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學活動:我們的生日
設計意圖:
二期課改的核心理念是以幼兒發展為本。根本的目的是要通過改變教師的教學方式并引領幼兒改變學習方式,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幼兒園的課程也由此從分科課程轉變為綜合課程。因此幼兒園數學教育的內容(體系)構建的方式也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從“以學科系統為邏輯起點”轉向“以兒童生活經驗為邏輯起點”,即課程體系的價值取向不同了——注重幼兒回歸生活主題為主,并且將數學學習不斷滲透在主題活動之中,貼近幼兒的生活,促進幼兒數學思維的發展,幫助幼兒逐步幼兒形成數學思想。
本次活動就是由幼兒的生活經驗出發,將生日與日歷的認識結合起來,突破了以往幼兒學看日歷的傳統模式,讓幼兒置身于現實生活背景中主動學會查看日歷;顒訌挠變焊信d趣的“過生日”出發,以“日歷”為載體,以同伴和老師之間的情感交流為主線,強調幼兒直接體驗的過程,重視活動過程對幼兒發展的意義,使一個學習活動成為師生積極互動、共同探索的過程。同時,二期課改注重幼兒的情感發展,對于即將由幼兒園踏入小學的孩子來說,在離園前夕,通過看日歷,尋找生日,說說心愿等活動充分地讓幼兒感受到師生情,同伴情,這也是開展幼小銜接教育的創新之處。
活動目標:
1.學看日歷,初步感知日歷與生日的密切關系。
2.感受過生日的樂趣,增進與同伴和老師之間的親密情感。
重點: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日日期,學習查看日歷,體驗到日歷與生日的密切關系。
難點:幼兒通過尋找、對比自己今年、明年、后年的生日,體驗每一年生日日期隱含的變化。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了解幼兒對日歷的認識,增加幼兒對過生日的興趣。
環境準備:交互式電子白板“我們的生日”的PPT(包括:2011年日歷、日歷、生日蛋糕圖片、全體幼兒照片)
活動過程:
一、過生日的人——激發幼兒對生日的興趣,初步感知月份的概念
由探照燈模式逐一導入三幅圖片(生日蛋糕、字卡:六月、幼兒李X照片)。
重點提問:
1、這三幅圖在一起,什么意思呢? (引導幼兒根據圖片推測三幅圖的關系。)
小結:這個月就是六月,為本月過生日的幼兒送上生日祝福。
二、我們的生日——學習在日歷上查找自己的生日日期
。ㄒ唬┯變夯貞涀约旱纳。
重點提問:
1、你們喜歡過生日嗎?
2、過生日時最開心的事是什么?
小結:過生日有這么多開心的事,這真是太幸福了。(延續之前愉快輕松地氣氛,話題轉到幼兒對自己的生日回憶。)
。ǘ┬∨笥训纳。
1、幼兒說出自己生日的月份,老師出示該月的字卡和幼兒的照片,組合成一整年的月份!兄諝v中“年”和“月”的關系。
重點提問:
(1)你們的生日在幾月份?
。2)看看大屏幕上,一年有幾個月?
小結:一年有十二個月,每個月都有小朋友過生日。
2、比較同月生日幼兒的年齡大小!兄諝v中“月”和“日”的關系。
重點提問:
(1)哪個月過生日的孩子最多?哪個月最少呢?
。2)那么同月生日的小朋友,誰大誰。
在活動中:
師:一月有兩個小朋友過生日(請兩位幼兒站到大家面前,一位幼兒個子高,一位幼兒個子矮)你們覺得他們誰大誰?
幼1:夏XX是姐姐,因為夏XX高,高XX矮。
幼2:她們一樣大,都是一個月生日。
。ㄟ@里通過引發一個矛盾沖突,來完整幼兒對生日和日歷的認知,幼兒之間產生兩個不同的意見,但沒有一個幼兒覺得個子矮的幼兒會是年長者。)
。3)同一個月生日的小朋友到底怎么比較年齡大。课覀円埲諝v來幫忙!
在活動中:
師:(出示2011年的日歷,請兩位幼兒在上面圈出自己的日期。)高XX的生日在1月17日,夏XX的生日在1月31日,誰大誰小?
幼1:一樣大,因為她們今年都是6歲。
幼2:夏XX大,她的生日數字大。
幼3:不對,高XX大,因為她的生日在前面,不看身高的。
小結:其實,生日的日期數字小,表示先過生日,先過生日的小朋友年齡大,和身高并沒有關系。(盡管在日歷上標注了日期,但幼兒的認知水平不同,有些立刻看出誰大誰小,有些則還不明白怎么看日歷,還有的堅持同年就是一樣大,老師在這里進行了小結。)
。4)再次請出其他同月生日的小朋友進行比較,讓幼兒繼續體驗,并自己得出結論。
(三)老師的生日。
1、猜猜老師的生日日期!兄諝v中“日”和“星期”的關系。
重點提問:
。1)猜猜我的生日是幾月幾號星期幾?
