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樂《鱷魚洗澡》
拋問:
1.此活動中,教師5遍范唱的提問分別是什么?作用分別是什么呢?
2.此活動游戲設計的層次體現在哪里?請例舉。
3.反思評價環節,教師是如何設計的?
活動目標:
1、理解歌詞內容、可以按照鱷魚從上到下的洗澡順序演唱歌曲。
2、通過身體接觸游戲“鱷魚洗澡”、和“智力闖關”游戲,激發幼兒演唱歌曲的興趣。
3、在游戲情境中,通過不斷的體驗,體驗助人為樂的快樂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有丟手絹的游戲經驗。
材料準備: 座位成圓圈狀,沐浴球一個,鱷魚洗澡游戲的圖片一幅。
活動過程:
1.故事導入,范唱歌曲A段。
1)教師講述故事:從前有只愛洗澡的小鱷魚,洗洗這,洗洗那,但只要有一個地方沒洗到她就會哭得哇哇叫,你們知道是哪里嗎?我們一起來聽一聽。(范唱歌曲,不加尾奏)
2)幼兒回顧歌詞內容,理解并記憶。
師:鱷魚哪里沒洗到?鱷魚洗到了哪里?它先洗到了哪里,然后又洗到了哪里?
2.學唱歌曲B段。
1)幼兒猜測鱷魚洗澡的聲音,教師完整范唱歌曲。
2)回顧鱷魚洗澡發出的聲音,集體跟學。
3.邊玩游戲“鱷魚洗澡”邊唱歌曲。
1)教師出示沐浴球,介紹游戲玩法。
2)回顧游戲玩法。
3)集體練習洗澡的動作。
4)聽音樂玩游戲2遍。
4.在“鱷魚洗澡”的游戲基礎上累加“智力游戲”
出示鱷魚洗澡圖,繼續游戲。在游戲中評價自己是否學會了歌曲。
5.放松游戲。
教師在音樂中玩幫小鱷魚“洗屁股”的身體接觸游戲,體驗游戲中幫助別人的快樂。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er/1267053.html
相關閱讀:大班音樂《走路》
大班音樂欣賞《加速度圓舞曲》
大班音樂欣賞《賽馬》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建筑回旋曲
大班兒歌活動:小花布變變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