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歲寶寶的家長常常為管教孩子效果不佳而束手無策,不管父母是喋喋不休地說服還是大喊大叫地命令,孩子全然不理。家長如果經常對做錯事的孩子高聲斥責,不僅收不到效果,反而對孩子的性格成長、心理健康有不利影響。心理學家對表達哪些事情該用怎樣的聲調進行了研究,發現處理同一件事情,不同的聲調會收到不同的效果,大人批評孩子,用低聲調孩子更容易接受。這是因為:
1、低聲調有利于溝通。低聲調可以使人理智一些、情緒平和一些,也可使孩子抵觸、逆反的心理防線有所松弛,有利于溝通。
2、低聲批評孩子,不僅可以集中對方的聽力,而且也可以先發制人,不讓孩子使用高聲調。生活中?吹酱笕烁呗曍熈R孩子,孩子反抗的聲音也不低,雙方情緒越來越激動,最后惹得大人一肚子氣,孩子也不服氣。
3、低聲調可以趕走憤怒。父母是孩子人生中任教時間最長的老師,大人的言行對孩子的影響最大,遇事暴躁、不冷靜,動輒開口大聲責罵的父母,肯定對孩子的性格有潛移默化的作用。
專家建議,家長跟孩子說話時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運用正確的語氣和措詞。對許多父母來講,控制自己不去批評孩子是很難的,因此,說話前請三思,運用恰當的語氣和措詞,效果會很好。
2、把你所期望孩子要做到的要求解釋給他們聽。比如帶孩子逛超市,告訴他不要亂動商品,并警告如果違反的后果將是什么。
3、不要使用傷害孩子自尊心的語言。要盡量減少對孩子的批評。(田甜)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395032.html
相關閱讀:當心孩子的四大高危性格
糾正孩子磨蹭拖沓的習慣!
鼓勵“幫倒忙”的寶寶
想要帶孩子去塞班島,有什么比較好玩的地方嗎-
對待孩子好壞行為家長要獎懲分明