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教材:
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它帶給我們豐富的情感,藝術是引人入勝的,它用生動的、美的形式裝點著生活。音樂教育作為引導幼兒感受和表現藝術的重要活動之一,可以充分發揮音樂藝術的特點,激發幼兒的共鳴,促進幼兒的發展。歌唱活動是向幼兒進行音樂教育的重要手段。在歌唱活動中,幼兒既是是欣賞者,又是表現者,通過歌唱活動,能充分引發幼兒參與活動的內驅力,萌發其感受和表現音樂的興趣,發展幼兒的聽辨能力、思維能力、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
我班幼兒已經能夠把自己的經驗與音樂結合,產生聯想,進行創編,體驗音樂的情緒。基于以上對幼兒實際水平、年齡特點和發展需要的分析,我選擇了音樂作品《小魚的夢》,歌曲以小魚在池塘中游玩后進入甜美、溫馨的夢鄉為主要內容,形象鮮明突出,情節簡單,充滿童趣,容易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其次,貼近幼兒的生活,幼兒能夠利用已有經驗,增強學習過程的主動性。正如《綱要》所述:既符合幼兒的興趣和現有經驗,又有助于形成符合教育目標的新經驗;既貼近幼兒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
二、說目標:
活動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導向的作用。根據我班幼兒音樂發展的實際水平、年齡特點、興趣需要,確定本活動的目標為:
1、感受音樂寧靜、柔和的氣氛,讓幼兒在聽聽、看看、畫畫中理解歌詞。
2、在理解、熟悉歌詞的基礎上,進行大膽地創編。
3、體會音樂歌唱活動帶來的樂趣。
三、說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歌曲情節及內容,熟悉歌詞。
難點:在熟悉歌詞的基礎上,大膽地創編歌曲內容。
制定重難點的依據是:我班幼兒在情感及認知方面的特點,即大班幼兒理解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在有針對性的創編方面有一定的困難,所以讓幼兒充分理解歌曲內容,在此基礎上進行創編活動尤為重要。
四、說活動準備:
為了使活動呈現趣味性、綜合性,更好地服務于本次的活動目標,我作了以下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活動前熟悉樂曲的旋律節奏。
2、物質準備:歌曲磁帶、錄音機、自制圖譜、課件、紙和筆。
3、空間準備:活動前幼兒的座椅位置擺成“u”字形。
五、說教法:
本次活動中我除了以可愛、親切的形象,飽滿的情緒影響孩子外,根據幼兒的學習情況,我運用了情景教學法、圖譜教學法、提問法等教學方法。
情景教學法在幼兒學習中起著重要的動力作用。讓幼兒在學中玩、玩中學,則不會使幼兒感到枯燥無味,同時讓幼兒體驗在集體活動中的樂趣。
從幼兒認識事物和語言本身的特點來看,在幼兒園音樂教育中貫徹直觀性原則非常重要。圖譜教學法具有明顯的具體形象性特點,它以看形象的圖案的形式直接刺激幼兒的視聽器官,能使教學由難變易,活動開展更生動活潑,幼兒學習的興趣更加濃厚。
提問法能引導幼兒有目的地、仔細地觀察,啟發幼兒積極思維。我運用啟發性提問讓幼兒將已有經驗和具體形象的圖譜聯系在一起,是解決活動重點和難點的有效方法。
六、說學法:
遵循由淺入深的教學原則,幼兒在唱唱、聽聽、看看、想想、說說、畫畫的輕松氣氛中運用體驗法、觀察法、討論談話法等掌握活動的重、難點。
心理學指出,凡是人們積極參加體驗過的活動,人們會對活動的感覺和內容的印象更為深刻。我讓幼兒通過聽音樂熟悉了歌曲的旋律,體驗快樂的情緒,使活動更為豐富和有趣。
觀察法是幼兒通過視、聽覺感官積極參與活動,通過觀看歌曲圖譜了解歌曲內容,掌握了相應的節奏。
討論談話法:在此次活動中我提供許多機會和充足的時間讓幼兒在活動中自由、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七、說活動過程:
整個活動我分了四大環節:
