當真實,不要胡編亂造。把事情的經過寫具體,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

4.動筆寫作。

5.展示作品。

三.課堂小結


1.學生把自己的經歷互相說一說,并給予評價。
2.其他同學認真聽。

4.學生獨立完成作品。
板書
設計 習作課后反思

第四單元 收獲

教材分析
本單元包括兩篇主體課文和兩篇閱讀課文!妒八搿芬徽n是對世界名畫《拾穗》的欣賞。表達了 作者對19世紀法國農婦的辛勞的理解和同情。《落花生》一文,敘述了作者一家人自己種花生,又自家享用勞動成果的過程,感悟到應該做什么樣的人的道理。

學情分析
學生在三年級的語文學習中通過摘抄好詞佳句積累了一定的詞語,口語表達能力有所提高。部分學生與老師的交流較多,口語表達、情感表達較好,還有部分學生卻不善于表達自己的感情。

教學目標
1、初步體會 “收獲”的愉悅,同時也體味到沒有勞動,就沒有收獲的生活哲理
2、通過學寫摘錄筆記和閱讀名句格言等學習積累詞句的方法。
3、通過暢所欲言、開卷有益等環節練習使學生在語文實踐活動中體會農民的勞動對我們的生活有著重大的意義,農民的勤勞品質值得我們學習,對農民要關心、尊重、敬佩、不要歧視

重點難點
理解父親贊美花生的話的深刻含義,懂得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只做偉大、體面的人!睂ι鐣杏谩λ擞幸,是一個人的真正價值。

教學策略
先讓學生自讀課文、自學生字, 以讀代講,感悟內涵

單元課時安排:8課時

第5單元:橋

教材分析
橋是最常見的一種人工建筑。橋的功能,橋的發展歷史,橋的建筑風格,以及圍繞橋引發的故事,都包含著豐富的人文內涵。本單元的學習,可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從這種最常見的建筑中去發現、領悟對人生奠基有價值的思想素養,做一個生活的有心人。本單元以“橋”為主題編排了兩篇主體課文、兩篇自讀課文和一個“語文天地!讹w奪瀘定橋》記述了紅軍為奪取大渡河上的瀘定橋而進行的驚心動魄的戰斗,使人感受到紅軍的英勇無畏。
學情分析
學生在三年級的語文學習中通過摘抄好詞佳句積累了一定的詞語,口語表達能力有所提高。部分學生與老師的交流較多,口語表達、情感表達較好,還有部分學生卻不善于表達自己的感情。

教學目標
1. 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2學習按事情發展順序寫的方法。
3 培養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重點詞句的能力。
4逐步培養學生敘述事情發展順序記敘的能力。
5 培養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能力。

重點難點
學習按事情發展順序記敘的方法!罢Z文天地”通過多種形式注重詞匯的積累,同時注重培養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教學策略
指導學生學會收集、整理資料,與人交流、在動手實踐中鼓勵學生結合個人的生活實際大膽習作。

單元課時安排:8課時

第六單元 方寸之地

教材分析
郵票是時代的一扇窗口,包含著豐富的文化信息,從中可以了解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感知一個時代的脈搏。本單元課文風格各異,反映出許多人愛好集郵或喜歡郵票是因為小小的郵票里蘊涵著豐富的知識、無限的樂趣。

學情分析
學生在三年級的語文學習中通過摘抄好詞佳句積累了一定的詞語,口語表達能力有所提高。部分學生與老師的交流較多,口語表達、情感表達較好,還有部分學生卻不善于表達自己的感情。

教學目標
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學生不僅對不起眼的小小的郵票的誕生歷史和功能作用有所了解,而且通過對郵票內容的理解。
體驗一種新的求知方法。
學習21個生字,會靈活運用。
在詞句的積累中,注意辨析近義詞
培養健康的生活情趣,擴大知識視野和豐富文化底蘊。
培養良好的學習方法和學習語文的興趣。

重點難點
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學生不僅對不起眼的小小的郵票的誕生歷史和功能作用有所了解,而且通過對郵票內容的理解。
培養健康的生活情趣,擴大知識視野和豐富文化底蘊。
進行成語積累,并能用形容詞的動詞進行正確的搭配。

教學策略
結合語言能力的訓練,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己和鍛煉自己表現得能力。


來源山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xiaoxue/80157.html

相關閱讀: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一二單元復習(北京版)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
2013年四年級下冊語文復習第三單元要點
10.黃河是怎樣變化的
《小珊迪》教學設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