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心的強弱與環境和教育的影響是不可分割的,自信心在外部因素和內部因素相互作用下是有所改變的。自信心是幫助幼兒取得成功的首要一環,是激勵個體自強不息地實現理想的內在動力。因此對幼兒自信心的形成有必要有意識地進行培養。
一、激發自信、捧出自信
幼兒自信的概念比較膚淺,我們要把幼兒模糊的自信意識明確化、清晰化、加強化。在生活中要善于發現幼兒的閃光點和優點,及時幫助幼兒展示才能,當發現幼兒退縮時幫幼兒建立信心分析原因讓幼兒感到自己是有能力完成的,有能力達到目標,而且會非常好非常出色地完成。
當幼兒取得小小的進步時,老師就不失時機地予以鼓勵和表揚。使幼兒堅信自己的能力,認識到自己的長處,激發幼兒的榮譽感,強化成功感。長此以往,幼兒就會自信地參與各項活動,自信地進行探索活動。
組織活動既適合幼兒的現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戰。這樣,學習活動就會使幼兒感到力所能及而又不感到簡單乏味,保護了幼兒的自信心。在活動過程中教師因地制宜、因為施教善于讓幼兒發揮自身優勢,盡量讓每個幼兒感受成功。讓幼兒通過老師同伴的評價激發出自信的火花,建立起自信的基礎。
二、建立自信、鍛煉自信
綱要提出:要為每個幼兒提供表現自己長城和獲得成功的機會,增強其自尊心和自信心。集體生活是鍛煉幼兒的最好時機,是幼兒建立自信心的基礎,在集體中給他們提供表現自己、展示特長和優點的機會,有利于進一步強化自信意識,提高他們的能力。因此,要把活動面向全面幼兒,對能力差的幼兒給予更多關注,讓每個幼兒都有參與的機會,自信得到鍛煉。
當幼兒自信地投入于活動使教師要見機行事給予適當幫助和指導盡可能使幼兒成功,不挫傷自信心。老師在設計活動時既要注意到幼兒的已有經驗,又要考慮到在此基礎上幼兒能否得到新的發展。這樣,展開活動幼兒就有自信的基礎,容易獲得成功,進一步加強自信。
幼兒是成功長著的,需要在成長中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不斷活動獲得成功一點點累建自信、鍛煉自信才能把自信形成品格。
三、成功給予自信、自信創造成功
人們常說“失敗是成功之母”,而對于幼兒來說則可能是“成功是成功之母” “失敗是失敗之母”有過成功的體驗幼兒才有自信的本錢。成功的實踐活動可以使幼兒獲得自信,失敗的實踐活動則可能給幼兒失敗的教訓。
成功就會變得自信失敗就會產生顧慮失去自信。從這個意義上說把所有的機會給予每個幼兒,好不好沒關系,讓他試試就行了這樣做是有風險的。我們讓幼兒表現主要是要他們從成功的喜悅中增強自信。
失敗對幼兒的影響是長遠的,下一次遇到這種情況他可能就沒有信心了、不敢嘗試了、不愿表現了。某方面失去信心,就會給某個領域的發展帶來阻礙。
因此,我們應該對幼兒提出難易程度不同的任務和要求,讓每個幼兒在原有水平經過努力都能獲得成功。讓成功給予他們自信,讓自信獲得進一步的成功。
四、充滿自信、把握成功
自信是成功的一半,使幼兒擁有自信的品質將使他們一生受益非淺。創設環境讓幼兒以自己的快樂和滿足為前提自由選擇、自主展開、自發交流活動過程。這一過程是幼兒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得到充分發揮的過程。
讓幼兒自己發現自己、自信地展示自己、自己評價自己。這樣做幼兒是充滿自信的去活動,幼兒對自己成功的把握比較高。幼兒自主選擇游戲他自己對能力、實力地估計要比我們估計來得確實,而且對游戲的選擇比較滿意,容易投入溶人活動中取得游戲的成功。自主展開游戲幼兒肯定是在他們的能力范圍之內進行的,因此容易成功。我們為幼兒提供環境,讓幼兒自己把握成功幼兒將會變得更自信。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1098742.html
相關閱讀:10件小事毀掉孩子自信心!
父母教育孩子要避免的事情
玩耍,是寶寶樂觀個性的催化劑
沒有理想的孩子才會厭學
父母不要怕孩子內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