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幼兒園大班中秋節教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國慶中秋活動方案 來源: 記憶方法網

  逍遙右腦整理了關于幼兒園大班中秋節教案,希望對幼兒學習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活動目標:
  1、了解中秋節的來歷和有關習俗。
  2、在共同品嘗分享月餅的氣氛中,體驗節日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每位幼兒帶一個月餅。
  2、學習有關中秋、月亮的古詩,準備關于中秋的故事。,歌曲《爺爺為我打月餅》
  3、民間故事《嫦娥奔月》
  活動時長:
  30
  分鐘
  活動過程:
  1、出示月餅,引出話題。
  2、小朋友先討論
  媽媽老師:——這是什么?有沒有小朋友知道啊?——那小朋友知道月餅是拿干什么的呢?——小朋友你們知道什么時候吃月餅嗎?——你知道中秋節是哪一天嗎?
  3、介紹中秋節的來歷,讓小朋友知道中秋節又叫團圓節。
  提問:——你知道中秋節是怎么來的嗎?(講述中秋節的來歷)
  補充:每年農歷的八月十五,是我國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是一年的秋季而且又正好是的秋季的中期,所以就被稱為中秋。在中國的農歷里,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被稱為仲秋。每年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被叫做月夕或八月節。在中秋之夜,人們望著天空上又圓又亮的月亮,很自然的就會盼望和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游子,也借中秋節寄托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有句詩詞叫做“每逢佳節倍思親”說的就是這個意思。(PPT第二張)朗讀《靜夜思》(PPT第三張)
  4、介紹中秋的民間故事(放《嫦娥奔月》視頻)及中秋節的有關習俗(10分鐘)
  提問:——你喜歡過中秋節嗎?——中秋節都吃些什么?(分享月餅,觀察月餅的外形,知道月餅又圓又大,表示團圓的意)思,又表示圓滿、豐收之意。
  通過分享月餅,讓小朋友進一步體驗節日的快樂。(PPT第四張)吃完月餅問小朋友中秋節為什么要吃月餅呢?
  傳說啊元朝末年,統治者為了維持他搖搖欲墜的腐朽統治,不準民間私藏鐵器,他規定十家共同用一把菜刀,百姓怨聲載道。其中啊有個英雄人物張士誠為了號召人民起義,中秋節前,在每個月餅中夾一字條,約定起義時間。
  到了中秋之夜,人們掰開月餅,見到傳單,就紛紛行動起來。到了明清時代吃月餅之風興起,就是為了紀念反元的人民起義。這就是為什么到了中秋要吃月餅的習俗。
  除了吃月餅啊中秋還有其它的習俗比如:我們這個地方還要賞月、賞桂花、品茶、在福建浦城,女子過中秋要穿行南浦橋,以求長壽、在金門要拜天公、南京人中秋愛吃月餅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鴨等等。(PPT第四、五、六、七張)
  5、講解月亮的變化
  提問:——中秋節的月亮是怎樣的?——小朋友月亮除了是圓的以外,還有什么形狀呀?——為什么要把月餅做成圓形的?從上弦月變成滿月再變成下弦月,可以清楚的看到月亮盈虧的變化過程。播放歌曲《爺爺為我打月餅》分鐘)
  6、集體品嘗月餅
  7、活動結束
  附注:此活動方案由執教家長獨立完成.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er/1131764.html

相關閱讀:大班語言:中秋節的起源
大班美術《快樂國慶節》
幼兒園國慶教案:五星紅旗在飄揚
歡慶十一國慶節
幼兒園大班中秋節主題活動方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