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時候家長們都更加偏愛于那些安安靜靜、一看就是三好學生的那種孩子。相反,對于那些吵吵鬧鬧、總是吸引別人注意力的孩子則比較頭疼,認為這是所謂的“熊孩子”。
在網絡搜索上顯示,熊孩子常特指調皮的小孩,因為歲數小不懂事,沒有收到良好的家庭教育,而做出一些不可理喻、帶有破壞性的事情。
但是我們生活中看到的比較調皮一點的孩子,并不都是熊孩子。有研究人員發現,兒童時期出現這3種行為的小孩子,是天生的高智商。家長們應該好好培養才是。
一、好奇心重
很多小孩子在成長發育階段,對于外界的許多東西都感到非常好奇。喜歡打破砂鍋問到底(記得小編在王者廝殺的時候,10歲的小侄子在我身后問我和阿姆斯特朗一起登上月球的人是誰,還跟我科普了登月騙局云云的知識后,我已經為我的智商絕望了)。
其實大多數好奇心重的孩子,表達能力、思維能力都會比較強,具有較高的統籌能力。所以家長們不該一昧訓斥,而是應該因材施教。
二、善于創作
生活中很多的小孩子都喜歡動手畫畫、涂鴉、拆東西等等,但大多時候家長父輩們都認為這是調皮的表現。實際上,豐富的想象力和善于思考都是聰明孩子的表現(家里的墻壁上還留著小編畫的彩色房子,這可能是表明我也是個高智商的人,哈哈哈哈)。
作為父母,雖然孩子在這些過程中可能做得不對,但是勤于動手和思考都是智商高的表現。家長們可以正確引導,但一定不要通過打罵的方式抹殺孩子的創造力。
三、喜歡當領導
在成群結隊的孩子在一起玩耍時,我們不難發現其中有一個主心骨,要求當“孩子王”的人。雖然在很多家長眼中看來,這是自私、愛出風頭、性格過于霸道、強勢的表現。但是這種表現其實恰恰表明了孩子有著很強的主動性,組織和領導能力也比較強。
家長們可以正確引導孩子的行為,讓孩子養成有勇有謀的一個性格。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1236395.html
相關閱讀:該吃手時就吃手
讓害羞寶寶勇于表現自己(圖)
究竟是誰在左右孩子的情商?
揭示孩子說話暗藏的小秘密
尊重呵護童年不應僅在“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