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中班科學活動:瓶子骨碌碌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中班科學教案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活動目標:1.喜歡探究,初步發現圓柱形、圓臺形兩種不同形體的瓶子有不同的滾動路線。

2.能較清楚地表述實驗結果,并用簡單的線條表現瓶子滾動的路線。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讓幼兒對生活中能滾動的物體和物體滾動的現象有所了解,使其具有一定的讓物體滾動起來的經驗。

2.環境創設:師生共同收集各種瓶子,并根據類似圓柱形、圓臺形的條件進行篩選,分兩區布置成瓶子展覽會(瓶子上有數字,方便幼兒的介紹)。

3.材料提供:記錄紙、筆、皮鞋盒子人手一份;教師記錄表兩張;壓路機圖片;紙杯實物。

活動過程:

1.參觀導入,激發對瓶子的興趣。

⑴師:今天我們舉辦了一個瓶子展覽會(兩個區),請你自由地去看一看。(幼兒自由參觀、交流)

⑵請幼兒在兩個展覽區各挑選一個瓶子入座。

⑶師:誰來向大家介紹一下你挑選的兩個瓶子有什么不一樣?(關注瓶子的形態進行講述)

2.自由滾瓶,初步感知兩種瓶子滾動的不同路線。

⑴師:大家想一想,如果你手中的瓶子滾出去,它們可能會走什么樣的路線呢?

⑵師:大家都說了自己的想法,它們到底會走什么樣的路線呢?請你找一個空地方,去輕輕滾一滾兩個瓶子,看看會發現什么?并把實驗結果記錄下來。

⑶教師出示記錄表:這張記錄表告訴你什么?怎么記錄?(記得寫上你的學號)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嗎?

⑷幼兒嘗試,教師進行觀察、有針對性的指導。

⑸展示記錄表,交流實驗結果:兩頭一樣大的1號瓶走的是什么路線?請你試一試。一頭大一頭小的2號瓶子呢?(選擇正確的、有代表性的演示、講述)你從這張表上看明白了什么?是這樣嗎?(選擇有疑問的,鼓勵幼兒用正確的方法的滾動瓶子,并以多次實驗結果為準)

3.山洞游戲,加深對瓶子路線的認識。

⑴師:看看我的腳下是什么標志?在黑色三角形的對面靠邊,將盒子變成山洞,把瓶子放在三角形上向前滾,你覺得哪個瓶子最容易滾進去?為什么?(教師在記錄表上記錄猜測結果)

⑵幼兒嘗試滾山洞。

⑶師:實驗結果告訴我們,哪個瓶子更加容易滾進山洞?跟你的猜測一樣嗎?(教師在記錄表上記錄實驗結果)

⑷走直線的兩頭一樣大的1號瓶子像什么?(像根圓圓的柱子)走彎線的一頭大一頭小的2號瓶子像什么?(像家里的圓桌)

4.關注生活,拓展相關的經驗。

⑴師:(出示圖片壓路機)這是什么?你發現壓路機前面都有一個什么?為什么不同一頭大一頭小的圓臺形大輪子呢?

⑵師:一頭大一頭小的圓臺形物體,雖然很難走直線,但它在現實生活中卻也有著很大的作用。(出示杯子實物)

⑶師:生活中,到處都有圓柱形、圓臺形的物體,馬路上、公園里、游樂場……仔細找一找,它們藏在哪里?在發生著什么重要的作用?

注:

圓臺形:以直角梯形垂直于底邊的腰所在直線為旋轉軸,其余各邊旋轉而形成的曲面所圍成的幾何體叫做圓臺。通俗解釋為:用一個平行于圓錐底面的平面去截圓錐,底面與截面之間的部分叫做圓臺。

科學《顏色對對碰》科學活動反思
中班一課三研活動反思《找媽媽》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er/278750.html

相關閱讀:中班科學活動:種子娃娃有辦法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雞寶寶的成長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靜電哪里來》
中班科學教案:光明的使者
綜合活動《蔬菜一家子》案例分析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