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體育活動:小青蛙跳跳
跳躍是人體運動的基本動作,也是鍛煉幼兒身體的有效手段。幼兒通過參加各種類型的跳躍活動,可以增強腿部肌肉力量,發展彈跳能力、爆發力以及身體的靈敏性、協調性和平衡能力,對幼兒視覺運動能力也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大班幼兒目前能夠做到起跳時雙手有意識的擺動、與腿的配合較協調。但最終需要發展到熟練掌握跳躍動作。起跳有力,動作協調,落地輕穩。并且能夠掌握向不同方向變換跳,跳的準。
活動目標:
1、用不同方式跳躍平衡步道,發展跳躍能力。
2、培養自己樂于挑戰,堅持到底的意識和能力。
重點:結合小青蛙學本領的情景,讓幼兒嘗試進行不同方式的跳躍——跳得高,跳得遠,跳得準。
難點:通過模仿青蛙學本領,引導幼兒如何才能跳得又高又遠,掌握正確的跳躍姿勢;當難度增加富有挑戰時,幼兒能夠不氣餒,激情的接受挑戰,完成目標。
活動準備:
平衡步道幼兒人手一塊,小布袋道具(教師用)
活動過程:
一、熱身運動
跟著音樂活動身體的各個環節。尤其放松腿部的肌肉。
將平衡步道平躺在地上,幼兒躺在步道上依據教師不同的指令做相應的動作。
如:舉起雙手拍5次;雙腳拍5次;雙手雙腳一起拍5次;右手抓住右腳;左手抓住左腳;右手抓住左腳;雙手一起抓住雙腳;雙腳碰鼻子;雙腳碰耳朵;雙腳抓頭發;翻過身體,雙手抓雙腳(教師抓住孩子的手和腳,提起孩子全身離開地面“飛”一下)
牽拉身體的韌帶,把身體活動開。
二、蝌蚪水中游
1、給你們猜個謎語,猜一種動物。它小的時候,喜歡在水里游來游去,它身體的顏色是黑黑的,沒有手和腿。(蝌蚪)
2、現在我們就在平衡步道上當一條‘小蝌蚪’。
? 幼兒身體趴在平衡步道的上方,靠自身的腰部力量,扭動身體。
3、慢慢的“小蝌蚪”長出了后腿。
? 幼兒伸處兩條腿,利用腿部力量,向前滑行。
4、又過了幾天,“小蝌蚪”的前腿也長出來了。
? 幼兒利用四肢帶動身體整體滑行。
5、“小蝌蚪”肚子餓了,現在請想吃面包屑的“小蝌蚪”,快點游到我這里。我給你吃面包屑。(教師手拿布袋,喂“小蝌蚪”吃)
? 幼兒利用四肢帶動身體整體滑行到教師面前吃面包屑。
三、青蛙跳啊跳
1、吃飽以后,“小蝌蚪”慢慢的長大變成了青蛙。請變成小青蛙的“小蝌蚪”跳到三個標志物的后面排隊。
2、青蛙最大的本領是什么?(跳)今天我們就學小青蛙練一練跳的本領。
3、幼兒分成3組進行活動,每組活動方式不一。引導幼兒嘗試不同的跳躍環境。
? 跳得遠:步道橫鋪在地面上,每塊步道之間保持一定的距離。幼兒一次跳過。
? 跳得高:步道放置成凹字形,幼兒在步道的空隙間內跳躍前行。
? 跳得準:步道圍成一個圈,一次跳進圈內在跳出。
活動延伸(挑戰):跳的距離變遠,圈圍縮小,間隙變大。
小結:雙腳并攏,屈膝,手臂充分擺動跳。
重點:集體跳躍時的幼兒保護。
四、放松活動
1、這是一條有魔力的毯子,我們也要成為一個有魔力的人,F在,我們把它變成一張可以休息的小凳子。(將步道卷成環形,坐在上面)
跟著舒緩的音樂放松腿部肌肉的緊張程度。
活動評析:
本次活動的價值是讓幼兒真正對跳躍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通過自己的親身實踐,知道原來跳躍也是那么精彩。在幼兒變成小青蛙,跟著青蛙爸爸學本領的這個過程中,他們體會發展了三種不同的跳躍技能。而不是單一的進行一種方式的跳躍。在這中間,他們會比較誰跳的比較高,跳的遠的是不是又跳的準呢?
本次活動最出彩的部分是教師和幼兒一起進行挑戰。教師設計的情境相當巧妙。讓幼兒從“小蝌蚪”變成學本領的小青蛙。增加了童趣性。教師扮演青蛙爸爸帶著青蛙寶寶一起學跳的本領,激發幼兒興趣的同時,很好的和幼兒打成一片,融入他們的活動。
在跳躍形式的設計安排上,教師做到了循序漸進,難度由淺入深。先是將步道平鋪在地上,讓幼兒跳過。接著將步道豎起來,增加了其高度。然后,在有一定高度的基礎上將步道圍成圈形,又提高了準度。最后,還一起將這三種不同擺放方式同時呈現給幼兒。充分的考慮到幼兒之間的個體差異,讓幼兒自主選擇。有些能力比較欠缺的幼兒,跳的又高有準對她來說是有難度的,那么他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難度,提高自己的積極性。
從技能的角度看,幼兒掌握了雙腳同時用力蹬地起跳,兩臂自然擺動,雙腳同時落地,落地時能注意屈膝,保持身體平衡。從情感的角度出發,幼兒很喜歡參與這個活動,整個活動氣氛很好,幼兒積極性很高。尤其是變成小蝌蚪吃面包屑到最后和青蛙爸爸一起學本領。其中也發展了幼兒敢于挑戰,不氣餒的意志品質。
最后在器材的利用上,教師很好的進行了“一物多玩”。讓平衡步道變得立體起來。利用器械擺放的各種形式,做到動靜結合,使器械得到充分的發揮,讓幼兒進行了全面的“釋放”。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er/1301301.html
相關閱讀:大班體育教案:好玩的氣球
大班體育活動:小小解放軍
幼兒園大班體育活動教案:跳繩打擂臺
勇敢的“小特警隊”探險體育活動教案
幼兒園大班體育活動課題:跨越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