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大班科學教案:好玩的彈性物品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大班科學教案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好玩的彈性物品

  一、活動目標:

  1、發現物體的彈性(能變形、還能恢復原狀),了解彈性在生活中的運用。

  2、學習用鐵絲在筷子上纏繞鐵絲的技能。

  3、能用較完整的語言表述在他探索中的發現和感受。

  二、活動準備:

  材料 1:皮筋、松緊帶、小氣球、海綿、尼龍襪、彈簧(每組一份)

  材料 2:橡皮泥、鉛絲(細鐵絲)、硬紙板做的小丑頭、小動物頭等、圓筷子(或粗細適當的圓柱體纏繞鐵絲用)

  三、活動過程:

  1、呈現材料,引起幼兒興趣

  請幼兒玩玩桌上的東西,感知發現彈性。說說你是怎么玩的?發現了什么?(提問一些幼兒,讓幼兒表述自己的發現和感知

 。┤纾豪そ顣冮L,松手又變成原來的樣子;捏捏氣球,會扁下去,松手又鼓起來等。

  教師在幼兒發現的基礎上小結:有的東西在力的作用下,形狀會發生變化,不用力時又恢復原樣,叫物體的彈性。

  2、幼兒再次進行操作(請幼兒換著玩一玩,對每個東西都拉一拉、捏一捏、壓一壓)

  3、彈性的利用,引導幼兒在生活中尋找

  你平常見過什么利用彈性的物品?有什么用?

 。ǜ鶕變旱幕卮穑蜓a充或豐富。如:沙發、席夢思床墊用海綿和彈簧,坐躺著舒服,夾克袖口、彈跳床、自行車輪胎、彈簧稱、拉力器、彈性玩具等,彈性的東西真有用。)

  4、幼兒制作彈簧小玩具

  (1)出示自制的彈簧小玩具,玩一玩,引起幼兒興趣。

  (2)教師示范怎樣纏繞鐵絲,輔導時也要重點輔導幼兒將鐵絲緊緊地纏繞在圓筷子上做成彈簧。

 。3)幼兒玩一玩自制的彈簧小玩具。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er/422494.html

相關閱讀:認識和辨別形狀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有趣的“轉動”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向下落的物體
大班科學教案:我們身邊的手機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蠟染花布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