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多瞭解一些能量的作用,若菱踏進了從大學畢業以后從未涉足過的圖書館。她拿出大學時候的研究精神,仔仔細細地收集資料,把最有用、最有意思的資料整理出來。
她覺得有一篇報導特別有意思。
美國一所中學做過一個小小的實驗,找來兩個教學成果差不多的老師,一個讓他去教「放牛班」的學生,但卻告訴他這是「資優班」,請老師好好認真地帶領他們。另一個老師去教資優班,卻告訴他這一班是放牛班,隨便教教就可以了,不必太費心。
結果一個學期下來,原來放牛班的學生成績竟然比資優班的學生成績要來得好,證明了「觀察者影響被觀察者」的實驗室結論。
另外一個報導是說一個日本小學生做的米飯實驗。在教室中放三碗米飯,每天孩子上學的時候,對第一碗米飯說:「我愛你,你好好吃哦!」第二碗米飯完全沒有得到任何關注。第三碗米飯得到的話語是:「你丑死了,沒人要理你!」一個月后,第一碗米飯變成黃色,發出香麴味。第二碗米飯變黑發臭,還長出霉菌,見證了無人理睬的悲哀。第三碗米飯稍好一點,變黑發臭,但是因為至少還有人理睬,所以情況不如第二碗那么糟。
「我們的話語和意念真有這么大的力量嗎?」若菱真是不敢相信。
還有一篇文章談到了「吸引力法則」:在一個房間裡放滿了不同頻率的音叉,如果振動其中一個音叉,另外一個和它振動頻率相同的音叉也會被引動。
所以如果一個人充滿了快樂、正面的思想,那么好的人、事、物都會和他起共鳴,而且會被他吸過來。同樣的,如果一個人老帶著悲觀、憤世嫉俗的思想頻率,那么難怪這個人常有倒楣的事發生在他身上了!
「這也說明了臭味相投、物以類聚的道理吧!」若菱掩著嘴笑。
●
帶著笑意,若菱又來到了小屋中,老人還是點上了壁爐的火等著她。
「怎么樣?能量世界的探索如何?」老人往搖椅上一躺,悠哉游哉地問。
「真好玩!」若菱像個發現新大陸的孩子,「我們每一個思想都帶有一定的能量,偏偏我們的習慣就是胡思亂想!」
「是!」老人同意,偏過頭去斜睨著地板,上週他在地上畫的那些圓還在。
若菱看著圓圈,雖然不再那么暈頭轉向,還是不知道能量的研究和這些圓圈有什么關係。
「你看!」老人指著圓圈最中心,「這裡就是我們生命能量的來源!」
若菱低頭看著圓圈,被這個曼陀羅深深吸引,在壁爐柴火的跳動光影中,突然有了些觸動和感悟:「哦!所以我們的身體、情緒、思想和角色扮演、身分認同這些個能量,把我們生命能量的源頭團團圍住,也隔絕了愛、喜悅與和平!」
說完,若菱也沒有抬頭看老人,只是兀自沉溺在此刻深深的感觸之中。
老人也沒有答腔,算是默許了若菱的猜測。
房間的氣氛霎時有些嚴肅。
「你們週一會議室上演的那幕戲,說明了一個人的能量,不管是正面或是負面的,對他周遭的人事物都會造成影響。同時,它也顯現出現代人最大的問題--能量爭奪!估先苏Z重心長地說,「我們因為與自己生命的源頭沒有連結,失去了能量的來源,所以不停地向外求取,以獲得能量。更糟糕的就是和我們的同胞們--其他的人類,爭奪能量。」(注)
「你是說像我們公司兩個老闆的互相較勁,也是一種能量的爭奪?」若菱問。
「是的,不但是一種能量的爭奪,也是ego(小我)對ego的戰爭!估先它c頭,「像夫妻之間、親子之間、朋友之間、親友之間,這種ego能量爭奪戰屢見不鮮!顾nD了一下,思索好的詞句來解釋這個可怕的現象:「現代的社會像個殺戮戰場,每個人都在用不同的方式試著奪取別人的能量,像控制他人、用權力駕凌他人、獲得別人的關注、認可、喜愛,或是證明自己是對的,好的,高人一等的,不一而足!
「所以,如果人類能夠掌握了重新連結自己生命能量源頭的秘密,就不用再用這種手段去爭奪能量了?」若菱充滿希望地問道。
「是啊,我們現在就像一群穴居人,在洞穴之中,為了搶奪火把而拚得你死我活,卻不知道,只要步出洞外,我們有取之不盡的太陽能!」老人感慨地說。
「那你趕快說說,怎么樣可以突破這些重重的障礙,而讓我們接觸到自己生命能量的源頭呢?」
急性子的若菱再也按捺不住了,她拿起粉筆,在圓圈圈上畫了一些破折線:
老人笑吟吟地看著若菱的迫不及待:「不急、不急,慢慢來。我一定會為你揭曉這個謎底的,但是關于能量,還有些事要告訴你呢!」
老人停下來喝口茶,慢條斯理的模樣,讓性急的若菱有點難以按捺。
「平常你看到一些人,是不是會感到親切、舒服,但是又說不出個所以然,為什么對這些人會特別有好感?」老人沒頭沒腦、突如其來地一問。
「是呀,」若菱老實地回答,「但是‥‥」她欲言又止。
「是不是有些人讓你又特別討厭呢?沒有理由的!估先俗屑毝嗽斨袅獾姆磻。
「是的,討厭還算客氣呢,」若菱說,心想老人果然懂得她的心思!赣械娜丝戳艘谎劬筒幌朐倏吹诙!」
「這也是能量的作用!估先艘庥兴傅卣f:「因為每個人能量的振動頻率都或多或少不同,和你振動頻率相近的人,就是你看得比較順眼的人啦!」
「這就是『物以類聚』!」若菱想起了自己在圖書館中的新發現,不禁佩服自己的先知先覺。
「等一下,」若菱突然想到了一個重要的問題,「那么我怎么知道我自己能量的振動頻率是什么樣子的呢?」
「看你周圍吸引來的人事物就知道啦!」老人莞爾一笑,「因為你的思想、情感都帶著一定的能量振動,所以會吸引和它們振動頻率相近的人、事、物呀!這一點,以后在我們討論到『心想事成的秘密』的時候,還會再說!
「心想事成的秘密?」若菱睜大了眼睛,興奮、期盼地看著老人。
老人卻不再看她,暗示她可以離去了。
若菱帶著複雜的情緒再度離開了溫暖的小屋。
注:遠流出版社的《圣境預言書》,這本靈性小說中,對于人類的能量爭奪有很清晰的描述。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xiyinli/8802.html
相關閱讀:向宇宙下訂單 13總結 14每日生活小叮嚀
墨菲博士解釋祈禱的力量
選擇你的實相
關于我的世界的頻率相關性
比神更快樂之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