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烏鴉喝水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大班科學教案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烏鴉喝水

設計意圖:

《烏鴉喝水》是一個耳熟能詳的故事,孩子們通過故事都知道烏鴉是通過在有水的瓶子中加入了石子后使水位升高的辦法來喝到水的,但是事實是不是這樣呢?和水量的多少有沒有關系呢?和材料的不同有沒有關系呢?我想這可以讓孩子來通過動手操作知道正確答案的,而不是僅僅靠故事來知道結果,所以我就選擇了一個內容讓孩子進行小實驗,在探索中了解真相。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知道有水的瓶子中加入了石子和沙子可以使水位升高。

2、通過積極探索,發現烏鴉能否喝到水與水量的多少以及材料的不同有關系。

3、學習小組合作探索,體驗與同伴合作學習、交流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幼兒已熟悉烏鴉喝水的故事。

2、四人一組:每組三只瓶子,瓶子中的水分別是少,半瓶,大半瓶(各兩份),一盆石子,一盆沙子,三支筷子,三把勺子,三只漏斗。

3、實驗記錄紙每組一份。

活動過程:

一、 提出問題,引起興趣

師:小朋友們,剛才我們聽了烏鴉喝水的故事,那你們知道烏鴉是怎么喝到水的呀?

小結:原來在有水的瓶子中加了石子后水位上升了,所以烏鴉就喝到水了。

師:那老師今天準備了三瓶水和石子,請你們看看這三瓶水有什么不一樣?

師:有沒有發現每個瓶子上都有一條藍色的線,這個是水位線,如果加了石子水能上升到水位線說明烏鴉可以喝到水。

師:那是不是這三瓶水中加了石子后烏鴉都可以喝到水呢?(幼兒猜測)

師:那我們來做個小實驗吧!四個小朋友一組,合作完成這個實驗,三個小朋友每人拿一個瓶子做實驗,另一個小朋友負責觀察并將實驗結果記錄下來,等一會兒你們自己商量誰做實驗、誰記錄。

師:那記錄的小朋友怎么記錄呢?

師:那我們就采用打“√”和打“×”的方法,在能夠喝到水的瓶子后面的格子里打“√”,不能的就打“×”,在實驗過程中,邊做實驗邊觀察,看看會有什么發現,等一組小朋友都做好實驗了,那請你們把實驗的瓶子放到前面的桌子上,好嗎?現在請小朋友們去找一張桌子開始實驗吧,不用搬椅子。

二、幼兒第一次操作實驗,教師巡回指導。

師:請完成實驗的小組把記錄紙交給老師,其他的小朋友把你實驗的瓶子拿到前面的桌子上。

師:(和幼兒一起看記錄紙)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記錄紙上的結果。

師:請小朋友說一說:你在什么瓶子中加了什么?發現了什么?(請個別幼兒說一說)

師:那你們想想,為什么紅水中加了那么多的石子水還是沒有升到水位線,烏鴉還是喝不到水呢?

三、第二次實驗探索,教師觀察指導。

師:那到底是不是這樣的呢?我們來做第二個實驗,還是和剛才一樣的三瓶水,但是里面放的東西是不一樣的,把石子換成沙子來做這個實驗。

師:在實驗之前老師還有一些要求,請大家聽仔細:還是和剛才一樣四人一組,因為沙子比較細,所以老師請了小漏斗還有沙子和筷子來幫忙,注意不要把沙子灑出來,用筷子時要注意安全,而且這次要請小朋友自己來取材料了,老師已經幫大家分配好,請每組負責記錄的小朋友來拿沙子,其他小朋友每人拿一個瓶子,拿好就開始實驗,請第一組的小朋友先來拿(一組一組跟上)

師:巡回觀察指導,直到完成實驗

師:請負責記錄的小朋友把記錄紙交給老師,其他小朋友和剛才一樣把瓶子放到前面的桌子上,注意不要把水潑出來,慢慢走。

師:我們一起來看記錄紙,請小朋友來說一說:你在什么瓶子中加了什么?發現了什么?(請個別幼兒)

師:我們一起來看看,第一次的記錄紙和第二次的記錄紙上的結果有什么不一樣?

師:為什么剛才在紅水中加了石子水不能上升到水位線,而現在加了沙子卻可以呢?請你和旁邊的小朋友說一說。

師:(出示圖片)我們請小圖片來幫個忙,看一看,是不是和小朋友說的一樣的呢?

師:有沒有發現它們有什么不一樣呢?

師:對呀!石子之間的縫隙大,所以水量少的紅水瓶子中加了石子后水都流到縫隙里了,烏鴉就喝不到水了;而沙子比較細,縫隙很小,雖然水也流到了縫隙里,但是還能夠上升到水位線,烏鴉還是可以喝到水的。

師: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很多的材料,課后請大家和班里的其他小朋友一起去嘗試一下,看看還會有什么新的發現,好嗎?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er/553199.html

相關閱讀:認識和辨別形狀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向下落的物體
大班科學教案:我們身邊的手機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有趣的“轉動”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蠟染花布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