傾聽故事,激發興趣——繪畫部分歌詞,熟悉整首歌詞——學唱歌曲,創編歌詞——結束活動
在實施教學過程前,我對幼兒說:“今天天氣真好!讓我們一起到池塘里看看小魚吧!”,說完帶領幼兒跟隨老師進入教室,到了教室后,我說:“池塘邊到了,靜靜的小池塘真美呀!小魚們在池塘里快活地游來游去,我們找個位子坐下來吧,”,幼兒自然而然地坐成了“u”型,這一段簡單的話語和動作,承上啟下,自然地過度到了接下來開展的教學活動。
第一大環節:傾聽故事,激發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活動一開始,我將歌詞巧妙的串聯在一起編成故事,以故事的形式導入,激發幼兒學唱歌曲的興趣,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內容。我是這樣講述故事的:“池塘里生活著一群可愛的小魚,他們快活的玩了一天水,在池塘媽媽的懷里睡著了。天上的星星眨著眼睛,看著這些可愛的小魚。池塘里映出了星星美麗的倒影,好象為小魚蓋上了一條美麗的珍珠被子。風兒輕輕地吹著,在為小魚唱著一首好聽的搖籃曲,小魚慢慢地睡著了。做了一個美麗的夢,夢中看見自己的媽媽在親它的嘴巴呢!”(在講故事的同時播放課件)隨后,我根據故事情節提問:“故事里出現了誰呀?小魚兒玩了一天在誰的懷里睡著了?天上星星落下來,為他蓋了條什么被子?風兒唱了首什么歌?小魚做了個什么樣的夢?”這些問題幫助幼兒理解歌曲內容。
這一環節的設計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吸引幼兒集中注意力,充分運用感官感知歌詞內容,為實現本次活動的重點做好鋪墊。
第二大環節:繪畫部分歌詞,熟悉整首歌詞。
通過上一個環節,幼兒對于歌曲內容已經充分理解,于是我進入到了歌詞環節,我說:“這么一個好聽的故事老師將它編成了一首歌曲,我們一起來聽聽吧”,教師用寧靜、柔和的音調演唱歌曲。演唱完后提問:“你覺得這首歌曲怎么樣”,讓幼兒充分感受歌曲優美、寧靜、柔和、溫馨的旋律。感受旋律過后,就是熟悉歌詞內容,我說:“這么優美的歌曲我們再來聽一次,這一次請你們仔細聽一聽歌曲中唱了些什么”,唱完后,教師邊提問邊出示圖譜,問:“你聽歌曲中唱了些什么”,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點擊相應的圖片,但圖譜中有兩句是空白的,要求幼兒根據歌詞內容進行繪畫,這時幼兒的興趣達到了**,他們根據自己的理解,為歌曲進行繪畫,充分發揮了幼兒的主動性。
這一環節的設老師利用添畫和與幼兒進行問答,教師始終是引導者、支持者、合作者,從而幫助幼兒輕松的解決了節奏的難題并進一步熟悉歌詞內容。
第三大環節:學唱歌曲,創編歌詞。
在熟悉歌詞的基礎上,我帶領幼兒一起演唱歌曲,為讓幼兒始終保持積極的狀態進行演唱,使以往枯燥的學唱環節生動起來,我采用了演唱形式的變換,如輪唱等方式,加深對歌曲的表現力,體驗歌曲的優美、溫馨的旋律。在大部分幼兒會后,我就進入了活動的**部分,要求幼兒創編歌詞,我是這么說的:“這么寧靜的池塘,除了有小魚,還有誰呢?”“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誰會睡覺,做夢呢?他們又會睡在誰的懷里呢?”然后將幼兒創編的歌詞填入歌曲中,和幼兒共同演唱。激發了幼兒創編的興趣,也充分調動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第四大環節:結束活動。
在第三環節中,幼兒肯定會有許多不同的想法,因此他們每個人創編的歌曲都是不一樣的,怎樣讓每個幼兒把自己創編的歌曲表現出來呢?這就是我最后一個環節要解決的問題,于是我說:“小朋友們真棒,都創編了不同的歌曲,請你們自己找一個客人老師,把你創編的歌曲唱給他們聽吧。”
這個環節簡單而自然,讓幼兒將自己創編的歌曲唱給客人老師聽,實現了幼兒與客人老師之間的交流。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er/350027.html
相關閱讀:大班其他教案:動物出租公司
幼兒園大班綜合活動教案:重要的日子
幼兒園大班綜合教案??早睡早起身體好
大班綜合:值日生
大班其他教案:生日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