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習慣養成教案:我不是故意的
活動目標:
⒈幼兒理解故事內容,感受故事的童真稚趣。
、苍诨顒又校變喊l展對語言的傾聽、理解能力。
⒊通過教師的引導,幼兒逐步養成愿意承擔責任的良好生活習慣。
活動準備:
、薄缎⊥貌ζ犯耩B成繪本:我不是故意的》PPT。
、残⊥貌Φ膱D片一張。
活動過程:
、崩眯⊥貌Φ膱D片,導入活動。
教師:寶寶們,今天有一位可愛的好朋友來到我們班,你們想知道是誰嗎?
教師(出示小兔波力的圖片):看,這是誰?
教師:大家好!我是小兔波力。今天,我做了一些事,惹得哥哥、弟弟妹妹和媽媽都不高興。我覺得自己不是故意的,他們不應該責怪我。
教師:寶寶們,你們覺得波力干了一些什么事,惹得大家都不高興呢?
教師:是不是這樣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⒉閱讀繪本,利用提問,幫助幼兒初步理解故事。
⑴講述故事至"就用最快的速度跑開了。"教師提問:
①波力干了什么事?它是故意的嗎?
、谀饶雀吲d嗎?為什么波力不是故意的,娜娜還是生氣得尖叫呢?
、鄄σ娔饶壬鷼饬耍窃趺醋龅哪?
⑵繼續講述故事至"他趕緊跑到森林里藏起來。"教師提問:
①波力干了什么事?
②馬尼高興嗎?從哪看出來它很生氣?
、鄄Φ狼噶藛幔克窃趺醋龅?
⑶繼續講述故事至"在哥哥抓住他之前逃走了。"教師提問:為什么哥哥要抓住波力呢?
、戎v述故事至"娜娜氣呼呼地說。"教師提問:媽媽會怎樣評價波力呢?
⑸講述故事至"還得跟我去摘藍莓!"教師提問:
①媽媽和波力親親了嗎?為什么沒有呢?
、诖蠹乙蟛υ趺醋觯艜徦?
③波力會照做嗎?
⑹繼續講述故事至最后。
教師提問:
①爸爸回來的時候,波力在干什么?
、谧詈,媽媽、娜娜、馬尼和馬克都怎么樣呢?為什么它們都笑了呢?
③媽媽和波力親親了嗎?為什么這次親親了呢?
、辰Y合生活經驗,引導幼兒養成愿意承擔責任的良好生活習慣。
⑴小結故事,告誡幼兒成為愿意承擔責任的人。
教師提問:
、賹殞殏儯Π研值芙忝玫耐婢吲獕牧,是不小心的,還是故意的呢?
②它是不小心弄壞的,那為什么大家都很生氣呢?
、酆髞硭趺醋觯蠹也挪簧鷼饬四?
教師小結:
雖然不小心把別人的東西弄壞了,可是壞了就是壞了,別人會很傷心。我們應該向他們賠禮道歉,主動想辦法來修好壞的東西,做一個愿意承擔責任的好孩子。
⑵結合生活經驗,引導幼兒內省,逐步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①教師提問:寶寶們,在生活中,你們有沒有像波力一樣,做錯事呢?做錯了事,你們有沒有道歉呢?有沒有改正錯誤,主動承擔責任呢?
、谟變鹤杂捎懻摗
、劢處熣埲舾捎變荷锨按竽憽⒃敱M地陳述。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er/1194580.html
相關閱讀:小班教案:小蝌蚪
小班高高興興上幼兒園主題教案:1個和2個
小班系列主題活動:快樂入園月
小班主題教案:生活中的禮儀
小班主題教案:我不亂扔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