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寶寶生病后性格會改變嗎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性格培養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圓圓媽問:我的孩子已經2歲了。前些日子患皰疹性咽炎,高熱4~5天,痊愈后脾氣卻變大了:動不動就大叫,凡是不能滿足要求的時候,就哭鬧不停,而且時時要求我“抱抱”,寸步不能離開我。請問孩子怎么這樣?孩子疾病痊愈后為什么不聽話,反而表現嬌氣了?我該怎么辦?專家解答如下。

專家解答如下:孩子生病時,尤其是高熱階段,口腔的疼痛、不能進食給孩子帶來很大的痛苦,孩子也會產生煩躁不安和焦慮恐懼的心情。因此,父母會比平時更加關心孩子,對于孩子的種種要求往往百依百順,只要孩子高興,家長會想盡辦法從物質上、精神上去滿足孩子。為了滿足治療需要,往往就一味地遷就孩子的不合理的要求,常常因為一點小事大吵大鬧,表現蠻橫、任性、固執。如果家長沒能及時地矯正自己的做法,時間一長,孩子就養成了嬌氣、任性的毛病。疾病雖然痊愈,但是不良習氣卻產生了。有的孩子出現行為倒退的現象,如:讓你“抱抱”,主要是孩子還有不安全感,對你過分依戀,因此需要引起家長注意。

首先家長應該清楚,疾病對于人的一生來說,隨時都可能發生。實際上孩子生一場病是對機體免疫系統的一種考驗,孩子本身也經受一次挫折的訓練。告訴孩子:生病就是需要去醫院治療,而治療可能就意味著打針、吃藥。不妨用孩子崇拜的偶像為例子,告訴他:“×××就不怕打針、吃藥,他可能勇敢了!”當然孩子生病需要家長給予很好的照顧,但是對于孩子不合理的要求即使在生病的過程中該拒絕的還是要拒絕。對于孩子能夠自己吃藥,或者勇敢地接受,應該及時給予表揚。鼓勵孩子要有戰勝疾病的信心和勇氣,鼓勵孩子自己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只有這樣才不會在孩子疾病好了以后卻表現嬌氣和任性,從而培養孩子良好的品格。

你的孩子已經出現這種情況,我建議你冷處理。對于孩子無理的要求,不要理睬他,使他知道大吵大鬧是不能解決問題的,當他平靜下來,再曉之以理。另外你應該多帶孩子去外界玩玩,或者請小朋友到家中玩,新的興奮點會引起孩子的好奇和探索,在和小朋友交往中逐漸擺脫對父母過度的依戀。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1069573.html

相關閱讀:10件小事毀掉孩子自信心!
玩耍,是寶寶樂觀個性的催化劑
沒有理想的孩子才會厭學
父母教育孩子要避免的事情
父母不要怕孩子內向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