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年在張德芬《遇見未知的自己》書中看到“吸引力法則”一詞,就一直在思考。這個法則說的是振動頻率相同的東西,會互相吸引而且引起共鳴。我們的意念、思想是有能量的,腦電波是有頻率的,它們的振動會影響其他的東西。你生活中的所有事物都是你吸引過來的!是你大腦的思維波動所吸引過來的!所以,你將會擁有你心里想的最多的事物,你的生活,也將變成你心里最經常想象的樣子。這就是吸引力法則!
簡單來說吸引力法則:無論你的注意力,或者能量集中在哪個方面,也無論這種注意力或者能量是消極的還是積極的,你都在吸引著它們成為你生活的一部分。
佛語有云“境由心生”說的便是這個道理,你所看到的世界都是由自己的意念所創造的。古語“禍不單行”“屋漏偏遇連夜雨”這些都說明,當一個人遇到挫折困難不能及時轉變心態,及時爬起,便會遭遇更多的挫折困難。用“吸引力法則”來解釋,就是受到挫折,人的情緒處于低落狀態,會對自己產生“悲憐”的感情,會有“受害人”心理的出現,并以此來博得周圍人的同情,而這個情緒如同一塊磁鐵,讓更多挫折困難發生,以加強“受害人”心理,博得更多同情,周而復始,惡性循環,越陷越深……于是誕生了一個個的悲情人物。
這種受害人心理,在我們很多人潛意識中都存在,所以會有很多的不安全感,不信任感,以及延伸出的掌控欲,抱怨……這些歸根結底都是我們的心理出現了問題,對自己的定位出了偏差。生活中有很多人會抱怨,這個世界不公平,會怨天尤人?墒俏覀兊谋г鼓芨淖冞@個不公平么?不能!那就習慣去接受它吧。要明白,我們唯一所能做的,就是改變自己。
曾經的我對很多事情很較真,對生命中的陰暗面總是很多的不滿和抱怨,卻常常忽視了生命中美好的一面的存在。事實是,如果你想看到的是生命中美好的一面,你也一定會看到。關鍵在于,你要有一顆崇尚美的心,有一雙懂得發現美的眼睛。也有朋友會問,這樣不是沒有了是非觀念,喪失了黑白分明的立場么?人變得世故圓滑了,不再單純不再天真了。其實我們所改變的只是你對事物的關注點,因為所有的事物都是客觀的,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只看你能否扭轉乾坤。所以老子曾說“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就是這個道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xiyinli/9141.html
相關閱讀:墨菲博士解釋祈禱的力量
選擇你的實相
向宇宙下訂單 13總結 14每日生活小叮嚀
關于我的世界的頻率相關性
比神更快樂之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