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目標】
1、欣賞音樂,感知音樂的情緒與節奏,初步學習分析樂句及節奏譜。
2、學會看節奏譜,正確地運用樂器完整地演奏。
3、喜歡進行打擊樂活動,感受音樂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小牧民》的磁帶、節奏譜、錄音機。
2、雙響筒、鈴鼓若干。(與幼兒人數相等)。
【活動過程】
一、欣賞音樂,導入課題。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首好聽的曲子,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欣賞后提問:聽了這首曲子,你有什么感覺?好象看到了什么?點出曲子的名字是《小牧民》。
二、分析樂句,感受節奏。
教師和幼兒一起分析樂句。
1、樂曲中哪些地方是表現馬兒在奔跑的?我們來用手拍出馬蹄的節奏。
2、下面的樂句表現了什么?可以用什么節奏來表示呢?這一句節奏比較舒緩、悠揚,我們用慢一點的節奏表示。
3、小牧民看到這些心里非常高興,看在眼里喜在心,喜在心,我們一起來拍一拍。
4、最后一個樂句表現的是什么呢?
師:小朋友拍得真棒!那你們能聽著音樂從頭到尾拍一遍嗎?我們來試試看。(提醒幼兒眼睛看節奏譜,聽好前奏)
三、出示樂器,講解角色的分配。
1、師:今天,老師為你們準備了雙響筒和鈴鼓,你們認為哪種樂器能表示馬跑的聲音?(雙響筒)對,雙響筒發出的聲音就像馬跑的聲音。(教師指節奏譜第一樂句)下面一句用什么樂器來演奏呢?你是怎么知道的?這個笑臉表示什么呀?(表示很高興,兩種樂器一起演奏)幼兒初步學習分析節奏譜,知道要看節奏譜上的標記分角色。
2、幼兒拿出樂器,看著圖譜,自己練習一下節奏。(自由練習)
3、聽音樂,看圖譜,演奏兩遍,教師評價并糾正。
4、交換樂器演奏兩遍。
四、結束部分:
師:聽了小朋友的演奏,老師真想立刻騎上馬在草原上奔跑,你們想嗎?好,我們一起來騎馬吧。ㄓ變簩W騎馬聽音樂走出教室)
【活動反思】
這是一首非常動聽的曲子,講述的是小牧民在大草原上騎馬飛奔、高聲歡呼的情景。課堂上,孩子們積極動腦,氣氛活躍。對于音樂情緒的把握,音樂節奏的把握,孩子們有著較強的理解能力?墒牵捎谖液ε陆o予孩子太多自由空間,會致使課堂難以駕馭,因此節奏譜都是我事先做好的,現在想來:如果能給孩子一個自己編節奏的機會,那效果一定會更好。如譚的馬蹄聲,可以啟發幼兒自己編一編:你想用什么節奏來表示馬蹄聲?你來拍給大家看!這樣,不僅調動了孩子的積極性,而且還給予了孩子一個創造的機會,教育中提倡的不正是要多給孩子一些創造的機會嗎?
大班兒歌活動:小花布變變變
大班歌曲活動:春雨沙沙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er/285847.html
相關閱讀:大班音樂欣賞《加速度圓舞曲》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建筑回旋曲
大班音樂欣賞《賽馬》
大班兒歌活動:小花布變變變
大班音樂《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