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孩子寫作業慢是什么原因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性格培養 來源: 記憶方法網

  1
  理性差——學習無方法
  洋洋今年上小學二年級。爸爸媽媽為了能讓他安心學習,每天都把他的生活安排得面面俱到。可洋洋寫作業總是慢慢騰騰,有時候甚至不知道老師都布置了什么作業。老師在批改作業時發現他的作業亂無章法,有些題經常會做錯或漏做。媽媽也很苦惱。因為洋洋在家做作業之前準備文具也是很混亂。每次等到寫錯了,才發現沒有準備橡皮;鉛筆折斷了,才發現沒有準備削筆刀,一會兒拿這個一會兒拿那個,這中間磨磨蹭蹭就花去好多時間。
  這是一個寫作業條理性比較差的典型案例。寫作業時不知道有什么作業,文具準備不齊全,對各科作業的先后順序沒有條理……這樣寫作業當然慢了。
  對策:對于洋洋的情況,父母要教會孩子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讓孩子自己動手安排自己的事務,甚至可以讓孩子幫忙父母做點家務,這樣孩子就慢慢學會規劃和條理。心理學上有種說法,叫100%理論。世界上許多事情都遵循100%理論,如果我們有20%不做,孩子就能完成20%,如果我們要80%不能做,孩子就能做80%。
  如果父母都幫孩子做了,孩子的成長機會實際上就被父母剝奪了。當然,孩子在做事的過程中,父母可以適當指導孩子做事的順序和條理。
  2
  追求完美——橡皮綜合癥
  蒙蒙是個二年級的女孩子,作業工整,成績優秀。缺點就是寫作業慢,寫的字稍微有一點點不整齊或者不干凈的地方,她就馬上擦掉重寫,所以花的時間就長了。蒙蒙是天生的“完美主義者”。但是有些孩子寫作業慢卻是父母們訓練出來的,許多父母都希望孩子是完美的,樣樣都要求孩子做到最好。比如作業:即使有一丁點兒不好的地方,父母都嚴格要求孩子改好寫工整,這樣要求的最終結果,不是孩子寫作業慢就是對學習害怕。
  對策:對于喜歡使用橡皮不停地擦來擦去的現象,心理學上稱之為“橡皮綜合癥”。原因是孩子學習壓力大,心情焦慮,怕出錯。對患有橡皮綜合癥的孩子,父母不要過多指責,也不要用打罵來糾正其不良行為,而要用獎勵手段進行強化訓練來達到目的。
  孩子做作業時盡量少用橡皮,如果作業本保持清潔、在一定時間內迅速準確地寫好字,就有一定獎勵。如果孩子離不開橡皮,家長最好把橡皮沒收,經過一段時間,孩子依戀橡皮的壞習慣會逐漸得到糾正。
  3
  基礎差——無興趣,學習有困難
  有的孩子因為學習基礎差,作業不會做,寫作業自然而然的就慢了。還有的孩子,對學習沒有樂趣,即使會做也不想去做。如果你的孩子屬于這種類型,那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怎么去彌補孩子的缺陷,怎么讓孩子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對策:1.碰到難題調換順序解答。如果遇到不會做的題目,父母最好能教孩子先做其他的題目,最后再做不會的題目。這樣就可以節省時間,不會打斷孩子做作業時的安靜氛圍和專心程度,造成走神;也不會打斷孩子做題和寫作業的思維。
  2.對于孩子不懂的題目,父母給孩子補習。父母要了解孩子的問題所在,對癥下藥。但要注意的是,不要全部一古腦兒講給孩子聽,而應是啟發孩子,最后還是要靠孩子自己領悟。孩子知識儲備夠了,速度自然就快了。
  3.想方設法讓學習變得有趣起來。對于不喜歡寫作業的孩子,父母要盡量調動孩子寫作業的興趣,比如:通過游戲的方式、競賽的方式來安排作業。比如:可以用計時的方式完成某一項作業,規定時間完成了就表揚或記一個“★”,得夠二十個“★”,就可以滿足孩子的一個愿望。
  4
  被逼無奈——故意磨蹭
  這是一種被動的磨蹭,是父母逼出來的磨蹭。許多家長總是希望孩子在做完學校的作業后再做些題目。所以,每天加了許多“媽媽作業”。聽聽一個孩子的說法吧:“快點寫作業?我為什么要快呀?寫完了我也不能出去玩,寫完了老師的作業,我還要寫媽媽布置的作業,寫完媽媽布置的作業,爸爸的作業又來了,總之就是沒有玩的時間……,還不如慢點寫呢!”
  沒想到“磨蹭”還成了孩子的一條對策。若是爸爸媽媽總給孩子加“父母作業”,孩子會開始有意識的慢,久而久之,漸漸地養成習慣,就真得變成磨蹭的壞習慣了。
  對策:把每天老師布置的作業做一個大概的估計,將孩子需要完成的任務進行一個時間預計。一定要給孩子留下休息的時間(自由支配的時間)。如一共要一個半小時,孩子在一個半小時完成了,余下的時間就必須由孩子自己支配,讓孩子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養成這樣的習慣后,孩子會抓緊時間完成作業,因為早寫完就有很多時間玩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1317768.html

相關閱讀:父母教育孩子要避免的事情
玩耍,是寶寶樂觀個性的催化劑
沒有理想的孩子才會厭學
父母不要怕孩子內向
10件小事毀掉孩子自信心!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