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小班兒歌《新年好》反思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圣誕元旦活動方案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本活動是一節語言活動,目標是學習兒歌,體驗新年帶來的歡樂氣氛;感受量詞并嘗試正確使用。作為一節語言活動,培養幼兒的語言發展能力,應是首要的。

在活動中我先請幼兒回憶新年到來時我們會做的事情,并對幼兒做出了肯定而又積極的回答,讓幼兒在想想說說的過程中體驗新年的歡樂氣氛。我根據幼兒拜年的回答引出兒歌的主人公布娃娃,并用布娃娃的口吻向幼兒打招呼拜年,引起幼兒的興趣的同時引出兒歌。

兒歌《新年好》憑借其富有情趣、朗朗上口等特點深受幼兒的喜愛。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我班幼兒的實際情況,我對兒歌做了一定的調整,刪減和更改了部分歌詞。我伴著一定得肢體語言向幼兒展示了整首兒歌。但是念兒歌的過程中,我過于得在乎幼兒對兒歌的理解力,并且看輕了幼兒的語言理解能力,總擔心幼兒無法很好的理解兒歌,因此在念兒歌的時候賦予過分的肢體語言,分散了幼兒的注意力,使得幼兒沒有很好的體會兒歌。幼兒能熟練地念誦兒歌是許多教師在開展語言活動時所希望達到的一個主要的教學目的,也是兒歌教學的一個比較顯性的結果,更是很多教師作為教學成功的重要標志,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誠如王老師所說的更為重要的應該是其中的隱性結果——一個主動學習的意識。因為語言活動學會兒歌,理解一個故事等等都并不是活動最終的目的,而應是作為一個媒介、一個過渡點,活動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幼兒學習語言的一個積極的情感態度,引導幼兒一個自主去學習的意識。從而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認知能力等。作為一個新教師,顯然我對于這些的理解做的還不夠到位,要更加的努力。

在活動的第二環節學習兒歌中,我通過逐句提問幫助幼兒理解兒歌,《新年好》這首兒歌具有一定的情節性,非常適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兒歌主要講述的是新年送禮以及送禮者和收禮者之間的回應的一個過程。因此在引導幼兒學念兒歌的過程中,我提問的主要線路就是幼兒的已有經驗。在幼兒已有的經驗基礎上植入新的知識點,幫助幼兒新舊經驗融合,從而建構屬于自己的知識體系,進而發展相關能力。本周的主題活動為《新年快樂》,在活動之前,幼兒已有著豐富的與新年相關的經驗。在提問的過程中我選中重點的字眼提問,引起幼兒的共鳴的同時引導幼兒回憶剛剛所聽到的內容,在適當時用動作語言去提示幼兒,選用兒歌中的字句回應幼兒,加深印象的同時再一次的念兒歌。并在幼兒回答的過程中,根據幼兒的回應情況,適當的請幼兒集體念個別歌詞。在這個環節中我重視兒歌中的每一句,顯得沒有主次,沒有重點,
很多內容幼兒一聽就明白,可以不用再次強調的提問,可以一點即過,對于重點的字句可以多次的反復強調,幫助幼兒加深理解。例如:“我送布娃娃一頂新年帽”作為整首兒歌的重點,可以運用多種方法幫助幼兒理解。而“布娃娃,咪咪笑”其內容較為簡單,幼兒能夠理解則不用重點提出來。

第三環節中,在熟悉兒歌的基礎上,讓幼兒給布娃娃送一個禮物,讓幼兒再次感受到新年送禮物的氛圍同時感受量詞并嘗試正確的使用,初步參與詩歌的仿編。我用送禮物作為一個載體,激發了幼兒仿編的興趣。幼兒在認識禮物、送禮物的過程中很自然地接觸到了量詞。根據我班幼兒的實際情況,我特地選用了教室中常用的并且幼兒能時常接觸到的物品:剪刀、蠟筆盒、積木、小汽車、筆。相應得嘗試使用量詞:一把、一盒、一塊、一輛、一只。這樣幼兒在平時也能練習,一使用到相應的物品就會有意識去想一想、說一說,并且加強短句:“我送布娃娃XXXX”的練習。既學習了詩歌又進行了仿編,使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了較好的發展。在這個環節中,我特別重視幼兒量詞的使用,幫助幼兒探求新的量詞知識、建構知識,使得他們在自己原有知識的基礎上通過送禮物的一個互動,獲得語言及其他各種能力的發展。

在整個活動中,對于兒歌的體驗這點我做的還不夠到位,應更加清楚明白的讓幼兒體會兒歌的內容,引導幼兒有主動地意識去探求兒歌內容。作為一個新教師,我要學習要改進的地方還很多,不足之處應多加的改進,爭取更大的進步!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er/571009.html

相關閱讀:托班美工教案 新年禮物
大班其他教案:慶新年
我的圣誕我做主??星福兒幼兒園圣誕節小記
圣誕節教案:圣誕賀卡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新年禮物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