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別再隨便給孩子蓋章“多動癥” 太恐怖了!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行為教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寶貝太好動了,是不是有多動癥啊?”家里有個好動的孩子是種什么體驗?從早到晚一刻不停,不是一遍一遍爬上飯桌往地板跳,就是把玩具拋來拋去,再不然就是一邊在沙發上彈跳一邊發出高分貝尖叫,下面看看孩子多動癥是怎么回事?

  面對這樣一刻不停的“小惡魔”,精疲力盡、聲嘶力竭的爸媽們,難免會懷疑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得了多動癥。

  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兒童多動癥的誤診率高達40%

  調皮好動≠多動癥!

  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2014年公布的一組數據顯示,學齡兒童中ADHD(注意缺陷多動障礙,俗稱多動癥)患病率達5.8%,全國共有患兒近2000萬人。

  另一方面,也有數據顯示,此病準確診斷率僅15%,而誤診率高達40%!

  其實,哪有這么多的多動癥兒童。很多情況下,孩子的好動只是這個年齡段特有的調皮、搗蛋現象。

  有一個簡單的判斷標準:

  孩子對感興趣的事情專注,

  對不感興趣的事情難以集中注意力只是好動的表現,

  而不分場合的不專注才是好動癥。

  比如,我們同事碗爸的兒子就是一個調皮好動的男孩,前陣子碗爸剛因為孩子搗蛋被老師約見。

  用碗爸的話來說,就是“除了睡覺其他時間都沒閑著”。但就是這樣一個好動的孩子,在畫畫和下圍棋的時候卻非常的安靜,可以保持幾個小時的專注。

  這樣的例子并不少見。很多孩子盡管平時動個不停,在畫畫、做手工、玩橡皮泥或者搭積木的時候卻非常專注,可以自己玩一兩個小時。如果是這種情況,就說明孩子不是多動癥。

  孩子為什么動個不停?

  能量釋放:孩子本身精力比較充沛,總要找一些方式釋放自己內心的洪荒之力。

  年齡太小,不知道家長要求做的事情的意義在哪:家長一直要求孩子安靜、不要亂動,可能孩子壓根不懂做這些事的意義。

  關注太少,想引起關注:當孩子覺得自己沒受到關注時,就會想利用玩鬧來獲取家長老師他的關注。

  環境因素:如果生活在比較多變或讓孩子覺得缺乏安全感的環境中,比如經常搬家、換幼兒園或學校、爸媽經常吵架或打罵孩子等,都會讓孩子變得多動。

  真正的多動癥什么樣?

  如果孩子的好動情況已經超出正常好動的范疇,也不要隨便給孩子蓋章。首先我們要了解多動癥兒童的三個主要特點:

  1. 活動過度

  與年齡、場合明顯不相稱的活動增多,在需要安靜的場所表現更為明顯。

  2. 注意障礙

  在需要集中注意力的場合表現出與年齡不相稱的容易分心,注意力很容易受外界影響而轉移。

  3. 沖動性

  情緒極其不穩定,容易沖動,也容易被激怒,即使在明知道有危險的場合下也魯莽行事。

  具體行為判斷可參考以下幾點,最好可以花2/3周的時間持續觀察:

  總之,不要輕易給孩子扣上多動癥帽子(高達40%的誤診率!)。

  如果孩子被誤診為多動癥,可能將面臨吃藥和治療對身體的傷害、不善意的眼光、老師的排斥、同伴的疏遠……所有這些,都將對孩子的身心造成不可挽回的傷害。

  家有好動孩子該怎么正確引導?

  雖然不需過度擔心孩子的好動問題,但孩子太多動,除了有被看做是“熊孩子”以及容易給家長惹麻煩的困擾之外,還容易有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

  據數據顯示,有75%的學齡前兒童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注意力不集中現象。而注意力不集中,將會影響孩子以后的學習成績、性格、人際交往、行為模式等。

  家有多動孩子,爸媽可以參考下面的幾種方式,對孩子進行巧妙引導。

  1. 給足運動時間孩子釋放他體內的洪荒之力

  小孩子精力旺盛,首先要給足他運動的機會和時間,讓他把體內需要運動的需求滿足,釋放他體內的洪荒之力,帶他去戶外運動,或者去淘氣堡玩,給孩子足夠的運動時間。

  放完電再帶他去學習,沒有力氣折騰,自然就安靜下來了。

  2. 引導孩子關注并喜歡一項安靜、專注活動

  運動夠了,爸爸媽媽應該再帶孩子去玩一些需要靜下來、需要專注的游戲,比如:一些智力游戲,學一些棋類、魔方,或做拼圖游戲、畫畫、手工等。另外有一些體育項目也可以鍛煉專注力,比如跆拳道。

  可以多帶他去嘗試幾種,最后總會找到他喜歡的,有喜歡玩的,自然就會安靜專注玩。

  3.家長多點時間陪伴,耐心對待孩子,給孩子安排規律的作息生活

  有些孩子好動是因為內心不安,不知道要做什么,精力無處釋放。爸爸媽媽這時候就要多花點時間耐心陪他們一起制定日常生活的作息表,引導他們規律的生活,在潛移默化中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自然就不會不顧一切亂來,更不需要你用游戲或零食當誘餌來轉移注意力。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1122954.html

相關閱讀:糾正孩子磨蹭拖沓的習慣!
想要帶孩子去塞班島,有什么比較好玩的地方嗎-
鼓勵“幫倒忙”的寶寶
當心孩子的四大高危性格
對待孩子好壞行為家長要獎懲分明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