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不同的性格脾氣,爸爸媽媽可以針對自己孩子獨特的氣質,摸索出一套屬于自己的拒絕方式。大致有以下的方法。
容易興奮的寶寶——強制休息片刻法
對過于興奮、聽不進勸的孩子,可以把孩子帶到另一個場所,讓他脫離使他興奮的環境,兩眼冷靜地看著他,強制他休息片刻。
有好奇心的寶寶——轉移注意力法
小孩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被新鮮事物所吸引。要善于把孩子的注意力從他堅持的事情上轉移到其它新奇、有趣的地方。這樣,孩子很快會忘記剛才的要求和不愉快。
膽小而又依賴的寶寶——輕柔的暗示法
如果孩子不愿意睡覺,纏著媽媽,你不妨問他:“媽媽明天還要上班,你覺得媽媽累不累?”“你該怎么做呢?”
好勝心強的寶寶——激將法
充分利用孩子的好勝心理,讓拒絕變成鼓勵。如:孩子不愿打針,父母可以說:“奧特曼連怪獸都不怕,一定也不怕打針。小明呢?”
提醒:
父母對孩子的拒絕一定要前后一致。不能因為今天心情好,便縱容孩子一些;明天心情不好,便對孩子嚴格一些。這樣會讓孩子無所適從,也會影響到孩子的安全感。拒絕不是因為金錢缺乏、心情不好而采取的行動,它是一個讓孩子對周圍環境、對行為規則進行認識的教育機會。
拒絕孩子的不合理要求,樹立行為規則,一開始需要父母和外界的不斷點撥、刺激;時間長了,在父母的拒絕過程中,孩子便能學會自我控制,提升內省智能,從被動接受外界的教育內化為自律、自覺地自我克制。如:父母一開始便明確規定孩子睡覺前不能吃糖,并一直堅持執行,孩子自然會養成好習慣。
推薦閱讀:
謹防早期家庭教育誤區
家庭教育中常見五大問題
華人家庭教育的十大誤區
好的家庭教育濃縮五句話
家庭教育十戒 好媽咪必看
來源:搜狐母嬰社區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1098759.html
相關閱讀:10件小事毀掉孩子自信心!
玩耍,是寶寶樂觀個性的催化劑
父母不要怕孩子內向
父母教育孩子要避免的事情
沒有理想的孩子才會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