。2)提示:我的生日你們都放假了。我的生日在一個很長很熱的假期。我的生日和陳XX同月,和羅XX同日。(老師的生日對幼兒來說是很神秘的,而根據提示進行推理判斷,也是對大班幼兒思維能力的挑戰,最后一個提示,又把老師的生日和幼兒的生日聯系了起來。)
。3)這一天是星期幾?怎么看日歷?
小結:一個星期有七天,從星期日到星期六,我們只要數一數日期排在第幾位就可以知道這一天是星期幾了。
2、查找明年老師的生日。——感知日歷中的變與不變。
重點提問:
。1)明年我還過生日嗎?
。2)明年的生日還是7月12日星期二嗎?
。3)出示2011年日歷和日歷。這是明年的日歷,明年是什么年了?
。4)看看我今年和明年的生日日期到底有什么變化?
在活動中:
師:我明年的生日還是7月12日星期二嗎?
幼:是的。
師:(出示龍年日歷)這是明年的日歷,明年是什么年了?看看今年我的生日和明年我的生日日期到底有什么變化?
幼1:變成7月14號了!
幼2:不對,生日日期是不會變的,是星期變了,變成星期四了!
(5)看看你們今年和明年的生日日期在日歷上有什么變化?
。6)出示2013年蛇年日歷,后年呢?
小結:我們生日幾月幾號是不變的,可是星期幾是會變的。(幼兒通過尋找對比自己今年、明年、后年的生日,直觀的體驗到了生日的變化,最終得出了自己的結論。)
三、我們的生日愿望——了解和感受生日愿望的含義
(一)幼兒說說自己的生日愿望。(幼兒在一段時間的集中學習,也需要變換不同的學習內容或方式,才能保持學習熱情,這時提出一個輕松的話題,讓幼兒之前繃緊的思維,稍稍地“松了一口氣”,學習積極性依然很高。)
。ǘ├蠋熣f說自己的生日愿望。
在活動中:
師:老師也許下了一個愿望,猜猜會是什么?和你們有關哦!
幼:老師的生日愿望是要我們學習好。
幼:希望我們身體健康。
師:老師把愿望寫出來了,請你們念出來吧。
幼:希望大一班的小朋友在小學里學到更多的本領,成為了不起的小學生!
師:(深情的)你們馬上就要畢業了,老師的愿望就是你們到了小學里好好學習,成為了不起的小學生。你們愿意為了這個愿望努力嗎?
幼:愿意!
。ɑ顒幼詈,幼兒體驗到了老師的生日愿望中飽含了對他們的殷切期望,達成了本次活動的情感目標。)
活動延伸:
和其他同伴、老師說說生日的事。
活動反思:
生日每個人都有,每年都要過,是幼兒生活中非常熟悉的。本次活動由幼兒的生活經驗出發,將生日與日歷的認識結合起來,突破了以往幼兒學看日歷的傳統模式,讓幼兒置身于現實生活背景中主動學會查看日歷。
我以“生日”為話題,請幼兒逐一報出自己的生日月份,將之組合成一整年的月份。在引導幼兒觀察月份的基礎上,引出同月生日的話題,通過為兩位同月生日但身高差異明顯的幼兒比較年齡大小,引發了一個矛盾沖突以此提升幼兒對生日和日歷的認知。在認識猶豫時,孩子傾聽的愿望也是最強烈的,這時,我出示日歷,引導幼兒認識了日期。隨后,又讓幼兒根據提示猜測老師的生日,不僅吊足了幼兒胃口,又借此再次引發一個矛盾沖突,幼兒通過尋找對比自己今年、明年、后年的生日,直觀的體驗到了生日在日歷上的變與不變,“星期幾”的概念隨之滲透到了幼兒腦中。正是通過這樣一次次的認識碰撞,一個完整的概念認識逐漸形成。
而選擇在大班幼兒畢業離園前夕開展本次活動,我的目的不僅在于讓幼兒學會查看日歷,初步感知日歷與生日的密切關系,也是讓幼兒感受到一次與以往不同的生日體驗,增進與同伴和老師之間的親密情感以及對小學生活的向往(幼小銜接)。
整個活動在同伴間溫馨的情感互動中拉開了序幕,即使在認知環節,我也不忘記融入情感,感嘆同月生日的孩子之間特別的緣分,將老師的生日與幼兒的生日巧妙聯系起來,增進親密感,因此活動最后,幼兒在猜測老師的生日愿望過程中體驗到了老師對他們的殷切期望,老師也體驗到了幼兒這三年對老師的依戀,正是之前的情感鋪墊,讓老師和幼兒相處三年所積累的情感順利爆發,活動的價值從而得到了充分地體現。
專家點評:
上海市閘北區教研員 張敏
開始部分可否直接給幼兒過生日、吃蛋糕;中間部分的同月份幼兒大小比較,不必刻意安排高矮;延伸部分是否可以讓幼兒調查爸爸媽媽等家庭成員的生日,自己制作家庭成員的生日表等。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er/1329416.html
相關閱讀:大班科學教案:我們身邊的手機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蠟染花布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向下落的物體
認識和辨別形狀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有趣的“轉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