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孩子獨立性要從小培養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性格培養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新聞回放】

  備30雙襪子給兒子上大學換洗

  枝江市仙女鎮一男生考上湖北科技學院(位于咸寧市)昨天,該男生媽媽譚女士擔心兒子生活不能自理,竟給兒子備了30雙襪子換洗,還約定一個月后到學校為兒子做次總清洗。

  譚女士說,兒子小濤(化名)今年18歲。小濤讀初中時,她覺得孩子還小,沒讓孩子做洗衣、洗襪這些事;上高中后,又覺得學習壓力猛增,更沒讓孩子把時間和精力花在家務事上,孩子的一切生活起居,都由父母包攬。可眼下,兒子就要報到,基本生活技能一竅不通,這讓她不免擔心。所以決定,“先給他準備30雙襪子。讓他一天換一雙。一個月后再派人到學校去大掃除...

  

孩子獨立性培養應從小抓起

  目前在我國獨生子女越來越多,往往導致父母對孩子過度寵愛,從而導致了過度保護和過多限制的問題。每個家長都愿意自己的孩子果敢、剛毅,有很強的獨立性,而不是膽怯,沒有自信心,事事依賴別人。但是,孩子的獨立性不是天生的。從小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獨立性,是作父母必須著意解決的問題。

  首先,讓我們看看國外是怎樣從小抓起孩子素質教育的:

  美國心理學家曾對1500位兒童進行長期追蹤觀察,30年后發現20%的人沒有取得什么成就。與其中成就最大的20%的人對比,發現最顯著的差異并不在智力方面,而在于個性品質不同。成就卓著者都是有堅強毅力、獨立性和勇往直前等個性品質的人?梢姾⒆拥莫毩⑵犯駥Τ砷L和成材是何等重要。

  從小注意培養孩子的獨立性,是爸爸媽媽必須著意解決的問題。那么,怎樣才能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呢?

  一、更新愛的觀念,改變愛的方式,把學習的機會交給寶寶。

  培養寶寶自理的能力及對外界的適應能力,為其今后健康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但是這種愛的觀念和方式往往被許多父母所忽視。一般情況下父母對寶寶的疼愛表現在細致周到的照顧上,并事事代勞。殊不知這些父母在不經意間丟失了寶寶動手學習的機會,造成寶寶的依賴性,使其失去適應周圍環境的能力,實在令人遺憾。改變愛的方式就是要注重寶寶獨立性、自主性的培養。

  二、確定適當范圍,支持寶寶“自己來”。

  凡是寶寶能自己做的事,必須支持他自己做,并隨著年齡的增長不斷擴大“自己來”的范圍。如1歲的寶寶吃飯時要自己來,便可滿足其要求,不要怕他把飯灑到桌上;2歲左右的寶寶要自己洗手洗臉,自己爬樓梯、穿脫鞋子等等,均應支持,允許他自己做。這樣既可鍛煉寶寶動作的靈活性、準確性,又可增強寶寶自理的能力。

  三、耐心指導,教會技能。

  由于寶寶年齡小,能力差,在嘗試“自己來”時往往搞得一塌糊涂,不要對孩子的“異想天開”、“以下犯上”橫加指責。容許孩子“篡”一下權,天塌不下來。天還是那個天,地還是那個地,但孩子卻經歷了新的歷練。父母應耐心指導,做好示范,教會寶寶“自己來”的技能,幫助寶寶進步、成功,從而獲得足夠的自信心。切忌苛求斥責,否則勢必導致寶寶膽怯、消極、缺乏自信的不良心理。

  四、經常提醒,持之以恒。

  許多事情寶寶要自己來只是憑一時的興趣。而寶寶的興趣廣泛卻并不穩定,往往今天要自己做的事情明天就不感興趣了。因此要使寶寶從小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習慣,必須靠父母的幫助和督促。經常提醒寶寶按時去做該做的事,如“該洗臉了”“該洗手了”等。若寶寶不愿自己做時則可說:“媽媽知道寶寶很能干,一定會做的。”或說:“寶寶上次做得那么好,今天一定做得更好。”以此來強化爸爸媽媽的指令,激勵寶寶持之以恒,以便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習慣。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390861.html

相關閱讀:沒有理想的孩子才會厭學
玩耍,是寶寶樂觀個性的催化劑
父母教育孩子要避免的事情
10件小事毀掉孩子自信心!
父母不要怕孩子內向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