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饒縣大碼頭鎮央上幼兒園 徐英梅
孩子既需要愛,也需要紀律的約束與懲戒,更需要知識與能力的培養,那么如何培養孩子的社會交往能力呢?我結合自己十幾年的教學談一下自己的看法。
首先,要為孩子創造各種社會交往條件。咱家里,如果客人來了,我贊同讓孩子相識相伴,倒茶接待:門鈴響了,就對寶寶說:“給客人開門。”門開了,“請進!”客人進到家里,“請坐!請吃水果(點心)”,孩子耳濡目染,就逐漸學會待人之道。在幼兒園,我會讓孩子在游戲中體驗各種交往。這也是培養孩子社會交往能力的另一個重要方面。娃娃家里,讓孩子們去做客,從敲門到待客,直至送客,讓孩子全過程體驗;在建構區,“你搶我的玩具”,“我沒有大插片”,“我想……”孩子間的爭吵時有發生,我不會只做高高在上的大法官,去做孩子們的玩伴:“我們一起插個大花籃吧!”“你們兩個剪子包袱錘,誰贏了給誰。”去參觀,去郊游,讓孩子到現實生活中去體驗交往。誰不喜歡交往,就鼓勵其他孩子主動與他交往,讓他產生安全感,再逐漸鼓勵孩子和小朋友交往。同時,我也耐心和孩子們一起游戲,讓孩子在交往中學會謙讓,學會分享,學會遵守規則,學會正確處理同伴之間的關系。
還有讓孩子抓住各種交往的機會。帶孩子去郊游鼓勵孩子去問路,提醒孩子注意說話的語氣。在醫院,鼓勵孩子自己與醫生交流,回答醫生的詢問,表述自己的病情;在超市,讓孩子主動與售貨員交往,詢問價格,了解商品等等,體驗交往的樂趣。讓孩子與玩伴游戲,與比他的孩子一起玩,可以學習大孩子的為人處事方法;與比他小的孩子一起玩,可以給他一次當哥哥姐姐的機會,讓他學會關心照顧他人,讓孩子體驗待別人好,別人也帶自己好;攻擊侵犯別人,別人就不會喜歡自己;在交往中形成友愛、合作等良好行為習慣,促進孩子社會交往能力的良好發展。
總之,良好的社會交往能力是在長期的學習和訓練中形成的,因此,我們應該從各個方面積極創造良好條件,促進孩子社會交往能的發展。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1098035.html
相關閱讀:10件小事毀掉孩子自信心!
沒有理想的孩子才會厭學
父母教育孩子要避免的事情
玩耍,是寶寶樂觀個性的催化劑
父母不要怕孩子內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