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間分割法
低年級孩子的注意力是短暫的,注意力持續時間一般約為15到20分鐘。如果持續時間太長,大腦會疲勞,學習效率變低,加之作業量大,會感到做作業是漫長而痛苦的事。面對總也做不完的作業,孩子最后選擇的結果就是拖拉。因此可以把時間化整為零,分割成三四段。比如估計要用1小時完成的作業,把時間分成三個“20分鐘”,每個“20分鐘”一結束,就休息5或10分鐘。由于每次時間短,還有“短期終極目標”作為激勵,做起作業來感覺有個盼頭,就會在規定時間內思想高度集中地做作業。也可以用化數為量的辦法,即把要做的所有作業按數量劃分成幾部分。比如,有15道數學題,規定每做完5道就休息5分鐘,然后再做下一個5道題。休息時可以讓孩子聽音樂,可以陪孩子說說話或作點游戲。開始實施時一定要有家長監督提醒,嚴格把握好休息與做作業的時間。
二、要找出慢的原因。
一些孩子寫作業慢的原因是寫字間隔時間太長,有些孩子在寫完一個字到寫下一個字中間間隔時間達到了20秒。因此,家長要注意觀察孩子在寫作業時的一些細微的環節,告訴她要想提高做作業速度必須減少間隔。兩個字的時間間隔不超過5秒,寫滿一頁可以休息5分鐘,可喝水、削鉛筆等。學習半個小時可以休息10分鐘,可以畫畫、看畫報或玩玩具。同時也可以采取家長計時的方法來刺激和鼓勵孩子加快寫作業的效率。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1223955.html
相關閱讀:玩耍,是寶寶樂觀個性的催化劑
父母教育孩子要避免的事情
10件小事毀掉孩子自信心!
父母不要怕孩子內向
沒有理想的孩子才會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