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首先,跟孩子心平氣和地談談,找出原因
孩子作業磨蹭拖拉,從表面現象來看是孩子學習態度不端正的表現之一。事實上未必如此。
作為父母,需要耐心觀察,深入了解其行為背后的問題。尋找問題最直接的辦法除了平時的細心觀察,還是要心平氣和地跟孩子談談,一起分析一下作業磨蹭是上課沒有聽懂或沒有認真聽?才導致作業不會做?還是因為從小養成了小動作比較多,習慣不好才導致作業磨蹭?
請注意: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孩子作業磨蹭,都必須想辦法幫助孩子解決問題;千萬不要天天說、天天講、天天催,甚至天天罵,那樣,不僅作業還是效率低、速度慢,而且還會破壞親子關系。
02
給孩子制定作業計劃
孩子放學后及時掌握課后作業的內容,作業之前和孩子交流,一起制定作業計劃,先做語文還是數學,根據孩子實際情況,建議先做簡單、容易的作業,把不會做的先放一放。如果留下的難題孩子真的不會做,父母及時給予幫助。跟孩子一起探討,引導孩子思考。在這互動過程中,可以設計有趣的競賽,看誰先把難題解決。這樣不僅能夠避免作業磨蹭,提高效率,同時,還能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培養自信。因為作業時間長后,孩子的興趣、耐性減退,所以,一定了解掌握孩子的實際情況而定。
03
一定要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
一是孩子時間觀念不強不只是表現在學習方面,它是表現在生活當中的多個方面。平時生活當中不注重培養孩子時間觀念,不只是做作業慢,做任何事都慢。
二是買一個“計時器”,制定作業計劃時,把每個作業內容進行時間劃分,將“計時器”放置書桌前,讓孩子掌握作業時間。一開始時間放寬松一點,多加表揚鼓勵,以后再慢慢縮短時間。
04
沒按時完成作業要適當給點懲罰
作業計劃都是和孩子交流過的,完成怎么樣,沒有完成怎么罰,都要在作業之前和孩子說好,如果孩子沒有完成自己同意的任務,可以讓孩子品嘗一下磨蹭拖拉的后果。 注意:一定要按照事先約定執行!
05
堅決拒絕“等一會兒或過一會兒”的請求
作業計劃從制定到執行,必須與孩子一起商量和約定。在實施過程中,雙方都必須認真執行。如果孩子在生活中或做作業時第一次對家長提“等一會兒或過一會兒”時,一定要果斷說明自己的態度:“不行,你現在就要做,做完后才可以干其他的事情”。孩子第一次就要毫不留情,果斷制止磨蹭拖拉的習慣。
06
對孩子還是多表揚要少催促
很多家長在孩子磨蹭拖拉的時候,都喜歡不停地催促,結果是越催促越慢,家長生氣也無濟于事。家長要改這樣的習慣,應該在生活中及時發現孩子快的一面,孩子速度快的時候要馬上表揚,孩子拖來磨蹭的時候,適當裝做看不見、淡化它,讓孩子總感覺自己確實比以前快多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1272764.html
相關閱讀:父母教育孩子要避免的事情
10件小事毀掉孩子自信心!
父母不要怕孩子內向
沒有理想的孩子才會厭學
玩耍,是寶寶樂觀個性的催化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