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寶寶生病的6大征兆 家長一定要提前知道!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安全教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今天小編給大家總結了6大生活中常見的“隱形病”,需要引起家長注意!

  1.尿床

  說到尿床,可能很多家長會說:“誰小時候沒尿過床啊?大家都是這么過來的,很正常啊。”

  孩子尿床的確正常,但如果超過特定的年齡還尿床,那就屬于生病了。通常情況下,孩子在3歲左右能夠自己控制排尿,在5歲左右就完全具有了清醒的排尿意識。

  所以,5歲以上的孩子尿床一周超2次,并且這一現象持續6個月以上,可能是“遺尿癥”,家長需要帶孩子去醫院接受診治。

  此外,孩子尿床后不要急著罵孩子,要學著耐心引導他們上廁所,或是改變他們的一些不良生活習慣,減少孩子尿床頻率。

  睡前少喝水:現在的家長習慣入睡前讓孩子喝一杯奶或是喝杯水,這是孩子尿床的一大因素。

  睡得太深:尿床的孩子本身是沒有問題的,只不過他們睡得太深,大腦感受不到尿意,所以也會尿床。對此,家長可以在睡前讓孩子去上次廁所,或者給孩子定個半夜上廁所的鬧鐘。

  睡前太興奮:孩子晚上玩得太興奮,神經系統會在睡著后仍然處于活躍狀態,不利于及時察覺到“尿尿”的信息,所以睡前要避免激烈運動。

  2.0型腿和X型腿

  孩子學習走路時,會出現各式各樣的行走姿勢,既不美觀也影響腿型,其中常見的就是O型腿和X型腿。

  O型腿:俗稱羅圈腿,醫學上稱之為“膝內翻”。主要特征:兩下肢自然伸直或站立時,兩足內踝能相碰而兩膝不能靠攏。主要病因:缺鈣和遺傳因素,但更直接的原因,還是在于走姿、站姿、坐姿及一些運動。

  X型腿:醫學上稱之為“膝外翻”。主要特征:指兩足并立時,兩側膝關節碰在一起,而兩足內踝無法靠攏。主要病因:小兒佝僂病和遺傳,還有一少部分是因為軟骨發育障礙、外傷、骨折等引起的后遺癥。

  不論是O型腿或X型腿,都是一種不正確的走路方式。兩者都會導致膝關節內外側軟骨面磨損,脛骨平臺塌陷,繼發骨性關節炎。隨著年紀的增長,會出現關節疼痛,影響正常的走路行動。

  為此,家長必須注意這2點:(1)培養孩子正確的睡姿:媽媽們如果發現孩子趴著睡時,可輕輕地幫孩子換個姿勢。例如平躺或仰臥等姿勢,都有利于他們骨骼的生長發育。(2)注意體檢:孩子出生后的定期體檢是不可或缺的,這個家長要時刻注意執行。并且定時體檢,也能準確知道孩子各項機能的發展情況,若出現問題,也能及時解決。

  3.打鼾

  5歲的小男孩樂樂,從幾個月大的時候就開始有睡覺打呼嚕的情況,只是不太明顯家長也就沒在意。

  可隨著樂樂的長大,他的呼嚕聲卻越來越大,還會經常感冒流鼻涕。而且別人都是用鼻子呼吸的,可樂樂卻是張著嘴巴呼吸。最讓家人著急的是,樂樂的個子一直不見長,同齡人早已高了他大半個頭。

  后來去了醫院檢查,被診為“扁桃體及腺樣體肥大”,不得不接受手術。

  在家長眼里,孩子打呼,說明他們睡得好,并不是一種病。殊不知,打呼嚕其實代表孩子睡眠淺,生長激素分泌少,也影響長高。有些情況嚴重的孩子還會誘發中耳炎、鼻竇炎等疾病。

  因此,孩子出現打呼不斷的情況,家長就必須提高警惕。

  4.流口水

  流口水又稱流涎水,算是比較常見的生理現象。比如說有時在桌上趴著午睡,或是半夜側著臉,醒來后都會發現嘴角留下的口水,這都是睡姿不當引起的正,F象。

  但是,如果孩子經常流口水,可能就是病理原因了,家長們需要注意孩子是否有以下幾種情況出現。

  口腔疾。核X流口水,有點點咸味,而且粘在枕巾上呈淡黃色,這就很可能是口腔內有潰瘍。疼痛的刺激會促進唾液分泌,誘發流口水,這可以用藥促進潰瘍愈合,流口水的情況也會隨著自動消失。

  口腔衛生不良:口腔里的溫度和濕度最適合細菌的繁殖,牙縫和牙面上的食物殘渣或糖類物質積存,容易引發齲齒和牙周病。

  前牙畸形:牙齒畸形是引起睡覺時流口水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凸面型牙齒畸形的患者。其前牙向前突出較為明顯,常出現開唇露齒,睡覺時唇部很難完全覆蓋前牙面,上下唇常常自然分開,就容易流口水。

  5.睡覺出汗

  不論是夏天還是冬天,有些孩子在睡覺時總愛翻身,而且還特別容易出汗,這是怎么回事呢?

  1)生理原因:孩子的代謝能力旺盛,皮膚水分足,又是蹦來蹦去的,所以出汗多。一般情況下,如果孩子出汗只在頭部和額部,而且短時間內會自動消退,都屬于生理性出汗,不用進行特殊治療。

  2)病理原因:

  先天肺功能比較弱:孩子一般在出汗的時候,經常以頸胸背等部位為主,尤其在活動之后更為明顯。這類孩子身體相對比較虛弱,身體素質比較差,平時也比較容易感冒,面色萎黃。此類出汗主要是因為先天不足,身體素質差引起的,而且孩子肺功能也比較弱。

  后天脾胃受損,濕熱呆滯:一些孩子總愛吃刺激性的食物,例如燒烤、冰激凌等,往往會出現消化不良的癥狀。長此以往,會傷到脾胃功能,濕熱不斷的淤積,導致出汗多,而且汗液中還有黏膩感,像流油似的。這類孩子往往身體偏胖,仔細看舌苔普遍都比較厚膩。

  因此家長可以多鼓勵孩子參加戶外運動,增強身體素質,可以減少疾病的發生。條件允許的話,也可以帶孩子做個身體檢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理,這樣也可以讓孩子更快恢復正常。

  6.頭發黃

  現在的人都愛美,總愛把頭發染成黃色、栗色等,看著減齡又好看。而在我們生活中,有一些孩子,不需要染,天生就是黃頭發。

  這類孩子的黃頭發,可能是遺傳的父母親。畢竟父母的DNA是很強大的,不僅會影響孩子的外貌、身高、智商,而且如果有任何一方發質黃,孩子的頭發也會又軟又黃。這種情況,減、剃頭發都不能改變孩子的發質和發量。

  除了遺傳,還有一種原因是營養性缺鐵性貧血。孩子除了頭發枯黃稀少,還伴有消化不良,以及經常精神不振的現象,就要考慮孩子可能存在缺鐵性貧血的隱患。這種情況多見于6個月-2歲的嬰幼兒,可以通過補充鐵劑進行治療,一般治療效果是比較好的。

  當然啦,如果孩子平時挑食、偏食,也會讓頭發稀黃,所以家長一定要注意孩子的飲食習慣。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1173106.html

相關閱讀:大清查:你家里有多少致癌物(圖)
偏矮的孩子什么情況測骨齡?
家是危害兒童安全的另一場所
兒童鉛中毒的原因及處理方法有哪些?
孩子矮小家長三種心態最不可取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